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2025年05月07日02:22:05 歷史 1037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52.安帝亂政

他人之蜜桃,我之砒霜

漢安帝劉祜是公元106年13歲登基,直到121年鄧太后去世後28歲才開始親政。

對於東漢6000萬百姓來說,鄧太后是「大聖」,對於28歲正值壯年的劉祜來說,卻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劉祜早就不滿受制於鄧太后的地位,鄧太后的死,對他來講無異於一次政治上的解放。

作為小時了了長大不佳的典型代表,16年的壓制,早已扭曲了他的心智。

其實鄧太后早就看出漢安帝難堪大任。

由於鄧太后終身臨朝稱制,而不肯主動還政於劉祜,對他百般嚴格,動不動就訓他一段。

搞得劉祜不敢正視鄧太后,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收斂着衣襟空擁帝位,從而心生煩悶,懸書於宮廷之中。

長期被冷落,被當做空氣,漢安帝沒有反思,反而自甘墮落。

他開始沉迷於典藝和酒色。

劉祜成年後多有不德,鄧太后對其愈發不滿意。

劉祜的乳母王聖知道這種情況,常與宦官在劉祜面前說鄧太后壞話,使劉祜與鄧太后離心離德。

鄧太后打算廢掉他,於是頻繁接見各地王子。

她曾屬意的平原王劉得,結果不久英年早逝。

後徵召濟北、河間二王之子女入京,更深一層的用意是從中考察合適的帝位人選。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河間王子劉翼的俊美儀容,令鄧太后感到驚奇,便把他過繼給漢和帝長子平原王劉勝,並留在京師洛陽

經過考察,她選中了河間王之子劉翼。

然而,廢立乃動搖國本之舉,牽涉太廣,風險極大。

好在劉祜的長子劉保,因寬厚實誠,在小學表現很好,得到了鄧太后的嘉獎,於是鄧太后便將劉保立為皇太子。

漢安帝這個帝位沒丟,跟他有個好兒子應該有很大的關係。

最終鄧太后沒有廢安帝另立他人。

當時,劉祜的乳母王聖,見鄧太后還沒打算歸還政權,擔心漢安帝會被廢黜,所以常和中黃門李閏去打探鄧太后身邊的消息,並與江京在漢安帝身邊詆毀鄧太后。

閻皇后之所以能上位,是因為鄧太后有意壓制豪門,才讓她有機會入住後宮。

可是閻皇后並不感激,還到處詆毀鄧太后。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他們說鄧太后要廢了劉祜,改立劉翼為帝,劉祜又恨又怕,對鄧太后的狠深埋心底。

長期被壓抑,漢安帝掌權後,開始瘋狂報復。

首先拿來祭刀的是鄧騭

鄧太后死後不久,有幾個以前受過太后懲罰的宮女,誣告鄧太后兄弟鄧悝、鄧弘、鄧閭陰謀廢劉祜,另立平原王劉翼為帝。

這一誣告正中劉祜下懷,鄧悝等人都被廢為庶人。

鄧騭因不知情,被革除特進之職,但保留上蔡侯的爵位,令其前往封地,最終受郡縣官吏逼迫而死。

鄧騭在東漢天災嚴重,內憂外患的困境下,崇尚節儉,減輕徭役,

推薦何熙、祋諷、羊浸、李郃、陶敦等賢士,於朝廷任職;

徵辟楊震、朱寵、陳禪等人,請他們任自己的幕僚。

於是天下再次安定,受到百姓稱頌。

由於鄧騭無罪遇害,天下憐之。

大司農朱寵抬着自己的棺材上疏說:「和熹皇后有聖善之德,是大漢的文母。鄧氏兄弟忠孝,同心憂國,是王室的依賴。他們功成身退後,還將自己的封地讓給賢者,這是歷代的外戚都沒有能與之相比的。然而卻遭受誣陷,七人遇害身亡,有違天理人倫。應該妥善安葬他們,告謝亡靈。」

然而朱寵卻因此被劉祜罷官歸鄉。

朱寵被罷官後,平民百姓們紛紛進京為鄧氏鳴冤。

劉祜迫於輿論壓力,只好將鄧騭等人妥善安葬於北邙,又將被流放的鄧氏子弟召回京師洛陽。

鄧氏家族煙消雲散,輪到皇后閻家了。

接着,就是紙聖蔡倫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這涉及到一樁舊案,當年竇皇后與其母沘陽公主,設計誣陷太子劉慶生母宋貴人(劉祜的奶奶)行厭勝之術。

蔡倫受竇皇后等人的諷示,坐實了宋貴人姊妹的罪名。二人在被送往暴室後飲葯自殺。

安帝親政,追查前事,讓蔡倫自行前往廷尉署認罪。

蔡倫恥於受辱,於是沐浴後穿戴整齊衣服、帽子,喝毒藥而死。

接着,是名將鄧遵

鄧遵是東漢高密侯、大司徒鄧禹的孫子,東漢第一位度遼將軍 。

鄧遵在此任上,先後誅滅羌寇、擊破匈奴、征服鮮卑,立下了赫赫戰功。

鄧太后去世,鄧遵被漢安帝譖殺。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打壓鄧太后派系後,他開始提拔自己的人。

追尊父親清河孝王劉慶為孝德皇,母親左小娥為孝德後,祖母宋貴人為敬隱皇后。

將嫡母耿姬的兄長授予牟平侯、寶監、羽林、左軍、車騎等官。

祖母宋貴人的四個兄弟為列侯,宋氏一族擔任卿、校、侍中大夫、謁者、郎吏的有10多人;

妻子閻皇后的兄弟閻顯、閻景、閻耀一併封為卿、校,掌管禁軍,於是東漢「內寵始盛」。

被鄧太后打壓的宦官和外戚又死灰復燃。

最讓人意外的是,漢安帝如同沒有斷奶的嬰兒,居然變態式寵愛乳母王聖,也就締造王聖歷史第一乳母的江湖地位。

劉祜親政後,其乳母王聖倚仗對安帝的養育之恩,放縱任性,頗為專權。

王聖及其女兒伯榮奢侈暴虐,貪污受賄,隨便出入宮廷,煽動內外,干預政事,無惡不作。

司徒楊震上疏勸劉祜將王聖驅逐出宮,斷絕她與女兒伯榮的來往。劉祜便將奏摺給王聖看,於是王聖母女皆心懷怨恨。

劉祜由於無法親自前往甘陵祭拜生父孝德皇劉慶,便多次派王聖之女伯榮前往甘陵祭拜。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伯榮恃寵而驕,所經過的郡國官員無不前呼後擁,夾道迎送,甚至迎着伯榮的車子叩首行禮像朝見帝王一般,劉祜卻不加約束。

尚書陳忠上疏指出:伯榮之威,重於陛下;陛下之柄,在於臣妾。

王聖的另一位女兒王永,也分走劉祜的權威,與劉祜共同掌權,史稱「分威共權」。

當時,海內貪污之人都紛紛賄賂宮女王永,於是王永便屬託各個州郡長官,顛覆了地方選舉,讓那些因行賄而被監禁的人再次得到任用,致使地方官員黑白混淆,清濁同源

天下嘩然一片,都說錢才是上流之物。

不久,劉祜封乳母王聖為野王君,開啟了中國歷史上封爵乳母的先河。

劉祜在國庫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派人給乳母王聖大規模修建宅第,位於津城門內,合兩坊為一坊。

屋舍毗連不絕,雕修繕飾,窮極巧伎,攻山採石,大匠左校別部將作合幾十處,轉相迫促,花費巨億。

中常侍樊豐、侍中謝惲等,見楊震連續進諫都沒有被劉祜採納,於是無所顧忌,便假造詔書,調發大司農的錢穀、大匠見徒的材木,各自修建起家舍、園池、廬觀,勞役花費無數。

楊震的下屬截獲了樊豐偽造的詔書,準備等到劉祜返回洛陽後上奏。樊豐等人很害怕,便誣陷楊震心懷怨恨。

當時,安帝的舅舅大鴻臚耿寶推薦中常侍李閏的哥哥給楊震,楊震不接受。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耿寶親自詢問楊震說:「李常侍是陛下親近的人,陛下想叫你推薦他的哥哥,我耿寶不過是傳達陛下的意見而已。」

楊震說:「如果朝廷想令三府推舉,應該有尚書的命令。」

於是拒絕了他,耿寶恨極而去。

皇后兄長執金吾閻顯也向楊震推薦他的親友,楊震又不接受。

司空劉授聽說後,馬上舉薦這二個人,十天之內都被提拔。

因此,楊震更加遭怨。

楊震前後多次上疏,言詞激切,安帝已經不高興,樊豐等又都更加對他側目憎怨,只是因為他是名儒,而不敢加害。

不久,河間郡有一名叫趙騰的男子到宮門上書,批評朝政。

安帝閱後非常生氣,下詔將趙騰收捕人獄,嚴刑拷問,最後以誣惘安帝的罪名結案。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楊震知道後,立即上書營救趙騰。安帝看了楊震奏章,仍不醒悟,將趙騰押赴都市斬首。

漢安帝聽信王聖等人的讒言,將太尉楊震革職。

樊豐還是恨他,又請大將軍耿寶上奏說楊震不服罪,劉祜便下令將楊震譴送原籍。

楊震說:「我蒙聖恩居位,痛恨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殺,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止,還有什麼面目見天下人呢?」。

這位「關西孔子」,於是服毒自盡。

大家應該都聽過他的「四知」故事。

從前他推舉的荊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縣長,去看望楊震,晚上又送給楊震金十斤。

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

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

看到漢安帝如此亂政,北匈奴和車師聯兵,進攻河西四郡

大臣們都主張放棄西域,退回玉門關內。

只有從邊疆回京城彙報情況的敦煌太守張當力排眾議,廷尉陳忠也認為西域歸屬漢朝已久,輕易放棄就會失去人心,不如在敦煌置校尉,增加河西四郡的兵力以抵禦匈奴的侵擾。

劉祜採納了張當、陳忠的意見,並派班超之子班勇為西域長史,率領500士兵出屯柳中城。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班勇到西域後,依靠河西四郡和西域屬國的軍事支援,擊退匈奴,討平車師,使中原和西域的交通再次暢通。

有了蕩平西域的功勞,漢安帝居然要效仿漢章帝,封禪泰山

然而,封禪泰山還不算,他居然廢掉了太子。

東漢的皇后除了陰麗華,幾乎都是不生蛋的母雞。

劉祜的閻皇后多年不育,由於此前劉祜已立宮人李氏所生之子劉保為太子。

李氏在此以前已被閻皇后鴆殺。

閻皇后怕太子即位後會追究殺母之仇,處心積慮地要除去他。

公元124年,10歲的劉保在宮中受驚嚇過度而患病(驚恐症),終日惶恐不安,魂不守舍。

於是,漢安帝將劉保從東宮,搬到王聖的房舍里避難,由王聖照看劉保。

然而,劉保的乳母王男、廚監邴吉等,不希望劉保與漢安帝的乳母王聖親近。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便聲稱王聖的房舍是新修的,犯了土禁,也不能居住,雙方發生了爭執。

王聖和她的女兒王永,聯合閻皇后的侍從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與王男、邴吉等人在大殿上「互相是非」。

王聖、王永遂誣陷王男、邴吉,導致二人被幽禁而死,家屬都被流放到比景縣。

太子劉保思念王男等,多次嘆息。

王聖與王永擔心劉保繼位以後會報復她們,於是與閻皇后及其黨羽勾結, 妄造虛無,共同構陷太子劉保與東宮官屬合謀弒父自立。

漢安帝聽到劉保的「罪名」後,大怒,召集公卿百官,商議廢黜太子劉保。

太子的廢立要經大臣們討論,大將軍耿寶秉承閻皇后意旨,力主廢黜劉保。

太常桓焉、廷尉張皓則反駁說:「人生年未滿十五,過惡尚未及身,望陛下為太子選德行高操的師傅,輔導以禮義,自然行為有方。」

只是劉祜並不覺悟,廢黜了太子劉保,改封為濟陰王。

當時監管劉保家事的小黃門籍建、中傅高梵等人都無罪而被流放朔方。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來歷於是邀集光祿勛礻殳諷,宗正劉瑋,將作大匠薛皓,侍中閭丘弘、陳光、趙代、施延,太中大夫朱倀、第五頡,中散大夫曹成,諫議大夫李尤,符節令張敬,持書侍御史龔調,羽林右監孔顯,城門司馬徐崇,衛尉守丞樂闈,長樂、未央廄令鄭安世等十餘人,一起到鴻都門證明劉保無罪。

漢安帝及左右親信很擔憂這件事,於是派中常侍帶着皇帝詔令逼迫各位大臣不要在進言,否則將大刑伺候。

提意見的人沒有不驚慌失色的。

薛皓率先叩頭說:「本來就該照詔令說的做。」

來歷很憤怒,在朝廷上責問薛皓說:「剛說好一起來提意見時說什麼來着?現在卻又違背剛說過的話。大臣乘坐朝廷的車子,處理國家的事務,原來卻可以像這種樣子多變么!」

於是各人都各自漸漸起身離去,只有來歷一個人守在朝廷上,連着幾天不肯離去。

漢安帝非常生氣,於是罷免來歷兄弟的官職,削減他封國的地租,廢黜他母親劉惠長公主的封號不得參見朝會。

來歷於是閉門不和親戚來往,當時人很為這件事震驚。

「千古一後」的鄧太后為何調教不出一個安帝?東漢帝國那些事52 - 天天要聞

好在他造孽亂政的時間不長,121年親政後,四年後就在南下遊玩的過程中,32歲的漢安帝因病去世。

而他也在歷史留下:安帝不明,宮人與王聖專權。

王夫之更是嘲笑他,連昌邑王劉賀都不如:「安帝之不德,豈至如昌邑王賀之荒悖哉!」

「天下紛然,怨聲滿道」,東漢在漢安帝手上由盛轉衰。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國國家美術館迎歷史性時刻 - 天天要聞

查爾斯三世與卡米拉加冕肖像揭幕,英國國家美術館迎歷史性時刻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的官方加冕肖像於5月6日正式亮相倫敦國家美術館中央大廳,恰逢兩人兩年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紀念日。這兩幅肖像由英國畫家彼得·庫菲爾德(查爾斯肖像)和保羅·本尼(卡米拉肖像)創作,將在此展出六周後,永久收藏於白金漢宮的王座廳,成為皇家藝術藏品的一部分。此次展覽延續了英國王...
《似錦》:身處黑暗卻想去照亮別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 天天要聞

《似錦》:身處黑暗卻想去照亮別人的福清公主和耿直的都城司甄珩

電視劇《似錦》中的甄珩先出場,出場印象就是清冷儒雅,但是升堂審案一板一眼,拿證據說話,偵破長興侯世子一案,沒有因為對方是長興侯而畏懼,一直積極調查真相,讓真相浮出水面。甄珩辦案很強硬,前期對於女主姜似有愛慕之情,親自送花,表達自己想法,被女主拒絕之後也沒有生氣。沒想到是倆人不合適,自己還沒有遇見命定...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 天天要聞

深度 | 建交50年,中歐如何再出發?

5月6日,中國與歐盟迎來建交50周年,中歐領導人互致賀電。這是中歐關係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也是這對全面戰略夥伴重新思考雙邊關係發展的重要時刻。站在國際局勢波譎雲詭、地緣博弈異常激烈的關鍵十字路口,作為世界上兩大文明、兩大力量和兩大市場,中歐關係正呈現何種發展態勢?又面臨怎樣的戰略契機?韌性從何而來1975年...
塵封70年的底片漂流記:誰家回憶遺落舊貨市場? - 天天要聞

塵封70年的底片漂流記:誰家回憶遺落舊貨市場?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苗 劉志坤近日,一位博主在西安舊貨市場發現大量老底片的視頻,引發關注。5月5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繫到該博主三三了解到,目前這些底片已被帶回廣東妥善保存,若能找到照片中的當事人,願無償歸還這些承載時代記憶的珍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