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2025年03月03日19:52:10 科學 1985

文|柳八原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前言

隨着我國航天領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航天員都飛入太空。

可是在近些年以來,不少航天員在落地出艙的時候。

都是被工作人員抬着擔架給架走的。

反觀美國,在40多年前的時候,就已經直立行走向鏡頭打招呼。

這是為何?難不成我國發展了四十多年,還是落後於人?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中美航天

最近2025年剛開年,中美兩國在航天領域中就大放光彩。

其中美國就發射的了「雅典娜」探測器到月球上,為的就是能尋找到罕見資源。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現如今已經證實了月球存在水冰資源。

只不過這種罕見資源的獲取需要足夠高超的科研技術和成果支撐。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所以現如今依然還沒有國家暫時能夠徹底獲取水資源。

更何況水資源蘊含在極深的礦產資源中,這時候月壤採集就變得無比重要。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而這次美國發射「雅典娜」探測器自然是身負重任。

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很多人都不免擔心起來。

畢竟在此之前,美國在航天領域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讓人大跌眼鏡。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航天員的身份可以說是重若千斤。

甚至在外太空領域中,美國也可以說是一家獨大。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自成功登月後,美國的含金量就在不斷的上升。

為了能夠拿到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不少國家都紛紛前往美國求學。

而中國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最開始根本就沒有被美國放在眼裡。

後來我們好不容易做出了成績,但是美國卻是趁機下手。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甚至還伸出了絆腳石,頒佈了「沃爾夫條款」來限制中國的發展。

不過如果美國想要對中國的航天航空下手,那麼他們的小算盤就打錯了。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在近些年來的發展中,中國已經成功擁有了不菲的戰績。

無論是探測機的發射,還是在月球表面取得月壤。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中國航天領域早已經進入常人艷羨的時代。

但是每次載人航天完成後,就有不少網友產生質疑。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無論是神舟十三號還是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返回地球的時候,都會被擔架抬走。

起初不少觀眾網友都認為航天員在是降落的過程中受到了傷害。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所以才會有不少的醫護人員時刻準備着。

但是仔細觀看這些宇航員的狀態,就能發現對方的精氣神非常好。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根本就不能達到受傷的程度,而且還有不少航天員還能接收處採訪。

看到這幅場面,很多網友都不明所以,為什麼航天員不能站着。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反觀美國的航天員,早在四十多年前的時候就是靠自己成功走出艙門。

看到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區別,網友們自然也不免質疑起來。

但是如果仔細研究兩者的區別,就會發信本質上就有不同!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航天員被抬着走

根據先關資料顯示,無論是楊利偉還是後續的航天員。

出艙的時候,都會有很多醫護人員守在旁邊。

其實這並不是航天員受到了什麼刺激和傷害,而是為了「萬全準備」。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因為航天員在外太空的時候,無時無刻不要適應重力環境。

在這種情況下,人體的生理功能自然會受到重大影響。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猛地回到地球,人體自然是不收適應。

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讓航天員的身體器官系統恢復到適應水平。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醫監醫保室主任徐沖,在採訪中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早在航天員計劃降落地球的時候,各部門人員就做好了萬全準備。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其中當艙門落地的第一時間內,就有地面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衝上前去。

並且開展一系列措施,為的就是能夠保證航天員安然無恙出艙。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因素,那就是季節的原因。

神州十四號的航天員在落地出艙的時候,正值冬季,陸地的溫度非常低。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面對如此環境,醫護人員自然要立馬準備應急措施,防止航天員的身體出現問題。

而且在航天員回家後,還有進行恢復訓練。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畢竟在外太空失重的影響下,待的時間越久,那就回家時所受到的影響越大。

所以神舟五號作為第一次載人飛行,落地出艙的時候還能看到對方行走的畫面。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從報道上來看,楊利偉在出艙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自主站立。

甚至在更換完航天服後,根本就沒有靠着任何人的攙扶,站在人群中講話。

所以航天員的身體狀況,或許跟外太空所待的天數就極大的原因。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現如今,我們國家的航天發展不斷進化者。

從神舟五號到神州十四號,每次載人飛行的進步,都是載入史冊的一大步。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隨着無數科研人員的日夜奮鬥,我們的載人飛行也在不斷的完善着。

其中身處外太空的時間就在不短增長,應急措施也更加全面。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所以說光從看是否站立出艙的行為標準,並不準確。

從現有的資料證據中來看,我們的航天員也有很多都是能夠站立出艙的。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只不過為了航天員的身體着想,相關人員才會再三要求對方坐下。

至於美國的航天員,也有許多要考慮的因素存在。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其中作為首位進入太空的華裔宇航員王贛駿,從資料顯示中來看也是站立出艙。

所以說並不僅僅是因為中美航天技術的差距,而是要根據種種現實情況。

如果環境溫度、外太空行走時間等一致的情況下,中國航天員並不比美國遜色!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小結

現如今隨着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不再是曾經受限於人的狀態。

日後在外太空的探索中,我們也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製作出又一佳話!

參考來源:央視網2015.01.02《[華人世界]世界首位進入太空的華裔宇航員王贛駿》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參考來源:光明網2022.12.05《航天員返回地球時,為什麼需要被人抬着走?》

技不如人?為何我國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美國40年前就能直接走路 - 天天要聞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繫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帶孩子去海邊玩 千萬別碰這種「塑料袋」!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塑料袋」漂浮在海水裡的這種——看起來特別像「塑料袋」的水母!千萬別碰!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域發現了一大群不速之客提醒:不要去觸碰!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 天天要聞

針對網傳簡歷,科學家顏寧發文回應:缺乏常識!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通過其微博賬號@nyouyou發佈聲明,打假網傳簡歷。她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請微博闢謠儘快清理相關信息。據了解,此類虛假簡歷最早於2023年開始在網絡上流傳,內容涉及對...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 天天要聞

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太空生活傳言大揭秘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李鑫 攝2025年4月24日,中國航天日當天,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的托舉下順利升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在距地面400km 高度的中國空間站上,航天員們的日常生活跟地球上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大眾對他們在太空中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比如,太空會讓航天員基因突變?不穿航天服進入...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 天天要聞

五四青年節 | 從「拆家頑童」到「機械人工程師」,「05」後大學生帶「小巨人」跑上馬拉松

【環球網科技報道 記者 鄭湘琪】個頭雖小卻氣勢滿滿,身着酷炫銀藍拼色套裝,「E人」屬性拉滿頻頻轉頭揮手……最近,一場人類和人形機械人共跑的半程馬拉松在北京亦庄鳴槍起跑。在一群形態畫風各異的「鋼鐵選手」中,0.75米的「0306小巨人」吸引了不少現場觀眾拍照打卡,直播平台上也湧現着「萌萌噠」「太可愛了」的評價。...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 天天要聞

立即遠離!外出遇到這種「塑料袋」別碰,有毒!

想必這個五一假期不少人會選擇去海邊遊玩近期各地進入升溫通道如果在海邊看到這樣的千萬別撿!當地時間2024年3月2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半月灣,沙丘海灘上的藍色水母。數百萬奇異的藍色水母被衝上太平洋海岸的海灘↑近期,就有遊客在廣東深圳大梅沙海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 天天要聞

氣象部門回應西安雷雨夜不明飛行物

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像龍一樣盤旋,至少有「三條」。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 天天要聞

西安現龍狀不明飛行物?氣象部門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張皓5月4日,「西安現不明飛行物」上了各大社交平台的熱搜熱榜:稱5月2日西安雷雨夜空現條狀不明物,多名網友拍到黑影疾速掠過夜空,有目擊者稱不像是風箏和鳥類,「像龍一樣圍着盤旋,至少有三條。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 天天要聞

剛剛,歌手周深緊急發聲!

來源:【貴州廣播電視台-動靜新聞】中央氣象台18時發佈沙塵暴藍色預警:受冷空氣大風影響,預計5月3日20時至4日20時,新疆南部和東部、內蒙古西部、青海北部和東部、甘肅大部、寧夏、陝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其中,新疆南部、內蒙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量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