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患者放療過程中便血是腸炎嗎?

2022年07月01日10:17:23 健康 1385

大便帶血是直腸癌常見的癥狀之一,由於腫瘤本身富於血管結構的畸形,所以常出現出血,這也是患者便血的主要原因。另外,直腸癌患者便血還要排除痔瘡直腸息肉、肛裂等引起的出血。若便血在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再次出現了大便帶血,不能排除放射性腸炎的可能性。

內容要點:

1. 痔瘡會癌變嗎?

2. 直腸癌患者護理須知


直腸癌患者放療過程中便血是腸炎嗎? - 天天要聞


放療結束以後,需要定期的複查,排除複發的可能性。具體的情況必須由醫生根據患者實際的病情,結合相關的檢查進行判斷,並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處理。若直腸癌的患者放療大便出血,患者不要緊張,並不一定是腫瘤複發,及時至醫院進行全面檢查,以明確出血的原因,及時進行治療。


1

痔瘡會癌變嗎?

很多人對痔瘡存在誤解,甚至認為痔瘡會導致癌症腸癌並非由痔瘡演變而來,它是從良性的息肉開始,隨時間而變大,最後轉化為癌。一些人初見糞便有血,便以為是痔瘡,往往拖了很久,才發現是腸癌,便誤以為痔瘡會演變成癌症。若出現持續性便血,應及時就醫。


直腸癌患者放療過程中便血是腸炎嗎? - 天天要聞


2

直腸癌患者護理須知

1.飲食

術後2~3天胃腸蠕動恢復、肛門排氣或結腸造口開放後可以拔出胃管,先進食少量流質,如無不適,改半流質飲食,術後1周進少渣飲食,2周進少渣普食。

2.活動

病人卧床期間,可鼓勵其床上翻身、活動四肢;術後第1天,病人情況許可時,可協助病人下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的恢復,減輕腹脹,避免腸黏連。活動時注意保護傷口,避免牽拉。

3.腸造口術後護理

(1)術後要注意觀察造口的血運及有無回縮等情況。

(2)選擇造口用品的標準應當具有輕便、透明、防臭、防漏和保護周圍皮膚的性能,病人佩戴合適。

(3)保持腸造口周圍皮膚的清潔乾燥。長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製劑和激素的病人,應當特別注意腸造口部位真菌感染


直腸癌患者放療過程中便血是腸炎嗎? - 天天要聞


直腸癌在術後的5年生存率達50%~60%,其中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局部複發和遠處轉移。局部複發可能是在直腸癌術後,近期死亡的一個主要因素,而且手術會令患者身體虛弱。直腸癌出現複發轉移,其中主要是有腫瘤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腫瘤細胞向不連續的淋巴管遊走,這也說明腫瘤出現在早期複發轉移的可能性。也提示,術後還是要配合其他治療減少複發轉移的可能性。

建議使用微生態療法,補充脆弱擬桿菌BF839,幫助人體緩解放化療毒副作用,抑制腫瘤細胞生長,重塑自體免疫微循環。正常的健康人體內脆弱擬桿菌BF839占菌總量的32%以上才能保持人體微環境的平衡,脆弱擬桿菌BF839,有抑制腫瘤生成、平衡免疫系統、清除體內抗生素的作用。它源於人體,且無毒副作用。

我是營養科譚濤峰主任,專註分享醫學、癌症康復方面相關知識,如有相關疑問或需要抗癌食譜歡迎關注、留言,有問必答。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 天天要聞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今兒個咱嘮嘮這小暑跟三伏天的事兒,順帶跟您說說咱北京人入伏後必吃的三道硬菜!您瞧啊,小暑眼瞅着就到了,這天兒是一天比一天熱乎。要說這三伏天,可是一年裡陽氣最足、濕氣最重的時節兒,也是調補身子的黃金窗口兒。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 天天要聞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轉自:經濟日報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與阿里健康聯合發佈「科學減重標準」,希望通過規範的營養管理、運動干預、藥物治療,幫助超重與肥胖人群開啟科學減重之旅。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 天天要聞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颳起了一陣「控糖」風,說「控糖」能減肥,能美容、養顏,控糖60天就能從油膩大叔變成健碩型男,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病。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過,控糖控的到底是什麼糖呢?飲食里的碳水又該怎麼算?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