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要求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2月14日,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指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省,以農業農村的高質量發展不斷夯實四川現代化建設根基。
如何做強農業「芯片」,強建種質資源,助力科技轉化?記者從成都興城集團下屬成都建工集團打探到,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項目、成都農科中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項目、天府農博園美麗鄉村示範長廊項目、天府農博科創園等多個強「農業芯片」、助科技轉化、建產業生態的項目都有了新進展。
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項目加緊建設
已完成主體施工 預計2024年投入使用
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種質資源是關鍵。做強種質資源這張「農業芯片」,四川布局已久。為提升四川作為全國三大育制種基地的地位,把當家品種牢牢攥在自己手裡,四川投資近一億元打造四川省種質資源中心庫項目。目前,該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中,已經完成所有主體結構施工,正在進行外牆裝飾和室內裝飾工作。按照計劃,項目將在2024年全面投入使用。
據介紹,該項目位於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建築面積7122.51平方米,涵蓋農林牧漁草,集收集保存、研究利用與科普展示功能「三位一體」,可保存農作物(含林草)種子資源52.4萬份,保存畜禽基因資源105萬劑,保存水產基因資源26萬劑,保存期可達50年。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的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庫,將對四川乃至西南地區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推動現代種業育種創新、保障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給產生重大影響。
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二期即將開工
農科中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項目(一期)即將竣工
科技產業園區,是科技產業的集聚區,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基地。記者了解到,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兩個項目也有新進展:成都農科中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項目(一期)即將竣工、成都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二期(農高創新中心)即將開工。
據介紹,四川天府新區國家成都農科中心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園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近4萬平方米,主要承接成都科學城科技創新成果,建成後將引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產業化項目入駐,重點包括食品安全檢測、動物疫病快速診斷、農業新材料、智慧農業設備、智能農機裝備、農業物聯網設備檢測等科技成果轉化。
目前,項目已完成大門及場內道路完善硬化,民工生活區搭建、辦公區配套及裝飾裝修已完成90%,現場處於道路臨邊防護搭設及土方轉運階段。
成都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項目位於溫江區公平街道,總建築面積5.38萬平方米。項目聚焦農業高新技術創新示範,建設集政務商務服務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台、農創技術成果轉化平台、農高創業空間、農業科技創新空間、專項化產業服務平台為一體的農高創新中心綜合服務體,為農業新技術的創新發展提供關鍵驅動因素,為加快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項目正在加緊開工前期手續辦理以及前期現場總平布置,預計3月正式開工。
天府農博園美麗長廊項目加緊建設
天府農博科創園一期施工進度過半
記者了解到,天府農博園美麗鄉村示範長廊項目和天府農博科創園建設項目一期兩個項目,助力打造鄉村振興、構建未來產業生態功能區。
天府農博園作為全省鄉村振興重點項目,成功舉辦了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會場活動。據介紹,天府農博園美麗長廊項目(新津縣北環線、三新路改造建設項目)二期,系道路改造工程,起於成新蒲快速通道,止於新津區三新路,全長4.17公里,是地鐵新津站至天府農博園的必經之路。
目前,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全力推進。建成通車後,將極大提升農博園形象與品牌度,對新津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新生態、實施鄉村振興,助推特色休閑旅遊度假目的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天府農博科創園項目緊鄰農博主展館,與2022年豐收節開幕現場僅百米之隔。一期規劃建設26棟建築,包含農創辦公、商業街、專家院落、酒店等功能分區。據介紹,項目以美好生活和高品質科創為願景,打造集生態共創社區+產業孵化+科創成果展示+科普遊憩為一體的科創孵化及產業配套共創社區,包含農投展示交流區、農博科創先導區、田園場景示範區。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目前現場建設已完成50%,後續電梯、裝飾、景觀等工程將按照施工節點有序開展。項目建成後,將為天府農博園順利舉辦2023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提供配套服務支持。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李霞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盧婭芮 供圖 成都建工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