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2025年05月03日23:53:06 歷史 1737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

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歷史咋回事兒?

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往根上追溯,得幾百年前說起。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不是隨便說說,有歷史撐着。1683年,清朝康熙皇帝派施琅收拾了鄭氏在台灣的東寧政權,把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

從那以後,台灣就有了官方管轄。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覺得台灣挺重要,開始在那兒設府縣、搞建設,1885年還正式建了個福建台灣省,地位提升了不少。

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打輸了,跟日本簽了《馬關條約》,把台灣割讓給了日本,這一割就是50年。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日本投降,台灣才重新回到中國懷抱。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1949年是個大轉折,國共內戰打完,我黨在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退到台灣省,兩岸就這麼分開了。

從那以後,兩岸各走各路,大陸這邊忙着建設,台灣那邊在國民黨治下發展,中間隔着個台灣海峽,關係時好時壞。

現在兩岸啥情況?

到了今天,兩岸關係挺複雜。大陸這邊經濟起來了,國際地位也高了,越來越有底氣談統一。官方一直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希望兩岸能坐下來好好談。

但台灣省那邊,尤其是民進黨上台後,態度就不一樣了。他們搞「台獨」,不認「一個中國」,讓兩岸關係越來越僵。

面對「台獨」挑釁,我們的態度很硬,說白了就是:統一是底線,誰也別想把台灣分裂出去。這幾年,軍演、外交施壓啥的都上來了,就是要讓對方明白,這事兒沒得商量。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的台灣名字,不是隨便起個好聽的就行,這背後牽扯到政治、歷史、現實一大堆問題。大陸這邊曾經有個大致想法:統一後,台灣會是個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名字上得體現這層關係。

大陸官方提過好幾次,統一後台灣可能是「台灣特別行政區」或者「中國台灣特別行政區」。這名字簡單明了,既說明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又給它留了點特殊地位的空間。跟香港、澳門的「特別行政區」模式差不多,但細節肯定得根據台灣的情況調整。

王建煊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其實跟大陸的設想差不多,就是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字,聽着更正式一點。他可能是想強調統一後台灣的歸屬,同時也表明自己跟大陸的立場靠得近。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這名字可不是隨便起的,叫「特別行政區」,是想告訴大家,台灣不是普通省份,跟大陸其他地方不一樣,能保留自己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字,則是把主權問題釘死,不給「台獨」留任何幻想空間。

台灣2300萬人,對這事兒看法肯定不統一。王建煊的說法出來後,有人點頭,有人搖頭,吵得挺熱鬧。

一部分人覺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還行,畢竟統一是大勢所趨,跟大陸和平相處總比天天提心弔膽強。這些人可能覺得,名字不重要,能過上好日子才關鍵。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很多人擔心,統一後台灣現在的政治自由、經濟模式、生活方式會不會變樣。尤其是年輕人,習慣了現在的環境,對大陸的體制有點陌生,聽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幾個字就有點犯怵。

還有「台獨」那幫人,直接跳腳。他們壓根不接受統一,更別提啥「特別行政區」了。王建煊這說法,在他們眼裡就是「賣台」。

國際咋摻和?

兩岸的事兒,外人也插不上嘴,但總有些國家愛湊熱鬧,國際社會對這問題態度挺微妙。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認「一個中國」原則,支持中國政府搞統一。這不是啥秘密,聯合國早就承認了,外交上也多是跟大陸建交。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不過,美國這傢伙老喜歡玩平衡。嘴上說支持「一個中國」,實際上老給台灣撐腰,賣武器、搞軍演啥的都有。他們的算盤打得精,想用台灣卡中國的發展。這幾年中美關係緊張,台灣問題就更成了個火藥桶。

其他西方國家也跟着美國屁股後面轉,但態度沒那麼硬。總體來說,國際社會還是看熱鬧的多,真敢下場干涉的少。

統一後台灣會咋發展?

統一後,台灣能搭上大陸的快車。想想看,大陸14億人的市場,資源多得用不完,台灣要是融入進來,產業肯定有更大空間。

現在台灣半導體、電子產品做得不錯,跟大陸合作能更上一層樓。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政治上,台灣會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啥意思呢?就是自己管自己,大陸不會伸手太多。台灣人還能參與國家大事,跟大陸老百姓權利差不多。

生活方式不變,這是大陸反覆說的。台灣人還是過自己的日子,文化、習慣啥的都保留。兩岸還能多交流,文化上湊得更近點。

回到王建煊這事兒,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特別行政區」聽着挺順耳,跟大陸想法合拍,也算給台灣留了面子。但這名字能不能成,還得兩岸坐下來談。

兩岸和平統一是大目標,名字只是個符號,關鍵是人心咋聚攏。總的來說,這事兒沒那麼簡單,但也值得每個人想想。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主播說聯播丨唯一稱謂:中國台灣省! 極目新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