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2023年11月15日09:27:04 歷史 1908

前言

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之間發生了什麼?金匱之盟又隱藏着怎樣的秘密?為何趙構要在盛年退位,將帝位傳回趙匡胤一脈?這些疑惑,令人對南宋開國之君趙構的退位之舉百思不得其解。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北宋開國初期,兄弟不和導致的慘劇

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為中國歷史發展轉入了嶄新的篇章。但是,就在趙匡胤創業未半之時的976年六月的一個夜晚,卻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可怕事件。當晚,趙匡胤與自己的親弟弟趙光義正在喝酒說話。

深夜時分,值勤士兵忽然聽見屋內傳來斧頭落地與燭火傾倒的巨大聲響。士兵慌忙推門查看,只見二人臉色蒼白,趙匡胤已經斃命。這就是著名的「斧聲燭影」懸案,趙匡胤是否遭到趙光義蓄意謀害至今無解。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此事發生後不到一日,趙光義便拿出一個令所有人震驚和困惑的物件——所謂的「金匱之盟」。這份盟書聲稱,趙匡胤生前有口諭,死後應先傳帝位於弟趙光義,然後傳於次弟趙延美,最後再傳回自己的骨肉後代。

趙光義依此奪得大統,自稱為皇帝。在此後時期內,趙匡胤的兒子們與趙延美接連離奇死去,讓人不禁對這一系列可疑死亡事件起疑。一個蓄謀已久的宮廷政變似乎悄然展開,趙光義一系代代傳承皇位,排斥趙匡胤的骨肉,北宋王朝的根基就此動搖。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南渡之困與靖康之難的爆發

時過境遷,北宋盛世已去。各方勢力爭鬥不斷,王朝國運漸衰。到了南宋初年,趙匡胤的後人已經與皇位無緣。

而趙光義的後代趙構,也在金兵南侵的風雨中處於飄搖之中。1127年,金兵攻佔了北宋都城,俘虜了趙構的侄子宋欽宗宋徽宗。此時趙構作為趙光義一脈的血脈,在亂軍南遷之中到達臨安,在絕望中建立了南宋。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然而,新的難題擺在了趙構面前。他原本僅有一個兒子,而這個兒子很早就夭折了。為保住江山社稷,趙構只能選擇從趙匡胤一脈收養兒子,以延續宋朝正統

在位26年後,1162年,趙構終於做出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他在56歲時,主動讓出了帝位,傳給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一個開國之君,如日中天之時放棄權力,這樣令人費解的舉動,成為南宋建立以來的一件大懸案。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一個精明君主的退位權謀

對於趙構的退位,當時輿論紛紛,有人認為這是他超脫紅塵,有人認為是他身體虛弱。但更多明智的人認為,這是趙構的一場精明權謀。

我們需要認識到,趙構是一個性情中庸之人,他對權力沒有什麼留戀,退位對他來說反倒如釋重負。他沒有了皇位,仍可以享受榮華富貴,養尊處優。而他收養趙匡胤的後人作為養子,正是想以皇位來換取其孝順與奉養。如果不及早傳位,來日就無人供養自己的晚年生活。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不僅如此,趙構其實也考量到,太祖趙匡胤的舊部對趙光義的蓄謀已久、篡位奪權極為憤恨。如果趙構重新傳位給趙匡胤一脈,就可以重新撮合民心,為南宋積聚正統感召力。趙構希望以此彌補趙光義對趙匡胤不仁不義之過,重建宋朝正統合法性,找回北宋盛世的底氣。

所以,趙構的退位既是權謀,也是傳承。這種超前的政治預見和家國大義,昭示着他非同一般的政治智慧,絕非無的放矢之舉。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一個開國之君的權力觀與政治遺產

趙構這個南宋開國之君,常被人們認為是沒有真才實幹、只會逃跑的無能之輩。但是,他在盛年主動退位一事上,卻展現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頭腦與遠見卓識。在他眼中,權位不過是過眼雲煙,王朝江山與人心民意才是根本。

他不為一時得失所累,大度退位傳位,避免了歷史上的惡性輪替,將南宋之基打造得更加穩固。這種超然物外的權力觀與視野,使這位看似平庸的開國之君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趙構的退位既使南宋王朝正統更為鮮明,也讓這個不起眼的皇帝在歷史上留下了獨特的政治遺產——退位不一定代表失敗,反而可以成就偉業。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放下權力,方得人心;退位傳承,則才能開創新局。這一遺產啟迪着後人,警示權力慾望的危害,道出了超脫世俗的政治智慧。

對於一個開國之君來說,退位無異於放棄自己的心血建樹。趙構這樣的選擇,對南宋乃至中國歷史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趙構的退位加強了南宋的正統性,趙匡胤一脈的皇位繼承,贏得了人心。同時,趙構讓出皇位也避免了歷史上的惡性輪替,防止了兄弟鬩牆再次出現,鞏固了南宋江山。

其次,趙構開創的退位先例,也啟發後世君主要自我反省,防止權力的擴張和腐化。這種超脫權力的開明作風,對中國封建王朝的禪讓傳統產生了積極影響。

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力不過霸、拳不過金,最後的「金」是指誰? - 天天要聞

結語

最後,趙構的退位之舉,道出了獨特的政治智慧——退位不代表失敗,反而可以通過退位達成偉業。這一觀點開拓了後人的政治視野,看待權力時要懷有超然之心。

可以說,趙構的退位既體現了其政治智慧,也成就了南宋開國的偉業。放下權力以求大局,超脫以成就自我,這種開明君主的形象跨越時代地影響着後世。趙構退位一事,將其政治遺產鐫刻在中國歷史長河中,值得後人學習與銘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
魯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聞

魯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聯魯慕迅同志治喪小組5月9日發佈訃告,湖北省文聯離休幹部、省美術家協會原副主席、一級美術師魯慕迅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8日凌晨2時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歲。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 天天要聞

上海話在香港地位高,跟他們密切相關!

文 | 極耳在香港娛樂圈摸爬滾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為粵語流行音樂代表性人物之一,不過儂曉得伐,伊原來還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舉辦「DIVA演唱會」的阿姐,一張嘴就是地道上海話。而這也是78歲的她首次回到家鄉上海舉辦個人演唱會。當天的演唱會,阿姐誠意十足,除了換造型,全程沒有下場。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