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徵召躲起來,知府歐陽永琦當作老師的武威縣歲貢生:白昭
涼州賢孝博覽館 趙大泰
白昭,武威歲貢生,讀書求實際,淡泊名利。曾經正襟危坐,長達旬月,面容平靜,神情專註,人們都以為痴呆了。
乾隆初年,皇帝下詔各地舉薦孝廉方正之士。地方官員推薦了白昭,但白昭堅辭不去。地方官敬重其氣節,越發推薦,白先生於是躲藏起來,不知所往。白先生不貪名利,達到如此程度。
當時,廣西人歐陽永琦正好任武威縣令,仰慕先生,當作老師看待。在政務閑暇的時候,就來白昭家拜訪,遵照弟子的禮節,向先生請教。先生講解修己治人之理,剖陳無遺義,但從來不談公事。最終,歐陽永琦離開武威時,白先生也未曾去見。當時的人,稱兩人為「兩賢」。
歐陽永琦初任武威縣令,乾隆十五年升任涼州知府,後調平涼。
《五涼全志》記載,「歐陽永琦,廣西馬平人,拔貢。吏治精勤。」
歐陽永琦為官武威期間,不僅興文教、設義學,還修葺士人考試院所,改善考試環境,使應試學子免受風餐露宿。與此同時還設立義倉,倡捐備荒,設置留養所,收留無家可歸、鰥寡孤獨之人。歐陽永琦作為涼州百姓的父母官,真正將百姓的疾苦、安樂放在心上,為官清廉律己、樂善好施,受到百姓愛戴。
白氏在武威多耆宿,以文學出名。白昭之前,有白維宸,字乾峰,先生安貧樂道,蔚為儒宗。潘挹奎的曾祖父一輩都跟白維宸學習,可以說潘家的家學就模仿自白家。
白家的耆宿,還有白楚林,白暲,白士榞,都是有名的舉人,其中白士榞造詣尤甚。
白詔的曾孫白毓華,擔任寧遠學博,頗有名聲。潘挹奎曾經向他詢問白家軼事,白毓華沒有介紹,因此白家人的事迹在《武威耆舊傳》中就沒有完全講述,潘挹奎感到非常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