在廣州這座千年商都的繁華腹地,一個全新的汽配產業地標正在崛起——廣州共創未來汽配批發基地以其規模化的全品類輪胎矩陣,正悄然改寫華南地區汽配供應鏈的格局。共創未來汽配批發中心集結了國內外200餘家輪胎品牌廠商,日均出貨量突破3萬條,成為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輪胎集散樞紐。

全品類矩陣構建採購新生態
走進基地,米其林、普利司通等國際一線品牌與朝陽、玲瓏等國產輪胎的巨幅廣告交相輝映。基地創新採用"垂直細分+場景適配"的品類布局:乘用車專區按四季胎、防爆胎、新能源專用胎分區陳列;商用車區域則細分出長途貨運、工程機械等場景專用胎;更設有特種車輛輪胎定製區,滿足消防車、冷鏈車等特殊需求。據內部數據,基地SKU數量突破5000個,從15英寸轎車胎到24英寸越野胎,從百元級經濟款到萬元級賽事胎,構建起業內罕見的全譜系供應網絡。

數字化供應鏈提升交易效率
在傳統汽配城轉型升級的浪潮中,該基地率先引入"雲倉+實體"的OMO模式。採購商通過微信小程序可實時查詢庫存動態,智能推薦系統能根據車型、路況等參數自動匹配最優產品。更值得關注的是其自主研發的"輪胎DNA數據庫",通過採集花紋深度、橡膠配方等32項參數,為批發商提供精準的選品決策支持。某物流車隊採購負責人表示:"過去配齊50台車的輪胎需要跑3個市場,現在通過基地的VR選品系統,2小時就能完成全流程採購。"

跨境服務打通國際雙循環
依託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和南沙港的區位優勢,基地專門設立進出口服務大廳。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通過該基地出口至東盟的輪胎同比增長47%,其中新能源車專用胎佔比達35%。為應對國際貿易壁壘,基地聯合檢測機構推出"CE+ DOT"雙認證服務,幫助國產輪胎品牌縮短40%的出海周期。越南某汽配連鎖的採購經理稱讚:"這裡不僅能一站式採購,還能提供完整的清關文件包,是我們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門戶。"

夜幕降臨時,基地的智能物流中心依然燈火通明。全自動分揀線上的機械臂正將輪胎按配送路線裝箱,次日可達華南任何縣級市。這種"上午下單、下午裝車"的極速響應,正是傳統汽配市場數字化轉型的生動縮影。隨着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2000萬輛,這個以輪胎為支點的汽配生態圈,正在重新定義批發採購的效率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