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危害大!中醫推薦兩道養胃早餐

2024年04月06日20:45:15 健康 1405

很多人把午飯、晚飯當成正餐,卻忽略了早餐。其實,吃早餐就如同「春雨」一樣「貴如油」。不吃早餐容易引起多種疾病,長期下去對人體脾胃的損傷非常大。餓久了,還可能會出現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球炎膽囊炎等問題。

在中醫理論中,一天24小時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有一套相應的養生理論。每個時辰都會有不同的經脈「值班」,而胃經當令之時,正是辰時,早上7點到9點。這時是天地陽氣和人體內的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在這個時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給大家推薦兩道養胃早餐。

清晨養胃八寶粥

不吃早餐危害大!中醫推薦兩道養胃早餐 - 天天要聞

【材料】

芡實、茯苓、山藥、扁豆、薏苡仁、党參、白朮各10g,大米或粳米100g。

【做法】

洗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後,文火熬煮成粥。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後食用,早晚均可。

【點評】

健脾養胃,燥濕化痰

養胃麵條

不吃早餐危害大!中醫推薦兩道養胃早餐 - 天天要聞

【材料】

麵條200g,清湯、小蔥、鹽、香油適量。

【做法】

鍋中加水燒開後,下麵條煮熟,撈出盛在碗內,撒上小蔥。將清湯倒入炒鍋中燒開,撇去浮沫,用鹽巴調味,再點些香油,澆在麵條上即可。

【推薦人群】

麵條、面片一般容易消化,尤其適合胃酸過多的人群。因為麵條、面片中的鹼可以中和胃酸,緩解胃部不適。建議麵條、面片要煮得軟爛。

麵條、面片最好吃清湯的。油湯麵、拌面或炒麵條、炒麵片過於油膩,會增加胃的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來源:羊城晚報嶺南名醫微信

責編:夏天

編審:王俊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着用來消暑。抱着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着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着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 天天要聞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高溫天氣持續,最近,醫院裏熱射病病例增多。專家提醒,熱射病就是嚴重的中暑,死亡率高,出現中暑癥狀後一定不能忽視。幾天前,山東淄博市70歲的王女士因為意識障礙被120救護車送至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務人員發現王女士體溫高達40.3攝氏度,醫務人員迅速為王女士使用冰毯及冰帽物理降溫,並積極給予補液等治療,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