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 要牽住人才培養「牛鼻子」

2022年06月30日07:58:02 科學 1757
內地與香港科技合作 要牽住人才培養「牛鼻子」 - 天天要聞

錢培元

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根據《南沙方案》,南沙將推動粵港澳科研機構聯合組織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項目,共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同時推動海洋科技力量集聚,加快與中科院香港科技大學共建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廣州市政府和南沙區政府三方共建的省實驗室,其香港分部便設在香港科技大學。近日,廣州海洋實驗室香港分部主任錢培元教授接受了廣州日報記者的專訪,分享他對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科技合作的看法。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圖由受訪者提供

用人才培養夯實內地香港科技合作基礎

廣州日報:廣州海洋實驗室總部與香港分部之間有很多合作互動,比如訪問學者就是重要的內容。對於內地和香港科學家而言,會從這種互動中收穫些什麼?

錢培元:我認為雙方年輕學者都可以受益頗豐。

首先,他們的科研思路可以進一步打開。因為香港對學者的培養方式和內地不一樣,港科大與香港其他大學相比也有獨特之處。且香港的國際學術交流非常頻繁,全球頂級科學家上演的「頭腦風暴」對年輕學者今後選擇研究方向大有裨益。

其次,在學術交流中,年輕學者可以學到很多新方式和方法,幫助他們打破固有科研方式,以便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最後,內地與香港海洋科學家們可以在這個平台建立合作交流的機制。港科大海洋科學系也有很多年輕的老師,他們在國外生活多年,對內地規則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申報方式並不熟悉。我很希望看到,內地和香港青年科學家通過良性互動,建立信任關係,他們將來一起申請內地和國際的研究經費。

針對一些青年學者提出的科學問題,如果內地和香港實驗室都不能提供解決條件,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聯繫海外科研資源一起解決科學問題。這會進一步幫助青年科學家成長為首席科學家。若干年後,內地和香港海洋科學界的合作基礎會更加紮實,長遠合作交流的機制也會逐步建立。

目前,內地的研究經費很豐厚,但是省實驗室高質量的博士生還非常稀缺。我們去年啟動博士生的聯合培養計劃,一是藉助港科大的國際聲望和教學質量吸引高質量的生源,二是通過港科大招生突破南沙研究生招生名額的限制。今年我們會推動博士後的聯合培養計劃,為內地博士後人員提供境外工作經驗。

跨境科研資金成功撥付讓香港科學家看到希望

廣州日報:2019年,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8月1日向香港分部成功撥付3800萬元(人民幣,下同)科研經費,這是廣州市首筆科研資金成功跨境撥付。這次跨境撥付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請您談談跨境資金使用方面會遇到哪些問題?

錢培元:這筆錢主要是用於建設香港分部。在跨境科研資金撥付上,省實驗室對香港分部的經費支持起到典範作用,開創了先例。當國家正在創造條件,鼓勵香港科技工作者去參與內地科技計劃之時,經費過河讓香港科學家看到了希望,原來如果爭取到內地的研究經費,經費是真的可以過河、真的可以在香港使用。

我曾經承擔不少國家研究項目,除了國家海洋局曾經開闢過特殊通道將我的科研經費撥到港科大之外,其他科研經費都不能過河,導致香港科學家在使用這些經費時重重困難。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內地研究經費的主要開支在於設備和耗材等,對用於「人員」的費用管控很嚴格,而香港研究經費主要開支正是勞務費,所以我們在內地研究經費無法聘請足夠人員協助研究。

在香港分部剛剛成立之時,我們與省實驗室有諸多交流,討論經費使用的具體方式。協議中也進一步明確了過境經費的管理使用方法——即按照香港研究資助局的經費管理使用方法和港科大的現有的財務體制和制度來執行。科學家可以按項目需要調整經費的使用,最大價值地利用好經費,而不會最終為了花錢而花錢。

當然,跨境科研資金在使用上的確遇到了一些困難,這也源於內地和香港的財務管理制度的差異。比如在項目管理方面,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項目和分部資助的項目提交報告的頻率不同。財務經費管理方面也有不同,從總部到分部項目經費撥款有一定的滯後。比如說內地的經費在實驗室成立數月之後撥付,但在港科大,只要經費不到位,項目就不能啟動。目前,這些差別造成的問題在省實驗室的支持下都有了解決方法。

海洋科技的發展需要耐心和沉澱

廣州日報:目前《南沙方案》提出將南沙打造成我國南方海洋科技創新中心,您如何看待南沙在海洋科技方面的發展前景?

錢培元:港科大是香港唯一擁有海洋科學專業的大學,港科大在海洋研究上已經頗有建樹,我也在此為之奮鬥了近30年。可見,海洋科技力量的發展是需要時間的積澱。在中國南方的海洋科技力量中,廣州地區有不俗的實力,如中國科學院南海研究所、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等一批涉海機構均坐落於此,廣州的人才優勢也非常明顯。

南沙的海洋科技能否得到發展,取決於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還是人才。沒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海洋機構。我非常希望廣州和南沙能夠支持廣州海洋實驗室放開手腳,吸引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人才。

廣州日報:您在1993年1月加入港科大,港科大就像一張白紙吸引着您去按自己夢想去構思建設學科。您如何看待如今的港科大(廣州)?

錢培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會有不同的夢想。我花了十年辛苦建起了港科大的海洋實驗室,然後又花了十年時間完善我們海洋環境學科課程。再花了多年時間創建了港科大海洋科學系,所以學科的創建和發展就是夢想一步一步實現的過程,對此我毫不後悔來到港科大。

但夢想有時不可能即刻實現。對於位於南沙的港科大(廣州)來說,要建世界一流的學科,開荒牛們需要有這樣的思想準備。我也相信政府會給港科大(廣州)充足的時間去發展。

針對一些青年學者提出的科學問題,如果內地和香港實驗室都不能提供解決條件,香港可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聯繫海外科研資源一起解決科學問題。這會進一步幫助青年科學家成長為首席科學家。

在跨境科研資金撥付上,省實驗室對香港分部的經費支持起到典範作用,開創了先例。

南沙的海洋科技能否得到發展,取決於多方面因素,但最根本還是人才。沒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就不能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海洋機構。

——錢培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多學科知識完美融合,走進衡川實驗首屆青少年科學影像節 - 天天要聞

多學科知識完美融合,走進衡川實驗首屆青少年科學影像節

為豐富學生學習生活,促進學科融合教學,6月5日,自貢衡川實驗學校高一年級舉辦了首屆青少年科學影像節。活動將科學、美術、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完美融合,共收到學生科普影像作品35部,現場展示作品14部。富順縣美術教研員林霞、高一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編輯新突破:異種移植的臨床應用悄然而至 - 天天要聞

The Innovation Medicine | 基因編輯新突破:異種移植的臨床應用悄然而至

介紹在基因編輯技術不斷創新的前提下異種移植取得的最新成果,評述並指出異種移植大規模臨床應用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方向。導 讀由於器官衰竭等待器官移植患者數量與供體數量短缺的嚴重失衡情況,器官短缺仍然為限制器官移植技術發展的瓶頸。近年來隨着基因編輯技術的進步異種移植開始頻繁進入臨床試驗,也取得了矚目...
何為「國之重器」?白春禮院士在武大詳細解讀 - 天天要聞

何為「國之重器」?白春禮院士在武大詳細解讀

極目新聞記者 柯稱實習生 劉秋妤「不同於一般的科研儀器中心或平台,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量大、投資大、能力強、技術複雜先進、生命周期長,具有明確的科學目標。」6月14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白春禮,受邀參加武漢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成立儀式後,做客「珞珈講壇」,以「國之重器與科技創新」為主題帶來了一場...
枝江濕地已成鳥類天堂 - 天天要聞

枝江濕地已成鳥類天堂

6月13日,枝江市仙女鎮仙女村一湖邊,當地愛鳥志願者在搭建的隱蔽掩體內拍攝湖邊的鳥兒築巢繁殖的情形。湖邊樹叢中,發現有綬帶、灰卷尾、翠鳥以及水雉等珍稀鳥類的巢穴。
不良人:為何說岐王的實力僅次於袁天罡?有5個證據,一起來看 - 天天要聞

不良人:為何說岐王的實力僅次於袁天罡?有5個證據,一起來看

在動漫《不良人》的戰力體系中,袁天罡可以說是最強的存在,沒有人能打得過他。不過僅次於袁天罡的人卻沒個定論,因為剩下來的高手不少,只是配得上第2標籤的人卻不多。實際上歧王李茂貞是僅次於袁天罡的高手。這裡有5個證據,一起來看。 證據1:歧王能離開十二峒。按照動漫《不良人》的劇情,歧王李茂貞曾去了十二峒,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