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戰機的主要對空打擊手段,與地地導彈、地空導彈相比,空空導彈具有反應快、機動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輕、使用靈活方便等特點。比航空機關炮的射程更遠、命中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空空導彈既可以用作攻擊目視距離內的目標,也可以當作攔截導彈使用,兼具近距格鬥能力,執行全高度、全方面、全天候作戰任務。
現代空戰已經向信息化和超視距化作戰方向發展,為了保障本國空中優勢,各國都在加緊研發功能更為強大的空空導彈,超視距空空導彈已經成為各國先進戰機的標配。這五款的表現尤其出色,第五名是來自法國的「米卡」空空導彈,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服役,有地空型和艦空型兩種。裝備主動搜索雷達和遠紅外搜尋系統,複合制導抗干擾能力極強,是美國先進中程空空導彈的有力競爭對手。
第四名俄羅斯R-77「蝰蛇」空空導彈,最高飛行速度可以達到4.5馬赫,主要用於搭配蘇-27、蘇-30以及米格系列完成空中作戰任務。主動雷達制導加上出色的高仰角性能,可以激發更高的升力、從而死死咬住目標,具備發射後不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有效射程範圍達到0.3-80千米跨度驚人滿足現代格鬥彈的重要條件。
第三名來自中國的王牌武器霹靂-15超視距空空導彈,作為彈體長度超過六米的大型導彈,搭配戰機裝備的相控陣雷達,發射之後可以自由調整飛行軌跡實現空中變軌。霹靂-15未曾公開之前就已經成為國際明星,甚至成為美國空軍請求國會撥款,建造一種用來取代美軍現有超視距空空導彈的新式武器的理由。
第二名歐洲六國在美俄強壓之下,聯手研製出這款「流星」遠程空空導彈,主要特點是快速和高機動性的超視距作戰。主動雷達制導,能適應複雜的外部環境完成全天候作戰任務,抗干擾能力強、射程遠、殺傷力高,主要裝備歐洲諸國戰機。
冠軍仍然是來自美國的AIM-120,這款世界公認最強空空導彈,擁有多個衍生版本,滿足美軍不同作戰需求。具備全天候、全向攻擊能力和高爆破片式定向彈頭,足以滿足其2024年前的作戰需求。唯一缺陷就是裝備的半主動雷達制導,這類導彈發射後,載機還需要保持對目標的跟蹤和照射,直至擊中預定目標,載機不能過多移動,有可能會出現空戰雙方都被對手擊落的結局。
編輯:鎮宅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