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論
文章由沈言論頭條原創首發,請勿抄襲轉載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還沒揮熱乎,就被中國反手甩出一張「王牌」砸懵了,4月4日,中國商務部一紙禁令,對釓、鋱、鏑等七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直接掐住美國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的咽喉。
白宮原本以為關稅戰能逼中國讓步,結果等來的卻是F-35生產線停擺、特斯拉柏林工廠產能腰斬、六代機項目淪為「圖紙玩具」。
稀土管制令看似輕描淡寫,實則卻能重創美國的軍工企業,中國不僅限制中重稀土出口,更將16家美國國防和航空航天企業列入黑名單,直擊美國軍工複合體的核心命脈。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想要生產一架F-35戰鬥機,需要至少400公斤左右的稀土,沒有稀土就無法完成生產。
當然,全球這麼多國家,並不是說只有我國有稀土礦,其實不少國家,比如說美國,其實他們國內是有稀土礦的。
但有稀土礦沒用啊,美國沒有加工提煉的能力,別說美國,全世界也找不出來幾個有提煉技術的國家,全球80%以上的稀土都要在我國進行加工。
美國唯一稀土加工企業MP Materials的礦石,需要運到我國進行精鍊之後再返銷本土,活生生把自己逼成「挖礦苦力」。
特斯拉的遭遇更顯狼狽,柏林工廠因釹鐵硼磁材斷供導致產能下降,大量訂單只能轉回上海超級工廠,作為特斯拉的CEO,馬斯克找上中方希望能購買到稀土用於開發他們的新產品。
就連特朗普力推的六代機F-47,若是缺少稀土的話,根本就無法完成生產,只能停留在「PPT」階段。
只不過中方進行稀土管制的時候,並不是完全不進行稀土出口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就「鑽空子」,其他國家從我國進口稀土後再從他們手中買回來。
這樣終究是不方便的,在「關稅戰」中沒有認清一個事實的特朗普還想用另一種方式對中方進行「施壓」,以達成讓中方取消稀土管制的目的。
特朗普沒有認清的事實,是中方絕不會向欺壓行為做出任何的妥協,而特朗普這個「另一種方式」,則是對我國的芯片下手,威脅其他國家不許購買我國的華為AI芯片。
對此中方的反制邏輯也很直接——稀土出口管理更加嚴格,執行「一批一證」的審批,出口的每批稀土都需要許可證,並且要明確最終使用人是誰,嚴格禁止二次使用,從根源上去杜絕「倒賣」的行為。
「一批一證」也意味着,美國不能再用之前的方式「鑽空子」了,在更加嚴格的管理下,他們很難再找到能倒賣給他們稀土的「中間商」了,而稀土斷供,美國不少高新技術產業以及軍工領域都會出現產能暴跌的情況。
其實對於稀土,美國也一直在尋找「對應策略」,比如說用「恩威並濟」的方式讓烏克蘭簽下了所謂的礦產協議,看上了烏克蘭的稀土礦。
但還是前面提到的那個問題,稀土礦很多國家都有,但光會挖礦可不行,最重要的還是能對稀土進行加工提煉。
美國又何嘗不想掌握加工提煉技術呢,其實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稀土的價值還沒有被完全開發出來,而當時「財大氣粗」的美國,看不上這樣的「低端產業」,主動放棄了對稀土加工技術的開發。
三十年去工業化釀成的苦果還在對美國造成影響——他們全國的稀土專家不足百人,雖然做到了實驗室級提純,但根本無法實現量產,蒙大拿州稀土礦因污染地下水被叫停,加州企業連化學分析師都招不到。
特朗普的「稀土替代方案」很快就破產了,所謂「去中國化」成了掩耳盜鈴,在稀土這方面,美國包括其他的國家,還無法離開對中國的依賴。
對此美媒不禁感嘆,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根本無法限制中國的發展,反而能讓他們不斷突破封鎖完成產業升級。
這句話不僅僅是體現在稀土方面,就拿這次特朗普對華為AI芯片出手來看也同樣適用,早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挑起了對華科技戰,到了拜登執政的時候科技戰同樣也在進行。
但幾年的科技戰下來,美國才發現他們所做的都是徒勞的——禁止光刻機賣給中國,那我們就生產自己的國產光刻機,雖然距離美國的水準還有一定差距,但追趕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已經邁出第一步,趕超終究只是時間問題;對華為封鎖,但5G技術以及AI芯片都已經相當成熟。
美國的封鎖之所以是徒勞的,那是因為這麼多年來,我們清楚的知道,技術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不處處受制於人,因此我們始終都在強調自主研發,美國的封鎖,只會加速我們自主研發的進程。
在稀土禁令之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不降反升,不斷突破新高,中國供應鏈已經成為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的核心布局,這波「反向操作」讓特朗普的「脫鉤斷鏈」成了偽命題,如今的特朗普也是「騎虎難下」,但對此他也怪不了任何人,除非能夠改掉美國一直以來的「霸權思維」。
在這場重構中,中國正從「資源輸出者」變為「規則制定者」的角色,更深遠的影響在於新能源話語權爭奪,全球電動車銷量突破千萬輛,這些賽道的心臟都離不開稀土中國手握90%的中重稀土產能,相當於捏住了綠色革命的命門。
稀土戰爭沒有硝煙,卻比真槍實彈更殘酷,美國的困境暴露了霸權體系的致命傷——金融霸權救不了製造業空心化,軍事威懾填不平他們的技術代差。
[免責聲明]文章案例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案件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刪除內容!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2025-05-22,《美國專家:中國很聰明,買稀土需「一批一證」,進一步封堵漏洞》
觀察者網,2025-05-20,《美國專家:中國很聰明,買稀土需填寫最終用戶,進一步封堵漏洞》
澎湃新聞,2025-04-16,《美國被曝要去深海非法挖稀土,中國稀土管制扼住美國軍工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