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2024年04月29日18:32:41 歷史 9441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有「千年古都,牡丹花城」的美譽。近年來,洛陽以牡丹為媒,積極發掘牡丹花背後的深厚文化,打造了牡丹瓷、牡丹畫等眾多包含牡丹元素的特色產業,形成了「花外有花」的發展路徑,讓遊客在賞花的同時,感受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畫師在河南省洛陽市國家牡丹園內進行牡丹畫創作。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遊客在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國花園內賞花。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遊客在洛陽牡丹閣內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國家牡丹園內拍攝的牡丹花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7日,在河南省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工作人員在繪製牡丹主題工藝扇子。新華社記者 李嘉南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畫師在河南省洛陽市國家牡丹園內進行牡丹畫創作。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遊客在河南省洛陽市中國國花園賞花。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遊客在洛陽牡丹閣「牡丹花牆」前拍照留念。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國家牡丹園組織培養室中拍攝的牡丹組織培養苗。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在洛陽牡丹閣拍攝的帶有牡丹元素的酒產品。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在洛陽牡丹閣拍攝的牡丹瓷紀念品。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在洛陽牡丹閣拍攝的帶有牡丹元素的展品「平安富貴綉片」。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6日,這是在洛陽牡丹閣拍攝的牡丹琉璃牆。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拼版照片:4月16日在洛陽牡丹閣拍攝的三彩牡丹紋大盆(左上)、牡丹銀飾(右上)、房脊磚雕(左下)、牡丹紋銅鏡(右下)。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7日,洛陽牡丹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製作牡丹瓷。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7日,洛陽牡丹瓷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在製作牡丹瓷。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7日,遊客在河南省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拍攝牡丹晚開品種「銀絲貫頂」。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7日,遊客在河南省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賞花。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新華全媒+丨千年古都的「花」樣年華 - 天天要聞

4月17日在河南省洛陽市隋唐城遺址植物園拍攝的牡丹花。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佈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