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上午,第三屆大運河醫學論壇在北京通州開幕。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論壇上獲悉,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與河北省百家縣級醫院完成了醫聯體簽約,未來將通過選派專家到基層醫院幫扶等舉措,為來自河北多個地市的102家縣級醫院「輸血」「造血」。

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王俊院士在致辭中指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以西直門和白塔寺院區為「一體」,以通州院區和雄安院區為「兩翼」的空間布局,正是對北京「一核」引領,雄安新區與城市副中心「兩翼齊飛」發展藍圖的生動實踐。通州院區作為「兩翼」中的關鍵一翼,以「國家戰略使命承載者」的擔當,正在經歷從「規劃願景」到「國家標杆」的蛻變。2025年是醫院建院107周年,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新十年」的開局之年,醫院將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偉大征程中,書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
北京市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鄭皓在致辭中指出,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緊抓醫產協同發展機遇,優質醫療資源集聚效應凸顯。作為通州區9家三級以上醫院之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已為超百萬人次提供優質醫療服務,成為京津冀區域重要的健康保障力量。通州區將全面提升工作標準,為醫院建設和醫療健康事業發展做好服務。
論壇上,通州區發佈了副中心醫藥健康產業政策。通州區委常委、副區長吳孔安表示,通州區將緊抓醫藥健康產業發展,聚焦高標準打造「醫產協同發展示範區」,瞄準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藥品兩大主攻方向和前沿診療技術、AI+醫療健康、醫藥生產性服務業、高端特色生活性服務業四大輔助方向,加速新葯和醫療器械研發,加速培育發展未來健康產業。從金融服務、空間支撐、人才發展等全方位聚集發展要素,營造欣欣向榮的產業發展生態,將副中心打造成為醫產協同發展的一方高地,將醫藥健康產業打造成為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一塊金字招牌。
論壇上,醫院與河北省百家縣級醫院完成了醫聯體簽約發佈儀式。通過支持進修醫院到北大人民醫院進修、選派專家到基層醫院幫扶等舉措,為來自河北多個地市的102家縣級醫院輸血造血,促進京冀兩地醫院的合作交流,為積極落實國家分級診療體系和緊密型醫聯體建設貢獻力量。
「此次簽約後,我們將從上下轉診、檢驗結果互認、異地挂號、開通綠色通道等方面提升簽約醫院醫療服務品質。同時,以通州院區為支點,輻射京津冀地區,定期接收醫生培訓學習,並選派專家到基層醫院進行幫扶。」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天兵介紹,北大人民醫院將通過醫聯體合作,向河北省百家縣級醫院輸血造血,促進京冀兩地醫交流。同時,醫院也將繼續加強與覓子店、永樂店、牛堡屯等通州區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我們在副中心的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成效顯著,2024年共有上下轉診患者近2萬人次,做到了醫療資源的有效下沉。」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北京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