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生物多樣性,中國企業如何踏出第一步

2025年06月10日02:32:07 科學 1973

生物多樣性保護已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緊迫議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25年更新顯示,全球已評估的16.9萬種物種中,4.71萬種(28%)面臨滅絕威脅,包括41%的兩棲動物、37%的鯊魚鰩魚、44%的造礁珊瑚。

2024年1月,生態環境部等17部門聯合發佈《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這一國家層面的綱領性文件劃定了319萬平方公里的生態保護紅線,覆蓋30%以上的陸域國土和全部35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行動計劃》為中國實踐「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提出的「2030目標」(到2030年保護全球30%的陸地和海洋區域)明確了關鍵路徑,亦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隨着中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國家戰略,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識到自身經營活動與生物多樣性的直接關聯。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2024年《地球生命力報告》,全球82%的陸地生態系統退化與企業供應鏈的農業擴張、採礦、基礎設施建設直接相關,其中製造業(如電子、化工)和資源依賴型行業(如能源、農業)導致了76%的棲息地破壞。具體而言,農業企業的規模化種植可能引發棲息地碎片化,製造業的資源開採會導致森林砍伐和濕地退化,傳統能源企業的碳排放則加劇氣候變化……

然而,企業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並非易事。一方面,該議題橫跨生態學、遺傳學、環境科學等多個專業領域;另一方面,不同行業對自然的依賴程度、造成的生態影響差異巨大。面對議題的複雜性,中國企業如何踏出第一步?

工作規劃應避免「全面開花」

學科交叉性與行業差異性的存在,常常讓企業在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時陷入「無從下手」的困境。

多數企業對生態環境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加上市場上專業服務機構稀缺,難以系統識別經營活動中的生態風險——原材料採購是否涉及棲息地破壞、生產排放是否污染水體、產品使用是否影響生態鏈等。這些本應作為保護工作核心基礎的風險識別環節,因專業能力缺失而成為「盲區」,導致保護工作缺乏紮實根基。

另一種情況是,部分企業受限於對生物多樣性的片面認知,在與自身業務無關的動物保護項目或植樹造林活動中盲目投入資源,卻忽視供應鏈中的生態風險管控。這種脫離業務實際的保護模式,既造成資源錯配,也難以產生實質生態效益。

生物多樣性保護並非簡單的資源投入,而是需要精準定位關鍵問題:明確生態脆弱區域、量化項目環境影響、評估投入產出效益等。不同行業更需差異化施策——資源依賴型行業需從源頭控制生態破壞,製造業應強化供應鏈生態管理,服務業則可探索生態教育與經營活動的融合路徑。

鑒於短期內全面提升專業能力存在難度,企業制定保護工作規劃時,需摒棄「全面開花」的思路,踐行「有的放矢」原則:先釐清行業核心生態問題及關聯學科知識,再結合實際制定規劃,將資源聚焦於關鍵領域。

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作為系統性指導文件,猶如「導航圖」,能幫助企業精準定位保護重點方向,推動保護工作從盲目投入轉向科學施策。

《行動計劃》可為工作規劃提供「導航」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23—2030年)》是中國落實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綱領性文件。《行動計劃》基於中國生物多樣性現狀與挑戰,構建了「戰略引領—優先行動—保障實施」的全鏈條治理框架。

《行動計劃》包括「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威脅」「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與惠益分享」「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現代化」四大優先領域,各優先領域下又包括共計27個優先行動。這些優先行動緊密對接「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要求,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系統性行動藍圖。

參與生物多樣性,中國企業如何踏出第一步 - 天天要聞

表:《行動計劃》中的優先領域及優先行動

《行動計劃》將企業作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參與者,明確提出企業宜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主動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社會責任,並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行動計劃》就像企業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導航」,為工作規劃提供清晰指引。它明確要求企業評估經營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將相關信息納入環境信息披露和ESG報告,引導企業採用可持續生產模式,推動產業鏈協同治理。

企業可聚焦《行動計劃》中的各項優先行動,從政策合規、供應鏈管理、生產模式優化等方面制定方案,還能藉助政府搭建的合作平台、金融支持等機制,降低保護成本,在滿足國家戰略要求的同時,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能力。

如何更好地聚焦《行動計劃》

具體而言,企業可從經營合規性、特定行業專長、業務關聯性三個維度更有效地利用《行動計劃》中的「優先行動」和「優先項目」來指導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規劃的制定。

經營合規性。企業可參考《行動計劃》中提及的科學方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打基礎,同時將合規要求嵌入經營全流程。

能源與採掘業企業可參照「企業生物多樣性影響指數構建」項目(優先行動5),如在煤礦開採前通過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BIA)識別塌陷區生態脆弱帶,並依據該框架調整井工礦選址,減少對草原棲息地的破壞。

電子行業企業可落實「企業生物多樣性信息披露示範」項目(優先行動5),如將稀土採購環節的生態風險納入ESG報告,並通過該機制篩選礦區,降低供應鏈端生態破壞風險。

金融機構則可對接「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優先行動26),將生物多樣性指標納入綠色債券評估,如發行生物多樣性主題債券,引導資金流向紅樹林修復項目。

參與生物多樣性,中國企業如何踏出第一步 - 天天要聞

表:企業與生物多樣性(優先行動5)優先項目

特定行業專長。《行動計劃》中涉及針對具體行業的優先行動指引,特定行業可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其專業優勢。

農業企業可聚焦「農林牧漁可持續管理」(優先行動16),採用「土壤健康評價與提升」項目,如通過輪作休耕技術提升草原土壤生物多樣性,使飼料成本下降。

基建行業企業可運用「生態廊道建設」技術(優先行動8),如在路橋建設中設置動物遷徙通道。

旅遊業企業可開發「城市生物多樣性體驗路線」(優先行動18),如依託生物多樣性宣傳教育行動,將觀鳥旅遊收入反哺棲息地保護。

業務關聯性。企業可錨定與業務高度相關的優先行動,精準對接業務需求的同時,實現保護效能最大化。

製藥企業可參與「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示範」(優先行動19),如建立民族藥用植物基因庫,按《行動計劃》要求與當地社區共享開發收益。

新能源企業可對接「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化協同治理」(優先行動14),在光伏電站建設中同步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如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修復熱帶雨林,獲取生物多樣性基金補貼。

供應鏈企業可藉助「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框架(優先領域一),參與「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推動棕櫚油、木材等原料的可持續認證體系建設。

生物多樣性保護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答題,更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關鍵一環。中國企業以《行動計劃》為指引,從合規築基到專業賦能,從業務融合到價值轉化,每一步實踐都在將「昆蒙框架」目標轉化為具體行動。當更多企業將生物多樣性保護融入發展基因,不僅能破解生態危機,更將開闢綠色轉型新路徑,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貢獻中國企業的解決方案。

南方周末研究員 鄒力

責編 孫孝文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 天天要聞

弘揚科學家精神,北航教授陳虔攜人工智能遐想走進西紅門鎮

「當AI從工具到與人類齊平,再到超越人類,我們該如何自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陳虔向在座的聽眾們拋出這一問題。這是在北京市大興區西紅門鎮人民政府禮堂舉辦的「以科學的態度認知人工智能與我們的關係——從初始到對未來的期許」弘揚科學家精神系列活動現場,陳虔為西紅門鎮政府近百位公務員帶來一場融合AI技術解析與...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 天天要聞

剛剛!武大宣布:成立新學院!

7月2日武漢大學機械人學院成立大會在該校舉行學院將從小米、宇樹、樂聚、優必選等機械人、智能製造頭部企業聘請10名產業教授培養創新拔尖人才武大機械人學院執行院長肖曉暉教授在會上介紹,新成立的機械人學院2025年將招收90名本科新生,將依託武大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 天天要聞

位元組、快手、騰訊同時加入專利池

作者:黃鶯2025年7月1日,總部位於美國的專利池管理機構Access Advance LLC宣布視頻分發專利(Video Distribution Patent,VDP)專利池的首個進展——首批被許可方和許可方名單,其中位元組跳動、快手和騰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 天天要聞

論證70餘年,黃河上的「超級工程」要來了?

什麼項目值得爭論70多年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論證,前後歷經七十餘年,黃河黑山峽河段開發前期工作迎來最新進展—— 寧夏中衛市自然資源局近日發佈《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與選址意見書證前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公布了黃河黑山峽水利樞紐工程項目的擬選址位置、擬用地面積等信息。 黃河流域治理長期...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 天天要聞

第41次南極考察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聽4位科考隊員講

原標題:第四十一次南極考察隊在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破冰逐浪,向新的未知進發(弘揚科學家精神)一次卸貨任務中,承擔人員轉運任務的「雪鷹301」直升機正在降落「雪龍2」號艉甲板。科考隊員在海拔4000米的冰原上拔出手搖鑽。科考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