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2023年07月19日14:08:11 歷史 1378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29年10月爆發的經濟危機,讓人人艷羨的美國時代化為泡影。

20世紀被稱為美國世紀,當時美國的經濟增速一度突破兩位數,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面也難有來者。

但是在1929年的10月爆發的經濟危機,誘發了長達四年的大衰敗。

紐交所為起點,股市暴跌,十多萬家企業破產,頃刻間蒸發數百億,上千萬人累積的財富消失於無形。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在那幾年裡,美國一直處於經濟泡沫被戳破的窘迫當中,正處於上升期的美國,為什麼會在1929年爆發經濟危機,這場危機給中國帶來了什麼樣的啟示呢?

可怕的金融危機

1929年10月24日被稱為黑色星期四,那天之後美帝全國股市雪崩,中產階級的財富一夜清零。

最可怕的是,全國有將近兩千萬人失業,剛走出大學的年輕人也找不到工作,街頭的乞討者和流浪者越來越多,人民生活跌入谷底。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餐館後廚的泔水,垃圾桶里的剩菜和西瓜皮,成為流浪者的寶物,他們尋找一切可以充饑的東西。

這其中有中年失業的銀行業精英,有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也有大旱三年收成銳減被迫進入城市謀生的農場主和佃戶。

美國的城市裡竟然存在過這樣慘淡的場景,對比現在的美國,讓人難以想像。

在這場危機爆發之前,得益於它偏安一隅的位置,美國已經發了一筆戰爭財,沒有被捲入世界大戰泥沼。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美國的土地東西貫通北美洲,陸地上只有兩個鄰國,這種先天優勢決定了,其本土很難被侵略戰爭侵害,這為它爭取了難得的和平發展空間。

一戰期間,美國卯足力氣搞發展,加快原始資本積累,通過壟斷組織大發戰爭財,戰爭結束時,他們的工業總產值是戰前的2.56倍,妥妥的暴發戶。

上世紀20年代,美國工業化進程快速推進,技術的不斷提升,大大的生產力,企業花費同樣的成本,能提供的產品卻翻了好幾倍。

這得益於機器在生產中的大量推廣、應用,既替換了大量的人力,也提高了效率。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從1919年到1929年,製造業的速率提高了40%,鋼鐵產量更是達到了全球的60%,是英國的4.5倍,法國的14倍。

汽車、冰箱等高科技產品開始進入普通家庭,僅1929年一年,汽車銷量就達到536萬輛,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汽車,冰箱也作為必備家電進入中產階級家庭。

孩子們最快樂的事情,就是放學以後坐着家裡的車和爸爸媽媽一起外出野餐,學校里開設了鋼琴課、游泳課,在那個沒有網絡的時代,他們的生活既充實又快樂。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欣欣向榮的生活,讓所有人都對美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抱有極大的信心。繁榮的發展態勢,吸引了大量海外資金流入。

美國當時採用的是金本位制,所以海外投資者爭先恐後的把黃金換成美元,然後進入美國市場進行投資,美元供給大量增加。

在這個制度下,美國長期的貿易順差,使得它囤積了巨額黃金,也給貨幣的流入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良好的貨幣環境,讓信貸快速擴張,商業貸款從1920年的306.5億美元增漲至1929年的414.3億美元,漲幅高達35.2%。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金融槓桿持續增加,市場開始產生資產泡沫。

從1924年開始,股票市場呈現快速上漲態勢,所有進場的股民都在賺錢,倒賣股票是當下最時興的投機生意。

當時股票融資貸款非常寬鬆,股民只需要用10%的保證金加上90%的貸款就可以購買股票,有的股民甚至連保證金都是用的融資借款,純粹的空手套白狼。

但是,企業發行股票募集的資金並沒有投入企業生產,而是再次投入金融市場進行投機活動,進一步吹大了股市泡沫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信貸需求衍生的生產性貸款和消費性貸款,也全部轉向股市,加劇了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最終,泡沫破裂拉開了美國衰退的序幕。

1927年10月24日,證券市場開始出現崩塌,股票價格的下滑速度,連行情收錄機的數字滾動腳踩油門都沒跟上,僅24日一天,就有11個投機老手自殺。

大衰退讓經濟發展水平倒退50年,美國1929年的GDP是1014.4億美元,到1933年,GDP僅有683.3億美元。

降幅高達32.6%,失業率也從3%攀升至25%,相當於每4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成了無業游民。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股市似乎是經濟全面崩盤的導火索,但如果深入分析美國經濟的發展,就會發現,大衰退之前並非沒有徵兆。

大衰退的徵兆

美國在工業化進程中,產業發展並不平衡,汽車生產等新興產業大賺特賺,傳統產業卻處在搖搖欲墜中。

比如農產品價格,在1929年之前的十年里,只是偶爾有上漲,其他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以下跌為主。

加上製造業爭奪優質勞動力,農業工人和農業稅都有顯著提升,但基礎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情況卻急劇惡化,與二十年代的經濟繁榮基本絕緣。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煤炭、鐵路等基礎產業也遇到了同樣的困難,特別是電力、飛機、汽車新興產業的興起,讓傳統行業遭遇到了巨大衝擊。

經濟繁榮的外衣之下,行業發展的不平衡,讓這架戰車在衝鋒的道路上,顯得搖搖欲墜。資本主義一定會存在的貧富差距,也給大蕭條埋下了伏筆。

大蕭條前夕,25%的財富掌握在0.1%的人手中,但是工人階級的收入並未增加很多。

工人每周收入從22.08美元漲到25.03美元,漲幅13.4%,遠低於GDP35.2%的名義增速。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貧困率從1919年的51.6%上升至65.8%,在1929年,一個家庭最低的生活必需品需要2000美元購買,但那時有60%的家庭收入達不到這個標準。

需要錢維持生活的工人收入低,掌握巨額財富的資本家不肯消費,讓消費需求和生產力之間產生了巨大的鴻溝。

一面是生產過剩的市場,一面是沒有消費能力的民眾,企業盈利能力持續惡化,只能降低生產投資,降低用工需求。

持續上升的失業率又減少了居民收入,結果就是導致人們根本沒有了購買力,每一分錢都花在了生存消費上。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美聯儲試圖通過下調貼現利率挽救市場低迷,但是並沒有帶來投資增長,這種奇怪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是實際利率上漲造成的。

市場當時處於通貨緊縮中,物價水平呈現下降趨勢,即使是貼現率下調,實際利率也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而這又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措施形同於瞎子點燈,白費蠟。

市場持續低迷,貸款者信用相繼破產,銀行業無法回籠資金,隨之崩盤。破產的商業銀行,從1929年的883家僅到第二年,就有多達1251家。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政府沒有採取及時的措施拯救銀行業,導致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儲戶開始擠兌現金,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運行相對穩定的銀行也開始支撐不住了。

截止1933年,銀行數量相比於1929年,又下降了42.3%。

國際投資者擔心美元貶值,爭相將美元兌換回黃金,美聯儲為了留住投資者,決定增加貼現利率,更收緊了貨幣的流動性,市場經濟進一步衰退。

國際資本大量撤出美國市場,美國大衰退成為既定事實。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反觀整個美國經濟的發展史,可以說經濟會崩盤是必然的,甚至是有規律的。

自大蕭條之後,美國又發生過9次經濟大崩盤,平均不到十年就要重現一次,距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發生在2007年到2008年。

受到疫情衝擊,美國在今年6月增發7000億美元,不顧一切的挽救經濟頹勢,有些美國人在家裡領的政府補貼,甚至比出門賺到的工資還要高。

但是,在商品和黃金不變的情況下,增發貨幣無異於飲鴆止渴,為了平衡國內經濟穩定,美聯儲用上了老辦法,增發國債。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美國每年都會發行兩萬億左右的國債,7000億看上去不是很巨大的數字,但是,這7000億是一個月之內發行的。

僅僅6月份就用掉了全年三分之一的份額,可見美聯儲真的急了。

本年六七月份,美國國務卿和財政部長相繼訪華,他們來中國,有一項重要議題,

就想哄着中國繼續幫他們稀釋國債,讓他們能夠像08年一樣,僥倖脫險。

2008年,中國手頭並不寬裕,我們是憑藉出口大量的廉價商品,換回了將近7300億美元的美債,這背後的原因非常複雜。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從我國國內來說,百年不遇的特大地震,讓我國傷了元氣;但幾個月之後,又有舉世矚目的奧運盛會需要全情投入,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

而且當時的中國需要打開歐美市場,中美關係也比現在要好一些,北京奧運會播出期間,眾多歐美媒體幾乎全是稱讚的聲音。

購買美債能獲得一些利息收入,持有美債也可以穩定國內的貨幣匯率,而且有利於鞏固中美關係,穩定世界市場秩序。

綜合考量之下,中國滿足了美國的這一略顯無恥的要求。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今時不同往日,老美現在兩面三刀,人前一套背後一套,一邊制裁污衊抹黑中國,一邊來華要我們買國債;一邊強調不會和中國開戰,一邊在亞太地區搞軍演。

這不是來找我們幫忙的,更像是逼着我國答應,仍然想要保持它高高在上的姿態。

再次面臨大蕭條危機

2023年的美國,和1929年大蕭條前夕何其相似,瘋狂增印貨幣烘熱國內經濟,上半年美股指數狂飆上漲30%。

這短暫的狂歡一旦戛然而止,美國經濟將會走向何方,老美自己心裏很清楚。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其實,這麼頻繁的經濟危機,美帝未必就不知道,它自身存在着某種弊病。

美國的證券長期奉行完全市場化的原則,在證券也誕生後,長達140年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制定專門的法律進行約束,沒有成立監管機構進行監督。

放任自流的環境中,市場野蠻生長,充滿投機,欺詐橫行,不斷出現各種危機,給整個美國乃至全球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和損失。

1929年大蕭條以後,美國才開始完善金融法律,組建證監會,着手平衡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資本市場和經濟是一脈相承的,一旦資本脫離經濟開始狂飆,一定會萬劫不復。

大蕭條後,美帝還有兩次最嚴重的經濟崩盤,一次發生在1997年,資本大鱷索羅斯製造的亞洲金融大崩潰。

一次發生在2008年,次貸風波的影響波及全球,都表明了,脫離經濟社會的資本,必然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過去的十幾年中,美國金融服務業過度膨脹,再次帶來經濟動蕩。

2011年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就是金融和經濟失衡帶來的嚴重社會問題,是美國人民表達憤怒,付諸反抗的表現。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疫情以來美國經濟持續蕭條,可以說是2008年次貸危機的延續。

老美自2009年7月開始的經濟正增長,並非是因為國家的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恢復常態,而是由巨額的國家信用,即超發貨幣和發行國債強行支撐下的表徵。

今年增發的7000億貨幣大量流入股市,資本家獲得高收益之後,沒有投入再生產,而是再次投入證券市場。

巨大的槓桿把資本氣泡越吹越大,這一幕何其熟悉,只能說資本家的血都是冷的,永遠只會考慮自己。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中美之前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巨大差異,但是從工業化和城市化的角度上講,美國是最具有參考價值的。

他們經歷了兩次劇烈的工業轉型,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發展轉型和美國很相似,1929年美國的城市化率是55%,中國2015年的城市化率恰好也是55%。

美國經濟在20市級70年代遇到的問題,也出現在了當下的中國,比如企業過稿的稅負和市場上過多的政府管制。

如今的中國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國際形勢和更加複雜的市場環境,所經歷的轉型之痛也更加劇烈。

美國1929年爆發大蕭條,如今又來了?這給中國發展帶來了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歷史,給了中國豐富的參照樣本,而中國更具優勢的政治體制和後發優勢。

相信一定能讓我們更具甄別能力,在未來的發展中穩紮穩打,早日實現民族復興

而美國,希望他們能夠獨善其身,安然度過危機。別像個熊孩子似的,只會闖禍,而不想承擔責任。


本文由「洞鑒歷史」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