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2025年07月04日01:52:04 軍事 1721

如果中美開戰,那麼這場戰爭能持續多久呢?美國給出的答案是一個月

在2024年7月的時候,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發佈了一份長達114頁的報告報告中顯示美國的戰爭潛力不足以支撐美國和中國這樣強大的對手展開大規模戰爭。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軍士兵

一旦戰爭爆發,美國只需要一個月就會消耗掉所有彈藥儲備,從而無力再支撐戰爭。

美國軍工能力不足

對於這一點,從美國現在的彈藥產能中就能看出。

根據美國智庫給出的美國彈藥產能情況,截止至2024年9月,美國全國的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炮彈產能是每月4萬發,227 毫米口徑的遠程火炮制導炮彈月產能是1167枚,標槍導彈月產能是200枚,愛國者-3型防空系統所用導彈的月產能是42枚,海馬斯系統的月產能是8台,M777榴彈炮月產能為18門。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國部分軍工產能

能看出美國這些武器彈藥的產能,根本夠不上一個「軍事強國」的標準。

最關鍵的是,以上武器彈藥是美國經歷了2年俄烏衝突後,不斷擴產的結果。

在俄烏衝突之前,以上武器彈藥的月產能分別為1.44萬發、833枚、175枚、21枚、5台、11門

能看出美國在這2年時間裏,武器彈藥產能的增幅並不大。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國彈藥擴產並不理想

這也就說明美國沒有足夠的軍工生產能力,沒有能力應對一場中美之間爆發的大規模戰爭。

一旦中美之間爆發大規模戰爭,美國很難快速補充自己消耗掉的武器彈藥。那麼只需要一個月時間,美國所有的彈藥庫存都會消耗殆盡,美國也就沒有能力繼續戰爭了。

相比較之下,被很多人認為軍事能力不如美國的俄羅斯,現在在俄烏戰場上每天就要消耗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炮彈超過1萬枚,部分情況下甚至能達到4萬枚。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俄軍炮兵

以俄羅斯每個月的彈藥消耗,那麼俄羅斯每個月的155毫米榴彈炮炮彈產能達到了30萬發以上,是美國的7~8倍。

甚至以美國現在的軍工產能,我們有理由懷疑俄烏衝突這種規模的戰爭已經是美國的戰爭能力極限。

要知道美國上一次打大規模、高烈度戰爭還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在那之後美國參與的戰爭都是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這種非對稱戰爭了。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軍上一次參與的大規模戰爭還是海灣戰爭

而這兩場戰爭從規模上自然是遠不如海灣戰爭,更不如現在的俄烏衝突。

在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的巔峰兵力是10萬人。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的巔峰兵力是16萬人。現在的俄烏衝突中,俄羅斯部署在前線的兵力一度達到了60~80萬人,往往是一個戰場方向上就有幾萬人乃至是超過10萬人。

並且美國打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除了最前期的高烈度戰爭外,後續全打的是「治安戰」了。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在中東20年美軍幾乎都在打治安戰

所以從海灣戰爭後,美國已經有差不多35年沒打過真正意義上大規模、高烈度的戰爭。

加上美國因為去工業化導致的軍工能力下降,現在美國打大規模戰爭的能力存疑。

美國對外戰略

因為戰爭能力的下降,美國現在的對外戰略主要可以總結成兩點,一個是自己儘可能的不要踏入戰爭,另一個是轉攻為守。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國在轉變對外戰略

在第一點上,從二戰結束後,美國輕而易舉的就介入了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等戰爭。但在俄烏衝突這種直接挑戰美國在歐洲地區控制力的戰爭中,美國卻並沒有像以往一樣「肉身下場」。

因此大眾都認為美國不再希望自己直面戰爭,而是採取「自己出錢,烏克蘭人流血」的模式。

也就是說,當前美國眼裡最理想的情況,就是俄羅斯、中國這樣的對手陷入一場大規模、持續性的戰爭中無法自拔,然後自己軍援俄羅斯、中國的對手,從而讓中俄持續性的損耗國力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國希望自己的對手陷入戰爭泥潭

在中國面臨的台灣問題上,當前各國學者們也越來越默認美國希望中國大陸一腳踏入「台海戰爭」,然後美國在後面軍援台灣,從而持續性的讓中國大陸流血。

在第二點上,以往美國靠着國力優勢在對中國、俄羅斯施加壓力。但隨着美國自身戰爭能力減弱,現在是美國在承受壓力了。

像現在的俄烏衝突,俄羅斯打的這場仗本質上是在挑戰美國對歐洲安排的地緣局勢,是俄羅斯在「進攻」美國。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俄烏衝突本質上是俄羅斯在挑戰美國

美國躲在烏克蘭背後持續軍援烏克蘭,這顯而易見的是「守勢」。

對於中國這邊,美國以前在「第一島鏈」上部署的軍事力量壓過了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那時候是「美攻中守」。

隨着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和美國軍事力量的衰弱,現在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已經明確的超過了美國部署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

所以現在在「第一島鏈」上美國採取了防守性的策略,它反而要擔心中國主動對「第一島鏈」發動進攻。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美國反而需要擔心解放軍對「第一島鏈」發動攻擊

美國沒能力發動大規模戰爭

基於以上兩點,現在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那就是美國已經沒有能力對中國發動戰爭。

要知道戰爭打的就是生產力和後勤。要對中國這樣規模的對手發動戰爭,所需的資源和軍工生產能力是一個天文數字。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要和中國開戰,美國需要付出海量資源

冷戰時期的美國也許有這樣的能力,但以美國現在的軍工生產能力來說,其對中國發動戰爭必敗無疑。

再加上中美隔着一個太平洋,美國主動對中國開戰還要考慮戰爭物資如何運過太平洋的問題。所以當前中美關係雖然在持續惡化,但爆發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

美國用114頁報告得出結論:倘若跟中國開戰,戰爭將在1個月內結束 - 天天要聞

中美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並不大


信息來源:

【1】新華網·《俄羅斯增加國防預算的多重考量》

【2】中國日報網·《從數字看伊拉克戰爭》

【3】參考消息·《法媒梳理阿富汗戰爭20年時間線》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 天天要聞

王若愚:我軍兩艘航母首次對外開放,為何都設在香港?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若愚】7月3日至7日,由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和湛江艦、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海軍艦艇編隊將訪問香港。其中,7月5日至6日,山東艦在西面2號錨地面向香港市民開放,派票2000張;湛江艦、運城艦在昂船洲軍港開放,派票8000張。每次放票幾乎是「秒光」,至7月2日,所有門票均已約滿,這...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 天天要聞

央視武器曝光!專打電力不傷人,台海戰略迎來新王牌?

燈滅了、手機黑了、地鐵停了,整座城市突然陷入死寂——但街道上的人群卻毫髮無傷。這不是科幻電影,而是央視剛剛曝光的新型導電纖維彈的真實威力!一枚490公斤的導彈升空,90枚子彈藥在目標上空炸開,漫天飄落的不是彈片,而是比頭髮絲細百倍的碳纖維絲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 天天要聞

北約制裁大鎚砸下,俄軍工產能反爆2.5倍,隱形戰機量產破局

北約的制裁大鎚砸了三年,俄羅斯軍工不僅沒趴下,反而開足馬力搞出逆天增長!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撂下狠話:俄軍已為未來十年和北約可能的軍事衝突做足準備。更絕的是——俄軍工廠機器24小時不停轉,坦克產能翻6倍,無人機日收3500架,連核導彈都加速量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 天天要聞

700餘條航線,2400萬人次!C909,飛得更高更遠

C909,飛得更高更遠(大數據觀察)數據來源:中國商飛 版式設計:蔡華偉7月1日上午,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所屬的國產C909客機平穩降落在蒙古國烏蘭巴托成吉思汗國際機場,標誌着國航首條C909國際航線正式開通。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 天天要聞

從轉業軍人到「金蟬司令」:孫欽國的千畝金蟬夢

濟南市章丘區相公庄街道李房新村的夏夜,幾百盞手電筒的燈光如流螢般穿梭在170畝林地里,孩童們興奮的尖叫聲和大人們專註捉金蟬的剪影在林間躍動。這裡正上演着一場現代版的「捕蟬記」,而幕後的導演,是一位名....
【全國青少年精英聯賽】亞泰青年軍本周日出征戰大連 - 天天要聞

【全國青少年精英聯賽】亞泰青年軍本周日出征戰大連

7月10日,2025中國足球青少年精英聯賽預賽第二階段在大連開戰。剛剛結束全國第十五屆運動會男足U18組資格賽的亞泰青年軍將於6日踏上征程。此次,在唐山結束全國第十五屆運動會男足U18組資格賽河北賽區D組比賽中,以亞泰青年軍為班底組建的吉林隊以2勝2平1負的戰績位列小組第三,未能闖進決賽階段。第十五屆全運會男足U18組...
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 天天要聞

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三分鐘新聞早知道】

每天3分鐘,速覽天下事7月4日星期五,農曆六月初十封面新聞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 3日,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抵達香港,這是山東艦服役以來首度開放給公眾參觀。最受矚目的是國產新型艦載機殲-15T首次在航母甲板對公眾開放。殲-15T是我國研發的一型單座、重型艦載戰鬥機,是航母編隊的核心武器裝備。(@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