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王幸福老師治療便秘的體會

2025年04月01日07:42:07 健康 1942

學習王幸福老師治療便秘的體會


學習王幸福老師治療便秘的體會 - 天天要聞

便秘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或糞便乾燥難解,一般2日以上無排便,就提示存在便秘。其發病因素和臨床表現比較複雜。


本病中醫學病名繁多,如 「大便難」、「後不利」、「脾約」、「便閉」、「陰結」、「陽結」、「大便秘」、「大便燥結」、 「腸結」、 「風秘」、 「熱秘」、「虛秘」、 「氣秘」、 「濕秘」、 「熱燥」、「風燥」 等。


在我剛剛畢業時候給人治療便秘,完全按照教科書上來治療,沒有什麼療效,這令我很苦惱。上學的時候書上就是這麼寫的,為什麼沒有療效呢?後來我又跟隨了各地醫院裏的教授和名醫學習,他們大多數也都用大黃,麻仁之類,,只能暫時解決便秘,不能長期解決這個病。所以我認為他們也沒有找到對便秘治療的好方法。


有一天我到某醫院的科室拜訪某主任,看見他的書桌上放着幾本書,其中一本叫《杏林薪傳》 。這位主任對我說:「這是我新買的書,非常不錯,有時間你也可以看一看」。於是我買了一套,回家進行學習。


我曾經在北京圖書大廈秦皇島新華書店,網上的各大書店,買過很多中醫學類的書。按照書中所寫的進行治療,很多都沒有效果,令我很失望。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當時我認為也許是作者沒把真東西寫進去吧,現在看來也有可能是自己辨證沒有把握好。


我翻了一下《杏林薪傳》這本書的目錄,其中最吸引我的就是「便秘的幾種治療方法」這一章。因為這是我尋求了很久,學習了很久又不會治療的一種疾病。我仔細研讀了幾遍,總結了一下,主要是補氣的方劑,理氣的方劑,養血潤燥的方劑等基礎上大量使用白朮當歸。其中的使用量多數為60到120克,這令我很驚奇,從來沒有書上這樣寫過,這樣使用會有效嗎?會不會有一些副作用啊?難道中醫不傳之秘真的在於量嗎?


懷着這些猜測,我開始使用王幸福老師這些方法試一試。我用這個方法治療的第1個便秘患者是一個中年女性,她的主要癥狀就是長期便秘,大便乾結。自述患病10餘年,每次排便的時候都很困難,大便成球狀,而且帶血,由於長期便秘形成肛裂,病人很是痛苦。平時吃三黃片,腸清茶,番瀉葉等瀉藥。但是只能解決一時,並不能根除此病。而且越用越便秘。又沒有好的解決辦法,這10餘年來一直很痛苦。


以前若是遇到這樣的患者,我根本不敢開中藥,都是給開一些麻仁潤腸丸之類的中成藥,讓他們回去自己吃。因為治了太多的便秘病人,又都沒有療效,我自己已經灰心喪氣,不敢治療這些病,所以明知道麻仁潤腸丸這樣的中成藥沒有太大的療效,也只能暫時給他們開這個葯緩解癥狀。這次學習了王幸福老師的書後,我決定給她試一試。由於病人伴有疲勞無力的癥狀,診她的脈又很弱,所以我覺得這個病屬於王幸福老師講的脾虛運化無權,傳送無力而致便秘,當塞因塞用,以補開塞,補氣健脾助運為治。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並開具以下的處方。


處方:黃芪20g,當歸30g,生白朮60g(打碎),升麻10g,柴胡10g,党參10g,陳皮10g,枳殼10g,炙甘草6g。先開5副中藥,同時囑咐病人,這個葯一定要燙溫了飯前服用。因為我認為便秘的病人空腹服用會效果好一些。更利於胃腸道的滋潤和蠕動。


這方劑完全是照搬了王老師書中的處方:炙黃芪20g,當歸50g,生白朮120g,升麻10g,柴胡10g,党參10g,陳皮10g,枳殼10g,炙甘草6g。


只是把炙黃芪改成了生黃芪,當歸減掉了20克,生白朮減掉了60克,生白朮要打碎。為什麼要減掉當歸和生白朮的量呢?因為我當時怕用太大劑量會有副作用,所以先少用了一些試試效果。同時這也是我在多年行醫中謹慎用藥和自我保護的一種表現。


5天之後病人來複診,由於不知道病人到底能有什麼樣的療效,所以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問診有沒有效果。病人敘述說:「便秘有緩解,但是效果不明顯。只是大便不那麼幹了,但是排便還是很費勁。氣力方面好一些,服藥之後也沒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問我能不能再加一些量,她很迫切的想治好這個病。既然有療效,又沒有副作用那我就放心大膽的用了,原來的方劑不變,當歸用到50克,生白朮用到120克打碎. 再開了5副,試一試。


5天之後病人來複診,一見我就喜笑顏開,說道: 「先生,你真是很厲害。這次排便很好,10多年來從來沒有排便這麼通暢過。太謝謝你了。」看着她高興而又感激的講述,我心中也很高興,同時也很感激王幸福老師能把真東西寫出來教授給我們這些後學者。這個病人我讓她連續服藥一個月,後期幾個月後隨訪便秘沒有複發。這是我第1次找到治療便秘的方法!


掌握了王幸福老師治療便秘的這種方法,在之後的日子裏治療便秘就變得得心應手了。但是令我感到困惑的是,有的時候治療效果還是不是特別理想. 難道是我的辨證出了問題嗎?


2018年4月底,王老師帶着大師兄李中文等人來到秦皇島進行學術交流. 在幾天密切的接觸當中,我向老師及大師兄李中文學到了很多臨床中醫治療的秘訣。臨別時我送王老師來到秦皇島火車站。在這裡我向王老師提出了便秘治療的疑惑。


王老師當場為我指出了治療便秘的重點:1.氣虛便秘大便頭干後軟。2. 血虛便秘大便一般整體都是乾的。氣虛便秘白朮量大,血虛便秘當歸量大。白朮需要用生的,而且必須打碎。


通過這幾句話,我如獲至寶,原來如此。這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後回來翻閱王老師書上也確實是這麼寫的,只是我讀的不認真。


後來我用王老師的方法治療便秘基本上都是百發百中。尤其是兒童便秘效果特別好。在這裡我要補充一下兒童便秘,盡量不要喝牛奶。因為我們認為牛奶的性質偏硬偏熱,容易造成孩子胃腸功能的紊亂,造成便秘。有的便秘特別嚴重的患者可以加針灸足三里,天樞。會事半功倍。


以下摘錄一下王幸福老師書中治療便秘的重點,供大家學習:


中醫學認為,本病為大腸積熱或氣滯,或寒凝,或陰陽氣血虧虛,使大腸的傳導功能失常所致。我在臨床上除了實秘證外(此類便秘用三黃片、麻仁丸及大黃、番瀉葉就可以解除癥狀),遇到比較多的是氣虛便秘、血虛便秘和濕滯便秘。故詳細談一下這幾個方面的治療體會和方法。


1.氣虛便秘 臨床上經常遇到此類患者,其證為平時疲乏無力,飲食不多,面白身胖,大便頭干後軟,脈浮濡或沉濡無力,舌淡苔白。突出癥狀是大便困難,幾日不解,或是硬掙便血。此屬脾虛運化無權,傳送無力而致便秘,當塞因塞用,以補開塞,補氣健脾助運為治。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炙黃芪、當歸、生白朮、党參、柴胡、升麻、陳皮、炙甘草。其中我的經驗是當歸要用到30~50g,生白朮要用90~150g,這是個關鍵,否則很難達到療效。


驗案一:吳某,女,45歲。2006年10月12日診。


便秘10年,用酚酞(果導)、大黃、番瀉葉、腸清茶等治療稍有好轉,但後來愈瀉愈秘,又多方求治均未見好轉。舌淡胖嫩,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弱。屬脾虛失運之候。治宜健脾助運。


處方:炙黃芪20g,當歸50g,生白朮120g,升麻10g,柴胡10g,党參10g,陳皮10g,枳殼10g,炙甘草6g。


服3劑後,便頭變軟,便秘明顯好轉。守方共服30餘劑而愈。


驗案二:焦某,女,65歲,家住灃惠小區。


因大便10日不通,腹脹痛難忍,呼號不已,屢登廁而不便,不能食,面色不華,舌淡苔薄白脈沉濡無力。曾經他醫治療,用大劑量芒硝、大黃攻之。方內大黃30g,煎頭遍葯服之大便未動,再加大黃30g入二煎,服後大便仍未動。病家窘迫無奈,延余診治。


問其得知,近半個月大便未動,見面色敗弱氣短,按脈虛而無力。診斷:氣虛不運。治宜益氣運脾,中氣得補便可通矣!投補中益氣湯治之。


處方:炙黃芪20g、當歸90g、生白朮150g、升麻10g、 柴胡10g、党參10g、陳皮10g、枳殼10g、生地黃30g、炙甘草6g。


患者服1劑大便即下,所瀉之物儘是黃水和黑結塊,此郁邪和大黃相拒,老年氣血俱虛,不能運化也。後再服5劑,痊癒。(王幸福醫案)


上述兩案均從脾主運化入手。脾虛運化無權,傳送無力而致便秘,當塞因塞用,以補開塞,補氣健脾,生津助運為治。黃芪、党參補脾肺之氣,使氣足則便行;當歸用50~90g,活血潤腸;生白朮味苦、甘,性溫,重用120~150g,健脾生胃腸之津液,使糞質不燥;升麻、柴胡、枳殼、陳皮一升一降,升清降濁,調暢氣機,以助脾之運化;甘草調和脾胃虛餒之氣,兼調和諸葯。方合病機,葯中的症,故收效甚捷。


2.血虛便秘 此症臨床上多見於婦女產後和久病之後,我臨床上多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收效較速。此病辨證較易。


驗案:田某,女,25歲。2008年6月8日診。主訴:產後1個月,由於情志不遂,致大便乾結,3~4日一行,臨廁努掙乏力,曾口服酚酞(果導)片、蜂蜜,外用開塞露等葯治療,病情不見好轉,且日趨加重。現產後3個月,大便秘結且帶血,4~5日一行,伴乏力,口乾,舌淡苔白脈細。化驗血象,有貧血症。辨證產後氣鬱,日久血虛,腸失滋潤。法治益氣養血,潤腸通便,兼疏肝理氣。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


處方: 桃仁12g、紅花6g、當歸90g、川芎6g、熟地黃30g、生白芍30g、鬱金10g、生麥芽30g、浮小麥30g、柏子仁30g。


服藥3劑,病已顯示轉機,大便已不幹結,排便時亦不覺費力。又服4劑,大便每日1次。後以逍遙丸為主,重用當歸60g,連服1周,心情暢快,大便正常已不幹。(古道瘦馬醫案)


患者病發於產後,氣虛無力推動血行,復加情志不遂,肝氣鬱結,日久傷血,腸失血養,傳導失常而發生大便乾結,臨廁艱難。中醫認為,津血同源,若人體營血虧虛,血不濡潤腸道,則大便滯而難行。方中桃仁紅花活血;熟地黃大補肝腎,滋陰血,有補血虛,通血,益氣力;當歸養血之陽,調肝腎,潤燥滑腸;川芎辛溫走竄,補血活血,行氣開郁止痛,調肝氣而遂其疏泄之能;且桃仁、當歸、柏子仁具有油性滑腸,一物二用,生白芍亦有養陰通便作用,浮小麥養心安神、滑潤有餘,共起養血、活血、解郁、潤腸、通便之作用。諸葯共用,使陰復津足,穀道得潤,大便按時排矣。特別要指出的是,此案的關鍵在於重用當歸90g,一物兩用,既補血又潤腸,為點晴之處,且不可輕之滑過。此乃我多年臨床經驗也。


3.濕滯便秘 《素問·至真要大論》云:「太陰司天,濕淫所勝……大便難。」宋代醫家嚴用和所著《濟生方·便秘》提出:「凡秘有五,即風秘、氣秘、濕秘、冷秘、熱秘是也。」臨床上,凡長期脘悶滿困重乏力,口苦,口黏膩,苔膩,呈一派氣滯濕阻之徵,且便秘而不堅者,此即《黃帝內經》所云「大便難」,亦即嚴用和所謂的「濕秘」。《濟生方·便秘》中指出其病機:「多因腸胃不足,風寒暑濕乘之,使臟氣壅滯,津液不能流通,所以便秘結也。」濕滯便秘,其臨床上最常見的便結特徵是大便時干時溏,交替而作,且排便不利。對此症的治療可用三仁湯加減,方為杏仁、厚朴半夏、枳殼、茯苓、木通、蠶沙各12g,白豆蔻殼、白朮各10g,薏苡仁30g,茵陳15g,滑石25g。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宣通氣機,化濕運脾。


驗案:張某,女,32歲,電腦程序員。2005年10月20日初診。主訴:從1995年起,時覺胸脘悶滿不舒,喜睡,食少,繼則大便難解,時干時稀,一直未曾注意,亦未服藥。時至2000年,上述癥狀加重,胸脘終日悶滿不舒,大便5~6日1次,干稀交替,艱澀難下,每次排便需半小時以上,仍總覺未盡,但其便難下,而無羊屎樣糞。症見口苦而黏膩,不渴,不飢,飲食乏味,每日睡眠11~12小時,仍覺身困重乏力。數年來,求醫數人,屢用中西藥治療皆罔效。用芝硝、大黃類瀉下,可暫得一解,但停葯旋即如故。黑芝麻、蜂蜜、豬板油類潤下,則便秘有增無減。現診得脈濡,舌上滿布膩苔色微黃,小便時微黃。診為氣滯濕阻之便秘。治宜宣通氣機,化濕運脾。擬三仁湯加減。


處方:杏仁、厚朴、半夏、枳殼、茯苓、木通、蠶沙各12g,白豆蔻殼、白朮各10g,薏苡仁30g,茵陳15g,滑石25g。2日1劑,水煎服。


服上藥6劑後,胸脘悶滿大減,飲食略增,大便1~2日1次,但仍覺不爽。繼服原方6劑後,大便暢利,每日1次,遂停葯。隨訪半年,大便一直正常。(王幸福醫案)


本例患者是電腦程序員,久坐少動,脾胃不足,氣機郁滯可知。脾胃不足,濕自內生,濕阻中焦,健運失職,津液輸布失常,則大腸失潤;氣機郁滯,上焦肺氣肅降受阻,則大腸傳導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025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丨時政周報 - 天天要聞

2025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丨時政周報

2025年2月10日10時,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第一代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黃旭華同志遺體送別儀式在武漢市武昌殯儀館天元廳舉行。(視覺中國/圖)2025年4月3日下午,清明節前一天,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發佈訃告,宣告了陸道培逝世的消息。陸道培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原內科主任、北京大學血液病研究...
高鈣、高鉀、高纖維!夏日不妨常吃這些「三高」蔬菜 - 天天要聞

高鈣、高鉀、高纖維!夏日不妨常吃這些「三高」蔬菜

夏日炎炎,正是身體最需要補充營養和水分的時候。而在眾多蔬菜中,有一些不僅能解暑,還富含高鈣、高鉀和高纖維,讓你的身體健康加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些「三高」蔬菜,讓你在夏日裏不僅能吃得健康,還能吃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