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2023年08月08日23:50:05 歷史 1701

1953年,55歲的張首芳收到弟弟張學良的來信,非常激動。張首芳是張作霖的長女,張學良的親姐姐。她性格剛強,讀信後痛哭着說要給張學良購買他需要的東西。

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張作霖與原配趙春桂育有三子,長女張首芳、次子張學良、幼子張學銘。起初,這個家庭過着小日子,張作霖還是不起眼的鄉村獸醫。三兄妹從娃娃時期就生活艱辛,沒有一日好日子。隨後張作霖官運亨通,仕途步步高升,但家中生活沒因此有所改善。張作霖忙於事業,對家庭不聊生活顧及。三子成長的故鄉,依舊簡陋貧困。

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作為長女,張首芳從小就承擔起照顧兩個弟弟的責任。張學良因父不在,常被人欺負,張首芳總是挺身而出,幫助他化解麻煩。艱苦的環境使張首芳養成剛強堅韌的性格。1910年,趙春桂帶着幼子張學銘找到張作霖要求資助,但不久兩人就斷了聯繫。1912年趙春桂患重病,張作霖卻絲毫不關心,最終趙春桂病逝。張首芳和張學良由此極為痛恨張作霖的漠然無情。

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後來,張作霖將張首芳、張學良、張學銘接到了自己的帥府生活。表面上張氏一家團聚,實則三兄妹感到十分寂寞和排斥。因為張學良是嫡長子,日後要繼承張家財產,所以受到別人刻意冷落。僅有張首芳一路照拂弟弟,與欺負他的人理論,動手動腳。張首芳性格蠻橫,即使面對張作霖也從不退縮。有一次張作霖打張學良,張首芳掏出刀子警告如果再動手就砍他,張作霖只能默默離開。張首芳視保護兄弟為自己此生義務。

張首芳在張家帥府的威望無人能及,所有人都很忌憚她。小時候她可以保護張學良,但長大後自己卻無法選擇命運。張作霖強行把她許配給了黑龍江督軍鮑貴卿的兒子鮑英麟。鮑英麟是東北軍閥子弟,經常在舞廳廝混。張學良反對這門婚事但無能為力。

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張首芳婚後生兒育女,但鮑英麟長年酗酒不歸。張首芳還是一貫的潑辣,每次訓斥鮑英麟也不還嘴。因為他明白張家勢力,只能忍氣吞聲。1928年張作霖去世後,鮑英麟開始家暴張首芳。有次張首芳被打傷,張學良發現後迫使鮑英麟認錯道歉。1936年張學良被軟禁,張首芳失去依靠,也被趕出家門。

張首芳被趕出家門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本無技能,只能靠着張作霖送的豐厚陪嫁,邊變賣珠寶邊與兒子艱難維持。到了1950年代,家中僅剩趙春桂留給她的一枚金簪子,她也捨不得賣。後來在周總理幫助下,張首芳母子的生活終於好轉。

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1953年,張首芳收到幽禁中的張學良來信,哽咽不已。張學良說自己過得很艱難,請她寄一套大字版的《明史》給他。為滿足弟弟這最後心愿,張首芳拿出母親遺留的金簪賣掉,買下了昂貴的大字版《明史》送給張學良。1954年,張首芳病逝,張學良幾個月後才獲知噩耗,悲痛欲絕。

守護張學良一生的姐姐,不惜與張作霖動動刀,卻被丈夫趕出家門 - 天天要聞

張首芳一生命運坎坷,雖然受到家暴,性格潑辣,但卻在無論如何困難的環境里,他都保護着自己的弟弟,即使到了生命最後一刻,也不例外。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佈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