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之王士珍(一)

2023年01月06日15:59:03 歷史 1462


「北洋三傑」之王士珍(一) - 天天要聞

王士珍

庚子年袁世凱巡撫山東時,曾請德國膠州總督前來觀操。巡閱一圈後,德國人對龍騰虎躍、軍容整齊的新軍嘖嘖讚歎,他揚起馬鞭指着正在隊列中督操的王士珍、馮國璋段祺瑞三人說:「他們可真不愧是傑出的將才啊!」


德國人或許應該知道,袁世凱的新建陸軍系模仿德國操典並聘用了多名德國教習加以訓練的,這支軍隊與德國頗有淵源。譬如軍中大將段祺瑞,就曾在德國學習過數年的軍事並在克虜伯炮廠實習過,而李鴻章天津武備學堂的時候,總辦蔭昌也是從德國學成回國的。


清廷曾派遣過多批軍事留學生去海外學習,如北洋艦隊的大部分管帶都曾留學英國,可惜的是,這批人在甲午海戰中大都戰死或者自殺殉國,極為慘烈。庚子年後,清廷又派出了大批的留學生前往日本學習陸軍,但這批人回國後很難在袁世凱的軍中立足,因為袁世凱認為日本陸軍系學自德國,而自己的部隊本就是直接用德國操法;另外,留日學生人員蕪雜、思想不純,因此不能重用。後來攝政王載灃將袁世凱排擠走後,軍諮府(相當於參謀本部)在新軍中大量提升留日士官生為中下級軍官,這卻成了清廷覆滅的一個最直接原因。


在被德國人盛讚之後,王士珍、馮國璋和段祺瑞為「北洋三傑」的聲名不脛而走,漸為人知。後來,又有人給這「三傑」分別起了不同的綽號——「龍、虎、豹」:王士珍「北洋之龍」,因為他才氣最大,身出中樞,而且時隱時現,如神龍見首不見尾;段祺瑞「北洋之虎」,因為他性情耿介,脾氣暴躁,又剛愎自用;馮國璋被稱為「北洋之豹」,因為其所練之兵行動迅捷,作戰有力。


王士珍,字聘卿,河北正定縣牛家莊人,他出身於耕讀世家,少年時投入淮軍統領葉志超的門下,後被保薦入天津武備學堂炮兵科深造,與段祺瑞、馮國璋等人為第一批學員。


武備學堂畢業後,段祺瑞被派往德國留學,王士珍與馮國璋則去了日本學習。不久,王士珍重新回到葉志超的部隊,並擔任了山海關武備學堂的總辦。後來陸續成為各省督軍的軍閥大佬如盧永祥(後任浙江督軍)、鮑貴卿(後任吉林督軍)、田中玉(後任山東督軍)都曾是王士珍的學生。


甲午戰爭爆發後,王士珍帶領炮隊學兵奔赴朝鮮戰場,在平壤之戰中,王士珍率領學兵隊奮勇殺敵,其左手的無名指即在此役中被炸斷。甲午兵敗後,清軍主將葉志超被定死罪,王士珍失去靠山,後來轉投聶士成麾下,隨後又被北洋武備學堂的總辦蔭昌推薦到袁世凱的新建陸軍中,由此一路升遷,飛黃騰達。


王士珍被人稱為北洋之「龍」、「三傑」之首,這並非偶然,而是他確實有幾分能耐。王士珍的父親秀才出身,他本人從小也喜好讀書,因而在練兵中不但善於謀劃,而且辦事能力很強,深得袁世凱的信任。有一次,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榮祿前來檢閱新建陸軍,袁世凱派王士珍前去迎接。王士珍當時為工兵隨營學堂總辦兼工兵營管帶,他帶領學兵在已結冰的海河上鋪設了特製的帆布橋,供榮祿的隊伍通過。等檢閱完後,天氣轉暖,榮祿返回時見王士珍仍舊用帆布橋架設在海河上,便有點猶豫,擔心冰面會有變化。這時,王士珍上前稟告說:「大人不用擔心,冰面三天之後方能解凍,請放心通過。」榮祿通過後,在三天後派人前去勘察,果然如王士珍所說,榮祿也對王士珍的精明能幹有了深刻印象。


1899年底,袁世凱署理山東巡撫,王士珍隨同入魯並擔任了參謀處總辦,成為袁世凱身邊最重要的親信。1900年6月,在義和團被清廷宣布「合法化」的時候,某義和團的首領拿着仇洋派端親王載漪的令箭來到山東,要求袁世凱允許義和團設壇操練。袁世凱一向視義和團為匪,但因為清廷當時的政策支持義和團而遲疑不定:因為答應設壇的話,好不容易被剿滅的義和團將再度興起;但要是不答應,萬一端親王得勢,難免有違令之嫌並會在日後遭到報復。


正當袁世凱左右為難的時候,王士珍摸透了領導的心思,他主動站出來說:「大人放心,這事交給我來辦!」言罷,王士珍便走出營門,當即下令將這位義和團首領綁了,隨後以「盜竊端親王令箭」的名義推出轅門外砍了。


王士珍回到營中,袁世凱的會議還沒有散,袁世凱見王士珍回來,便問:「你可將這人安置好了?」王士珍以手抹脖,很乾脆地說:「已經處決了!」袁世凱大驚,問:「你怎麼把這人殺了?萬一端親王怪罪下來,如何是好?」王士珍說:「這好辦,只須將令箭封起來,稱『有人盜用』,送還端親王即可。」袁世凱頓時醒悟,並連贊王士珍處事果斷明決。


在庚子年間,各省的傳教士、外國商人及教民等途經山東避難時,王士珍奉命加以保護,他命令手下士兵組成便衣隊,一方面資助糧食川資,另一方面還暗中抓捕義和拳。在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並向京津地區進行掃蕩的時候,王士珍命人在與直隸接壤的邊界均用白灰在牆壁上寫上大字:「此山東境!」說來奇怪的是,八國聯軍看見後還真就此止步,山東省在庚子年也因此未被侵犯。


李鴻章死後,袁世凱繼任為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隨後又承擔了練兵等大任,一時間炙手可熱,忙得不可開交。好在這時有王士珍在旁邊輔佐,可以幫袁世凱分擔不少軍務。據袁世凱的幕僚稱,但凡是與練兵有關的上奏或下發文稿,袁世凱都要讓他過目,因此王士珍被人戲稱為「龍目」,也就是充當了袁世凱的「眼睛」。等到袁世凱上調京城當上軍機大臣後,王士珍也升任為陸軍部侍郎,這是當時北洋將領中官職最高的,足見袁世凱對王士珍的重視。


可惜的是,好景不長,在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相繼離世後,袁世凱被攝政王載灃一腳踢回老家,北洋系勢力大受動搖。這時,王士珍正在江北提督任上,他主動借丁憂之際自請開缺,在請求了兩次才獲得批准,以示與袁世凱共患難、同進退。武昌起義後,袁世凱再度出山,他首先派人把王士珍從老家找來,並立刻任命他為陸軍部大臣。


但隨後的政局發展令王士珍大跌眼鏡,袁世凱並沒有秉承清廷的意思,反而在前線一會攻打,一會談判,又打又拉,弄得王士珍無所適從。直到前線主將段祺瑞突然發出「共和通電」,王士珍才明白過來,袁世凱已經拋棄了清廷。事後,王士珍極為憤怒,他隨即發電質問段祺瑞,「皇恩浩蕩,如何出此之策」,以發泄自己的不滿。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像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 天天要聞

北京第一大廠翻盤路:2年前虧損近10億,現在年入150億

文/王丹&秋秋現在聊《無盡冬日》有多成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在Sensor Tower最新的5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單中,《無盡冬日》升至第二位,僅次於《王者榮耀》;點點互動(下稱點點)因此實現了約150億元的年收入,成為全球收入前十的遊戲廠商——放眼整個北京圈來看,2024年收入能達到這個水平的,估計也就點點一家。不止如此...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 天天要聞

謊稱失蹤的兵、假意談判的日軍:七七那天,誰在演?誰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彌生子在報紙上寫下對和平的祈求。她希望這一年沒有戰爭,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們卻越來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軍開始在北平周邊頻繁鬧事,為全面戰爭做準備。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盧溝橋突然響起槍炮聲。日本軍隊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 天天要聞

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藝術呈現中國報人形象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 應妮)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7日在京聯合宣布,雙方聯袂打造的原創話劇《一張報紙的抗戰》將於今年底搬上舞台,並在北京和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