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夜擒諜顯鋒芒
建安十六年秋雨滂沱,荊州江陵城外軍營里,時年二十八歲的鄧方正按劍巡營。雨水順着鐵甲縫隙滲入內襯,他卻恍若未覺,目光如炬掃視着暗夜中的每一處營帳。忽聞東南角馬廄傳來異響,他抬手示意親兵噤聲,獨自貓腰貼近查看。
"曹軍的探子。"鄧方盯着泥地上半枚新鮮的馬蹄印,喉頭微動。三日前剛抓獲的細作供出聯絡暗號,此刻正派上用場。他故意用劍鞘敲擊木樁,模仿布谷鳥三長兩短的鳴叫,果然引得黑影從草料堆中竄出。
"拿下!"鄧方暴喝,十名親兵如獵豹般撲上。那細作袖中寒光乍現,竟是個使雙短戟的好手。眼見親兵要遭毒手,鄧方抄起馬槽旁的鐵叉擲去,精準擊落對方兵刃。這場驚動中軍的擒拿,讓巡視歸來的劉備在帳外駐足良久。
二、峭壁伏兵破雒城
"鄧方可知此去兇險?"劉備將令箭遞來時,帳外山風正呼嘯而過。鄧方望着地圖上標紅的雒城後山,指尖摩挲着腰間新添的劍痕——那是半月前強渡涪水時留下的。他忽然想起龐統昨夜沙盤推演所言:"張任善守,唯激其出城可破。"
五百精兵藉著月色攀岩時,鄧方嗅到崖柏的苦香。有士卒失足跌落深澗的悶響傳來,他死死攥住手中藤蔓,額角青筋暴起。待到東方既白,眾人竟在峭壁間尋得處天然石穴,恰好俯瞰雒城北門。
"報——龐軍師中箭!"傳令兵的嘶吼穿過晨霧。鄧方眼見張任鐵騎湧出城門,猛然起身卻踉蹌半步——連日的饑渴讓他眼前發黑。咬破舌尖強提精神,他揮劍長嘯:"為主公,殺!"血戰至午時,三支箭矢透甲而入,他竟渾然未覺,直到見着張任帥旗轟然倒地。
三、德化南中撫蠻心
"此茶采自哀牢山千年古樹,都督嘗嘗。"頭戴銀飾的爨族長老捧來陶碗,眼中卻閃着試探的精光。鄧方含笑接過,當著數千蠻兵的面仰頭飲盡,任由褐紅汁液順着鬍鬚滴落。他知道這"茶"實為試毒的斷腸草汁,昨夜已服下軍醫特製的解毒丸。
回到都督府,親兵忙着為他催吐解毒時,鄧方卻在盤算如何改寫賦稅章程。案頭擺着從各寨收集的貝幣、鹽塊、獸皮,這些都是蠻人眼中的"硬通貨"。"以物易物,減稅三成..."他蘸着解毒湯在竹簡上勾畫,忽然劇烈咳嗽起來,掌心血跡斑斑。
四、七擒孟獲定邊疆
瀘水畔的瘴氣浸濕了諸葛亮的鶴氅,鄧方注意到丞相握着地圖的手指微微發白。他解下腰間酒囊遞去:"丞相,這是南人驅瘴的百草釀。"酒入喉腸,諸葛亮眼中閃過驚異——這味道竟與隆中自釀的桑葚酒有八分相似。
"末將命人仿製了十年。"鄧方輕笑,指尖划過地圖某處:"從此處溶洞潛行,可直抵孟獲糧倉。"他想起二十年前那個雨夜,劉備也曾這樣專註地聽他陳述謀略。當第七次釋放孟獲時,他特意換上初任都督時的舊甲,銀甲上的箭孔讓蠻王瞳孔驟縮。
五、星夜長河照丹心
建興五年深秋,鄧方巡視至味縣驛站。夜半忽聞羌笛幽咽,推窗見銀河垂野,竟與三十年前荊州所見別無二致。他顫巍巍展開珍藏的帛書,那是諸葛亮臨終前送來的《出師表》抄本,末尾添着句:"南疆安則北伐繼,此皆卿之功也。"
寒風中,老都督將酒灑入紅土,輕聲哼起楚地民謠。隨行文吏後來記載,當夜有隕星划過南中天際,而都督府案頭,攤開着尚未完成的《撫蠻十策》——其中"漢官學夷語,夷童習漢書"八字,墨跡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