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2025年05月28日11:43:07 軍事 1600

眾所周知的一個現實是,當俄烏衝突進入第三個年頭之後,雙方在前線等一系列較量,已經徹徹底底的進入到了所謂的垃圾時間。前線士兵聚焦在一個村一個鎮的爭奪,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資源和彈藥,已經完完全全的超出了傳統地面作戰的範疇,更像是變成了費盧傑式的巷戰,是雙方意志之間的絕對較量。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隨着時間的推移,雙方使用的武器裝備的迭代也變得尤其迅速。無論是前幾年,烏克蘭方面用硬紙板,所製造出來的遠程無人機巡飛彈,還是如今俄軍普遍裝備的反無人機干擾槍,都體現出了這場戰爭具有局部的高技術屬性。

這或許也能解釋,為何俄軍在前線打得一塌糊塗,解放軍卻反其道而行之的在主戰坦克上,加裝了「俄軍同款」的預防無人機攻頂頂棚。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而更加令人感到意外的一點是,在烏克蘭方面的資源逐漸面臨枯竭之時,一些五花八門的裝備也開始在前線出現,也給中國帶來了更加深層次的思。

01.俄烏前線出現大規模3D打印地雷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道稱,在烏克蘭武裝部隊全面撤出庫爾斯克之後,一種新型的殺傷性裝置被發掘出來,給俄軍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據悉,這種內稱之為「小蛋糕」的地雷,被布置到了庫爾斯克地區的農田當中,經過拆解後發現,這一型地雷內置30到40克炸藥,使用最典型的壓發機制,專門用來殺傷步兵這樣的軟目標,直徑僅僅只有10厘米左右,用肉眼極其難以發現,隱蔽性能極佳,稍有不慎一腳踩上去,所引發的後果將是極其慘烈的。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地雷全部由3D打印件製成,且主要材料為塑料。這不僅意味着這一地雷,能夠運用民間設備進行大規模生產,也同時意味着掃雷工作將會出現大量的麻煩,傳統的金屬探測儀,對於這種地雷很難進行有效發現。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因此,俄軍現階段在前線所使用的掃雷活動,大都以人力搜尋為主。從2024年8月到現在,俄聯邦軍隊已經清除了大約3000多枚類似的地雷,並且在排爆活動當中,使用了掃雷機械人等先進設備。

而從目的上看,烏克蘭方面之所以選擇在農田裡布設這些地雷,恐怕主要存在兩個考量。一個考量在於通過這些地雷,來在俄羅斯民間製造恐慌,希望俄羅斯民眾能夠不再支持普京所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這些地雷,來破壞庫爾斯克地區的俄民眾的正常生產活動,遲滯其戰後重建工程,算得上是典型的「惱羞成怒」

02.解放軍更加需要警惕

而站在解放軍的角度上來說,對於俄烏衝突的這一形態變化,則需要保持加倍警惕。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在未來可能的行動當中,解放軍或許會遭遇對手的同類型手段,即通過民用設備,來製造此類殺傷性極強的「非對稱裝備」,不僅在戰時可以起到遲滯行動的效果,就算在和平時期也能給收尾工作造成巨大的麻煩。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從近年來的軍售活動中我們可以發現,島內台獨勢力似乎對於將台灣島打造成為「地雷島」,有着充足的興趣。

在2023年,台軍就曾向美國方面,下單14套「火山」地雷發射車,彼時就有台島內的媒體表示,這一行為就意味着台灣島變成「地雷島」成為了既定事實。加上台軍這些年來瘋狂借鑒所謂的「烏克蘭經驗」,不止一次的在所謂的操演當中,明確將武器裝備藏於向幼兒園、學校這樣的敏感的民用設施之內,足以可見他們的小心思了。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更何況,儘管台軍自稱這些火箭佈雷所布設的地雷,都具有「定時自毀」的特點。可這一設計如果真的有用,雲南邊境的掃雷工作也不至於如此的困難了,這就是自欺欺人的說法而已。

03.如何才能應對?

從技術的層面上來說,對付這類地雷陣,大概存在兩個使用場景。一個是在諸如海灘這樣的平原環境之下,使用掃雷火箭或者導爆鎖就能直接炸開一條通路,讓機械化部隊成功推進。從經驗上看,此類做法烏克蘭軍隊也曾在前線使用過,只不過彼時因為無法有效的壓制俄軍炮兵群,在進攻期間被俄軍炮火壓制在大縱深雷區當中,最終只能飲恨前線。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因此,對於解放軍而言,野戰環境下的反地雷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對付地雷本身,還是如何有效地殲滅對方的布雷手段以及曲射火力,這放在可能的3D打印地雷的威脅當中也是一樣樣。僅有40克的當量,在面對有着完善防護的坦克底盤,或者專用的步戰車反伏擊底盤之時,根本無法對車輛以及所搭載的人員造成有效殺傷。

第二個方面,就是在巷戰環境下,以及在農田等重要基礎設施惡意佈雷,也就是如今的「烏克蘭經驗」。但執行此類作戰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台軍擁有足夠頑強的戰鬥力,能夠堅持到巷戰的這一階段。

而對於這個世界級難題,解放軍實際上早就已經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使用大量的無人裝備來進行排雷掃雷,同時用這些無人裝備上所搭載的各類輕重武器,來解決重裝備難以施展開的問題,例如反步兵雷達配合12.7毫米重機槍,就能有效地消滅躲藏在掩體之後的敵人。

戰爭史首次,俄軍遭遇3D打印地雷陣,解放軍需警惕,台獨可能效仿 - 天天要聞

因此,我們幾乎可以判斷,無論台軍再怎麼使用這些地雷來進行「自找麻煩」,以及再怎麼借鑒所謂的「烏克蘭經驗」,在絕對的技術優勢面前,實際上都只是一些花架子而已,起不到任何效果。解放軍不是俄軍,也永遠不可能會是俄軍。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震撼!國內首次海上軟着陸火箭回收試驗,在煙台海陽圓滿成功 - 天天要聞

震撼!國內首次海上軟着陸火箭回收試驗,在煙台海陽圓滿成功

5月29日4時40分,箭元科技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在海陽東方航天港進行了首次飛行回收試驗,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元行者一號驗證型火箭為全尺寸薄壁不鏽鋼火箭,直徑4.2米,總高度約26.8米,起飛質量約57噸,試驗飛行時長125秒,飛行高度約2.5公里。本次飛行試驗順利完成點火起飛、滿推力爬升、變推力調節、發動機一次關機、自...
印度宣布霹靂-15不如自家導彈,美日英法坐不住:儘快分享殘骸! - 天天要聞

印度宣布霹靂-15不如自家導彈,美日英法坐不住:儘快分享殘骸!

這一次的印巴空戰,印度輸的很慘,這一點已經得到了全球的公認,除了印度自己不認。現在印度不僅全國慶祝十天,還一直宣稱自己贏得了這次印巴衝突。不僅如此,印度甚至還展示了部分「戰利品」。諷刺的是,這些戰利品確實來自於巴基斯坦軍方,但是卻全部都是殘
看我軍將帥如何處理部隊常見問題 - 天天要聞

看我軍將帥如何處理部隊常見問題

文/何雯 孟儉紅在漫長的革命生涯中,我軍將帥既要領兵打仗,又要抓軍隊建設,還要做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異常繁忙。本文擷取幾位將帥處理部隊常見問題的事例,窺斑見豹,見證老一輩革命家為我軍發展付出的心血和情懷,於今日部隊建設亦有一定啟發。
德國人已踩在火線上,俄羅斯發出強烈威脅? - 天天要聞

德國人已踩在火線上,俄羅斯發出強烈威脅?

目前的消息是,5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訪問德國,與德國總理默茨舉行會晤。據悉,德國國防部同意向烏克蘭提供約50億歐元的軍事支持,還將和烏克蘭計劃聯合生產遠程導彈,但沒有提及是否會提供金牛座巡航導彈,可能是想模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