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王死後,周夷王姬燮繼位。
周夷王三年,曾聽信紀國國君紀煬侯的讒言,將齊國國君齊哀公烹殺,並改立其弟齊胡公為君。
周夷王七年,派遣虢國國君率領六軍之師攻打不服王命、常來侵擾的太原之戎,一直打到俞泉
熊渠稱王
周夷王在位時,周王室正處於衰落階段,諸侯有的不來朝貢,而且互相攻伐。
其中楚國國君熊渠便是其中的代表
楚族深居南蠻地區,雖然身處南蠻但是經濟發展先進,周圍的蠻夷部族都來歸附,楚國很快就壯大起來。
熊渠看到周王室衰微,而在自己的治理下楚國蒸蒸日上,覺得自己不是這池中之物於是有開疆拓土之心。
說干就干,熊渠避開與周朝同姓的姬姓諸侯國,向西征伐庸國解除後顧之憂。之後,熊渠揮師沿漢江南下驅趕揚越進入江漢平原,並一直向東追擊,擁有整個江漢平原。後來又趁周天子征伐鄂國之機,進軍至鄂地 ,將武漢江南地區納入楚國版圖
雄心勃勃的熊渠肆無忌憚,直接仿效周天子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分別封王,大兒子熊康為句亶王,二兒子熊紅為鄂王,小兒子熊執疵為越章王,成為了周朝諸侯國中第一個僭越封王的。
不過到周厲王即位後,熊渠擔心惹火上身受到周朝的重點討伐,於是取消他們的王號
厲王繼位
周夷王八年,周夷王患病,不能治理國事。同姓諸侯十分憂慮,祈求天神保佑,但是依然不能挽救周夷王的生命,周夷王最終病逝,謚號夷王。周夷王死後,由其子姬胡繼位,是為周厲王。
周厲王繼位後,貪圖財利,親近榮夷公。大夫芮良夫勸諫,周厲王不聽,還是任用榮夷公做卿士,掌管國事。
厲王止謗
周厲王暴虐成性,奢侈專橫,百姓都公開議論他的過失。周厲王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巫師告誰議論,周厲王就殺掉誰。這樣一來,議論的人逐漸減少,但同時諸侯也不來朝拜。
到了公元前845年,周厲王更加嚴苛,百姓沒有誰再敢開口說話,路上相見也只能互遞眼色示意而已。周厲王見此非常高興,還以此為榮向告訴召穆公炫耀
民眾反叛
可是厲王的暴虐最終為自己帶來了禍患。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百姓不約而同起來反叛,襲擊周厲王,周厲王不得不逃到彘地。
當時周厲王的太子姬靜躲藏在召公家裡,百姓知道後,就把召公家包圍起來,召公為了保護太子姬靜,用自己的兒子代替姬靜,從而獲救。
共和行政
周朝東邊的諸侯衛武公帶兵趕到了鎬京。於是召公虎便出面代表周厲王的舊臣請衛武公暫時代行執政,自己和另一個大臣周公(周公旦的後代)等組成奴隸主貴族會議輔政。因為衛武公名和,他的封地在共,因此又稱共伯和。
召穆公、周定公二位相國共理朝政,稱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現存史料中有確切紀年的開始。
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周厲王死於彘,次年,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共和時代結束。
按照中國傳統紀年,自共和時期開始,中國的中原歷史有了連續不斷的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