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2021年07月27日20:37:02 科學 1159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人與人的大腦可以聯繫在一起,組成一個大腦的網絡。這種大腦網絡的運作是當前的科學無法測量的。雖然仍處在假說階段,但是還可以進一步設想如下情況:現在的自己還可能與過去的自己、未來的自己聯繫在一起。可以說,如果一想起過去就產生不愉快的心情,其實是由於現在的自己正在模仿過去的自己的大腦。

若是基於鏡像神經元學說來解釋這件事,可以說是S先生的大腦訪問了未來的自己,於是喚醒了對「未來」的不安。S先生之所以說「去跟對方道歉太痛苦了」,是由於如果去道歉的話就真的會面對失敗的未來,而未來的自己的大腦是與現在的自己的大腦聯繫在一起的,所以便會生出不安,發生故障,變得失去幹勁兒。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如果有人說:「我對未來很不安。」周圍很多人通常會對他說:「你多慮了。」或者諸如此類的話。然而實際上,這種不安是否真的是多慮,誰也不知道。也許是因為在未來真的會遇到令人不安的狀態,所以現在想到時才會不安。也就是說,對未來的不安不是一句「多慮」就能消除的。

然而,也不必因此而變得絕望。如果真的不是多慮,那麼現在感受到的痛苦就是在把未來的失敗告訴自己。而且這樣一來,只要在當前儘可能地考量未來可能會出現的失敗,自然就能發現不會導致失敗的選項,也就是說,可以藉此找出通往成功的行為方式。

為了消除這一故障,我所建議的方法是:從失敗的未來中學習,從而做出最佳選擇。

這種設想並沒有取得科學證據的支持,因此可能會有人反對執行下文所述的這種消除故障的方法。在此,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外化訓練,目的是讓自己相信:我並不是因為懈怠才逃避討厭的事物,而是在迴避自己本有可能開啟的未來。

下面對這種方法進行具體介紹。




從失敗的未來中學習

為了從失敗的未來中學習,需要高度重視憑直覺感受到的「痛苦」「沒幹勁兒」這樣的感覺。

首先,想像一種令你感到「做起來會很痛苦」的行為,然後決定不做出這一行為。在S先生的例子里,由於他感到「去跟對方道歉太痛苦了」,所以要先決定「不去道歉」。

決定「不去道歉」後,又會緊接着浮現出下一個令人感到不安的問題,比如對方生氣了,打電話到公司怒吼道:「為什麼沒來道歉!」這一場景也會令S先生感到痛苦,因此請再次避開該場景。

如果接下來湧現的場景依然是不愉快的,那麼就像在「紙牌翻翻樂」這個遊戲中翻到了數字相同的牌時一樣,讓場景全部翻篇兒。不要在這裡進行深入思考,請在瞬間做出決定。

這樣一來,時間軸會不斷改變,未來也會發生變化。因為不去道歉而可能發生的未來事件將會一幕幕地浮現在自己的腦海里。

讓腦海中浮現出可以想像出來的場景,就像把紙牌一張張翻過來一樣,不必看牌面,直到最後什麼都想不出來了為止。那麼在此之後又會怎樣呢?到那時,你就會找出哪種未來是最成功的。這就是讓自己變得能夠自如地採取行動的方法。

感到不安就意味着,未來真的很有可能會失敗。如果在此時選擇逃避,在時間軸上的彼時必定還是會在劫難逃。通過反覆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將浮現出的討厭感覺抹除掉,就能夠了解到可能會出現的各種失敗。

看到失敗的未來的同時,也就了解到了怎樣的行為會導致失敗。在「紙牌翻翻樂」中,一旦翻開紙牌就能知道哪個數字的牌在哪裡,這種感覺與之有些相似。

最終什麼都想不出來了的狀態,就是你已經自動地完成了學習、知道了最好的行動是什麼。如果直覺告訴你「就是這樣,就是現在」,那麼你就一定可以自發地動起來。

從失敗中進行學習,學習得越多,就越會自然而然地明白該怎麼做才能成功。如果覺得某種行為「真討厭」,那麼實際上可能的確如此,令人討厭的未來正等在前方;這種感覺是準確無誤的,因此一定要將這樣的未來消滅掉。

S先生曾認為「去跟對方道歉太痛苦了」,但他在採取了上述方法後,最終還是選擇了去道歉。不是迫不得已地去道歉,而是主動為之。按照這樣的方法,在合適的場合必須說的話就會自動、流利地說出來。由於已經從未來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所以便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失敗了。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推薦閱讀

逃避永遠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 天天要聞

「廢柴」「鹹魚」「佛系」「拖延症晚期」「上班煩,下班癱」……原來並不是我太懶,「故障」的原因往往出乎意料。

日本著名心理諮詢師、暢銷書作家大島信賴全新力作,基於超過7萬次臨床治療經驗,指明無力感的三大肇因,提出十幾種簡單技巧,讓你瞬間元氣補滿!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 天天要聞

控圓柏花粉,北京農學院研發的花粉固定劑明年將在北京城六區使用

新京報訊(記者劉洋)今年春天,圓柏花粉衝上熱搜,北京有圓柏雄株兩百多萬棵,給市民生活帶來困擾。4月1日,北京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發佈的最新科研成果或將破解這一難題。該校秦嶺教授團隊圍繞遏制柏樹花粉飄散進行了科技攻關,目前已取得較好成效。其中,計劃量產的花粉固定劑將於明年在北京城六區率先使用。北京農學院...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 天天要聞

體長約1米黑熊出逃,河北一動物園緊急閉園

△點擊上圖查看詳情剛剛,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佛山動物園發佈情況通報:2025年4月2日16時左右,永年區佛山動物園一隻人工飼養、體長約1米、兩歲的黑熊從籠舍脫離。永年區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對動物園周邊區域進行管控,並組織專業隊伍開展拉網式搜尋。目前,搜尋工作正在進行中。佛山動物園也發出提醒:若發現黑熊的蹤跡,請立...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逝世,曾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逝世,曾發起創建中華骨髓庫

新京報訊 4月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佈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專家陸道培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4月2日16時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以下為訃告全文:訃 告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血液病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
智駕技術「狂奔」,誰來填補公眾認知的「真空地帶」? - 天天要聞

智駕技術「狂奔」,誰來填補公眾認知的「真空地帶」?

近日,3名女孩駕駛小米SU7不幸發生車禍、葬身火海一事引爆輿論。事發當晚,3名女孩駕駛着一輛小米SU7標準版,行駛在去往安徽池州的高速高路上,後不幸撞上了因同側道路封閉施工而臨時設置改道口的隔離水泥樁,導致車輛爆燃,3人全部罹難。小米SU7高速事故致3人遇難。這場事故不僅讓小米汽車陷入輿論漩渦,也將對智能駕駛安...
河北一野生動物園熊出逃,當地回應:正全力搜尋,已確定熊的位置 - 天天要聞

河北一野生動物園熊出逃,當地回應:正全力搜尋,已確定熊的位置

4月3日,有網友發帖稱,河北邯鄲佛山野生動物園有熊出逃。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從當地獲悉,確有熊出逃一事,目前熊已進山,已找到熊的腳印,確定了熊所在的位置,相信很快會找到熊。熊出逃的邯鄲佛山野生動物園 。圖片來源/銷售網站邯鄲市旅遊惠民一卡通管理辦公室於當日中午12時許發佈消息稱,接...
學術循環型組織:DeepSeek 挑戰巨頭的秘密武器 - 天天要聞

學術循環型組織:DeepSeek 挑戰巨頭的秘密武器

學術循環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創新的本質不在於技術工具或方法論,而在於我們如何組織集體思考。當一個組織能夠系統性地超越人類思維的局限,真正的突破就會像水流入低洼處一樣自然而然地出現。 作者....
科研新「智」生產力:我國首個開放科學計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上線 - 天天要聞

科研新「智」生產力:我國首個開放科學計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上線

3月26日,國家科技傳播中心舉辦的「新紀天工 開物煥彩——探卷尋智」重大科技成就發佈會上,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發佈了SciExplorer科學探索者平台,吸引大家關注。平台負責人表示,這是我國首個開放科學計量數據可視化分析平台。SciExplorer平台作為一款開放文獻數據計算工具,對提升科研工作效率,積極推進國家科技基礎...
【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海報】方向晨:唯細、唯實、唯知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海報】方向晨:唯細、唯實、唯知

編者按:4月2日,由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主辦的「科學家精神百場講壇」國家卓越工程師專場宣講報告會在燕山石化舉行。國家卓越工程師獎獲得者、中國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方向晨作宣講報告,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他對科技與工程創新的感悟。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如何過入職關?怎樣選擇自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