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成功會師,不過,這次會師之後,張國燾卻自恃兵強馬壯,主動伸手向中央要官,中央也從團結角度出發,任命張國燾為紅軍總政委,然而,張國燾依然執迷不悟,繼續帶領紅四方面軍南下,公然分裂紅軍。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也是紅四方面軍的一員,並且他選擇了跟隨張國燾南下,曾擔任紅四方面軍的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務,是紅四方面軍的高級將領。長征路上,這個人還曾帶槍追趕毛主席,對毛主席出言不遜,他就是李特。那麼,李特身上都有什麼故事呢?
李特出生於1902年,安徽霍邱人,早年時期,李特跟隨父親前往湖南,在長沙接受了教育,他為人沉靜,讀書成績很好,1921年,李特還考入唐山交通大學的預科班,成為那個年代的高級知識分子。在唐山交通大學讀書期間,李特積极參加工人運動,引起了黨組織的注意,那段時期,黨組織也有意吸收知識分子,1924年,李特被組織選中,派到蘇聯留學。
李特的原名並不叫李特,而是叫徐克勛,他個子瘦小,在蘇聯留學期間,同學經常拿他的身高取笑他,叫他「Little」,說他瘦小。李特不以為意,直接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Little」的諧音「李特」。
1930年,李特從蘇聯回到國內,不久後就被分配到鄂豫皖根據地,那段時期,李特為鄂豫皖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做了很多基礎工作,尤其是紅四方面軍成立後,李特擔任了紅四方面軍副參謀長,率部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的歷次反「圍剿」以及川陝根據地的開闢,並跟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長征。
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後,李特被調到紅軍大學,擔任了紅軍大學的教育長。那段時期,張國燾公然分裂紅軍,在部隊到達阿壩後堅持南下,毛主席等中央紅軍領導專門開會分析了張國燾的行為,經過會議討論後,一致認為不應該南下,而是繼續北上抗日。
需要說明的是,紅一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之後,紅五軍團與紅九軍團都被調到紅四方面軍,紅一軍團正在向甘南進發,留在毛主席等中央紅軍領導身邊的只有紅三軍團。此後毛主席當機立斷,率領紅三軍團與紅軍大學連夜出發,繼續北上。
張國燾很快就得知中央紅軍北上,但他卻不以為然,不過,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卻對此不滿,他知道李特在紅軍大學擔任教育長,於是就給李特發電報,讓李特攔住北上的紅三軍團。李特也忠實地執行陳昌浩的命令,帶槍追趕走在前面的紅三軍團。攔下紅三軍團後,李特還對毛主席出言不遜,說毛主席等人是「北上逃跑,投降帝國主義」,同時,李特還罵隊伍是「蘇聯的走狗」,「要把隊伍帶到蘇聯去」。
李特一邊騎着馬抽打紅四方面軍的幹部,一邊說:「不要跟機會主義者北上,南下吃大米去」。毛主席對李特曉之以理,李特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帶着原先屬於紅四方面軍的幹部南下,毛主席也得以繼續帶領隊伍北上,並順利到達陝北。反觀李特他們,南下後遭遇巨大損失,後來也被迫北上,直到1936年10月才與中央紅軍會師。
李特後來的命運也很凄慘,西路軍失敗後,他輾轉前往新疆,於1938年被王明以「托派分子」的罪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