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重組AI業務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豪華陣容曝光,華人佔多半

2025年07月01日09:30:22 科學 4945

劃重點

  1. meta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整合現有ai資源並設新實驗室,全力押注 「超級智能」 技術。​

  2. 前scale ai首席執行官汪滔、github前首席執行官弗里德曼共同領導實驗室,ai初創公司ssi創始人格羅斯也加入。​

  3. 11位來自openai、谷歌deepmind、anthropic等頂級機構科學家加盟,含多名華人骨幹。​

  4. meta正在推進llama 4.1與4.2模型的開發工作,並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啟動下一代前沿模型的研發。

Meta重組AI業務成立超級智能實驗室,豪華陣容曝光,華人佔多半 - 天天要聞

當地時間6月30日消息,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宣布對公司人工智能業務進行重大重組,成立全新機構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並全力押注「超級智能」技術——即超越人類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統。

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將整合meta現有的基礎模型、ai產品及fair(fundamental ai research,基礎ai研究)團隊,同時設立專門研發下一代ai模型的新實驗室。前scale ai首席執行官汪滔(alexandr wang)出任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首席ai官。

新加盟的github前首席執行官納特·弗里德曼(nat friedman)將與汪滔共同領導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他將負責meta的ai產品與應用研究方向。弗里德曼過去曾參與meta顧問團,對公司ai發展路線圖頗為熟悉。

此外,估值達320億美元的ai初創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丹尼爾·格羅斯(daniel gross)也加入了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此前,meta曾試圖收購這家由openai聯合創始人、前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弗(ilya sutskever)聯合創辦的公司,但遭拒絕。

除去上述三人外,此次重組引人注目的是,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還吸引了11位來自openai、谷歌deepmind、anthropic等頂級ai機構的科學家加盟,其中包括多名華人核心骨幹研究員。例如,openai的余佳輝(jiahui yu)、畢書超(shuchao bi)、任鴻宇(hongyu ren)、趙勝嘉(shengjia zhao)等,均在語言模型和多模態ai領域貢獻卓著。deepmind的孫沛(pei sun)和傑克·雷伊(jack rae)也加入團隊,共同推動前沿技術研發。

meta在ai領域的大手筆投入引發市場熱情。公司計劃未來數年投入「數千億美元」用於ai研發。近期,meta斥資143億美元收購scale ai 49%的股權,並積極洽談語音ai初創企業playai等合作項目。這一重組舉措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積極響應。受此消息推動,meta股價當日盤中創出747.90美元歷史新高。至收盤時,meta股價上漲4.46美元,漲幅為0.61%,報收於738.09美元。按照當日收盤價計算,meta市值達到1.86萬億美元。

隨着全球ai競賽加速,meta的新超級智能實驗室正吸納眾多頂尖人才,尤其是多位華人科學家的加盟,凸顯其在國際ai人才市場中的強大吸引力和戰略野心。openai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曾在播客中透露,meta開出高達1億美元的簽約獎金吸引頂尖ai人才。meta技術負責人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表示:「這是我20年技術職業生涯中見證的最激烈的人才爭奪戰。」

扎克伯格還透露,meta正在推進llama 4.1與4.2模型的開發工作,並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啟動下一代前沿模型的研發。「我們正在組建一個精幹的天才團隊,以實現技術的飛躍,」他表示。

以下是扎克伯格發佈的內部備忘錄全文:

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步伐不斷加快,超級智能的出現已指日可待。我相信,這將是人類邁入新時代的起點。我將全力以赴,確保meta引領這一進程。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我們如何重新組織ai工作,實現我們的願景:為每個人打造「個人超級智能」。

我們將這個整體組織命名為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它將整合我們在基礎模型、ai產品以及fair(fundamental ai research,基礎ai研究)團隊的工作,並新設一個實驗室,專註於下一代模型的研發。

汪滔已加入meta,擔任我們的首席ai官(chief ai officer),並領導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過去幾年裡我和汪滔一直有合作,我認為他是他這一代最令人敬佩的創業者。他非常清楚超級智能在歷史上的重要意義,作為scaleai的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他打造了一個高速增長的公司,參與了業內幾乎所有領先ai模型的開發。

納特·弗里德曼也加入了meta,將與汪滔共同領導meta超級智能實驗室,主管我們的ai產品和應用研究工作。弗里德曼將與meta ai產品負責人康納·海耶斯(connor hayes)合作,共同明確他的未來職責。弗里德曼曾在微軟領導github,最近又掌管了一家領先的ai投資公司。過去一年,他一直是meta顧問小組成員,已經對我們的戰略有了深入了解。

我們還迎來了多位新團隊成員,他們在過去幾周內陸續加入,讓我們非常興奮:

  1. trapit bansal(特拉皮特·班薩爾)——開創了「思維鏈上的強化學習」(rl on chain of thought),是openai的o系列模型聯合開發者;

  2. shuchao bi(音譯,畢書超)——gpt-4o語音模式與o4-mini的聯合開發者,曾領導openai的多模態後訓練團隊;

  3. huiwen chang(音譯,常慧雯)——gpt-4o圖像生成模塊聯合開發者,曾在google research開發了maskgit和muse文本生成圖像架構;

  4. ji lin(音譯,林紀)——參與構建o3/o4-mini、gpt-4o、gpt-4.1、gpt-4.5、4o-imagegen與operator推理系統;

  5. joel pobar(喬爾·波巴爾)——來自anthropic的推理系統負責人,曾在meta工作11年,專註hhvm、hack、flow、redex、性能工具和機器學習;

  6. jack rae(傑克·雷伊)——gemini和gemini 2.5的預訓練技術負責人,曾主導deepmind早期的gopher和chinchilla llm項目;

  7. hongyu ren(音譯,任弘宇)——gpt-4o、4o-mini、o1-mini、o3-mini、o4-mini等多個模型聯合開發者,曾領導openai後訓練團隊;

  8. johan schalkwyk(約翰·沙爾克維克)——前谷歌資深工程師,sesame早期貢獻者,maya技術負責人;

  9. pei sun(音譯,孫沛)——谷歌deepmind gemini項目的後訓練、編碼和推理負責人,曾開發waymo前兩代感知模型;

  10. jiahui yu(音譯,余佳輝)——o3、o4-mini、gpt-4.1與gpt-4o聯合開發者,曾領導openai感知團隊,並共同領導gemini多模態方向;

  11. shengjia zhao(音譯,趙勝嘉)——chatgpt、gpt-4及所有mini模型、4.1、o3聯合開發者,曾領導openai的合成數據團隊。

我對llama 4.1和4.2的進展感到非常興奮。上述模型目前為meta ai提供支持,服務於我們各大應用中每月超過10億活躍用戶,並在meta內部日益增多的ai智能體中發揮關鍵作用。我們承諾將持續推進這些模型的發展。

與此同時,我們將啟動下一代模型的研究工作,爭取在未來一年左右走在行業前沿。過去幾個月,我與meta內部、其他ai實驗室以及一批極具潛力的初創公司頂尖人才密切接觸,籌組一個精幹的研發團隊。該團隊仍在組建中,我們還將從ai組織中選調一些成員加入。

meta在推動超級智能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我們擁有強大的業務支撐,可以投入比小型實驗室多得多的算力資源;我們在打造並擴展服務數十億用戶的產品方面有深厚經驗;我們是ai眼鏡與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先行者和領導者,該市場正迅速發展。同時,我們的公司架構使我們能夠更有魄力地迅速推進關鍵計劃。我對這股人才湧入和並行模型研發策略充滿信心,相信它將助我們兌現「為每個人打造個人超級智能」的承諾。

未來幾周還有更多優秀人才將加入,請持續關注。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投入工作了(文/騰訊科技特約編譯 無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聞

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理想充電樁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車 行業頻道】近日,理想汽車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樁數量突破15000根,且均為高功率超充樁。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發社交媒體表示,之所以近兩年加速建設充電站,主要是先為理想的純電用戶們持續打造沒有里程焦慮的用車環境。未來,理想還將持續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設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 天天要聞

小河邊常見 野草圖鑑

「從前在我家的門前有一條小河,小河裏面住着幾隻我從小養的鵝」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呲牙]我家門前真的有條景觀河,不僅有景區養的小鴨小鵝,河邊還有很多常見的植物!你們還記得那些常見的植物嗎?蘆葦蘆葦應該是河邊最常見的標誌性植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