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2023年05月12日20:46:03 歷史 1923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她認真考據,

畫風治癒。


作者:仗義姐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今天,「李大釗孫女」「看老照片 停更」同時衝上各個平台熱搜,背後是同一件事:李大釗的孫女李虹女士去世了。她的家人登錄其微博賬號「@看老照片」公布了這一消息,並表示生前經營賬號是她的「重要精神支柱」。


這條消息目前的點贊量已超過30萬。為何李虹老人引來網友的紀念熱潮?


首先,她認真考據,畫風治癒。「通過真相看歷史 感謝博友支持點贊留言糾錯互動」,是李虹的微博簡介。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195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慶遊行中的體育方隊。圖自李虹微博。


她以專業的態度運營業餘的愛好,挖掘並提供稀缺、真實的信息,在信息爆炸、拼貼橫行的網絡環境里難能可貴。


她分享的許多老照片,兼具趣味和溫情,於細節處折射出時代的面貌與人性的關懷。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20世紀30年代的專業遛狗師傅。圖自李虹微博。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小販售賣河北大花甜瓜。圖自李虹微博。


她也經常曬出家中的小貓,用它們的口吻與網友對話,給大家帶來許多歡樂。


其次,她樸素溫和,低調做人。她是李大釗次子李光華的女兒,曾任中共中央黨校圖書館研究員。然而,賬號的超百萬粉絲中,知曉李虹真實身份的人寥寥可數。


據梳理,她發佈了將近1.49萬條內容,沒有一條的關鍵字是「李大釗」。家人透露,老人的後事也將低調處理。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李虹最後一次在微博上分享小貓照片。


此外,在李虹老人身上,我們看到:以李大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清廉家風代代相傳。


「黃卷青燈,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是李大釗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的收入大多用於黨組織的活動經費和資助青年學生,「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


李大釗孫女離世,謝謝您讓我們看到歷史 | 環球人物評 - 天天要聞

· 李大釗。


自誕生之日起,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就成為黨的初心所在、使命所系。正是在先輩們的努力下,我們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一些年輕人動情表示:「如果在那個世界碰到您的爺爺,請讓他放心,我們的祖國,今天很強大!」


艱苦樸素,堅守初心。給李虹老人的每一個贊,都是我們對初心的肯定。



事件回顧:5月11日晚,李大釗孫女李虹去世,家人在其微博賬號上分享了這一消息,無數網友留言表示感謝和紀念。李虹從2010年3月19日加入微博,累計發佈了1.49萬條內容。長期以來,她憑藉興趣分享歷史照片,吸引起了眾多粉絲關注。如果因為事情忙沒來得及更新,她還會向粉絲道歉。



總監製: 呂 鴻

監 制: 張建魁

主 編: 許陳靜

編 審: 蘇 睿


(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加微信「HQRW2H」了解細則。歡迎大家提供新聞線索,可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裏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