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書鐵券歷史上到底能不能保命

2025年04月10日04:33:04 歷史 1225

各位網友看古代影視劇,是不是經常看到在古代某個人因重大犯罪,或是貪污或是其他問題,被判死刑,然後關鍵時候就會拿出一塊丹書鐵券,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免死金牌。基本都是祖上有功,被先帝爺賜下的免死金牌,好像只要有這個牌子,就有可以保命,那麼在實際歷史上丹書鐵券到底是個什麼存在,我搜索了一下供大家參考。

丹書鐵券歷史上到底能不能保命 - 天天要聞

博物館展出的明代丹書鐵券

1. 早期功能:無免死特權

  • 最早的丹書鐵券(漢代至南北朝前)僅作為加官晉爵的憑證,無免死或免罪功能,屬於榮譽性物品

2. 南北朝時期:免死特權初現

  • 南北朝時,鐵券開始賦予免死權限,但次數嚴格限制,通常為1—3次,且需排除謀反等重罪4

3. 隋唐時期:免死次數達頂峰

  • 唐代鐵券功能擴展,免死次數顯著增加: 功臣本人可免死最高9次(如錢鏐鐵券刻有「卿恕九死」字樣) 子孫後代可享免死1—3次(如「子孫三死」) 部分鐵券還包含免罪特權,如「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丹書鐵券歷史上到底能不能保命 - 天天要聞

4. 明代:免死次數縮減

  • 朱元璋時期,鐵券免死次數大幅減少: 功臣本人通常僅限1—3次免死58。 謀反罪一律不赦,鐵券失效。

丹書鐵券歷史上到底能不能保命 - 天天要聞

5. 清代:制度廢止

  • 丹書鐵券制度在清代被徹底廢除,不再頒發。

關鍵補充

  • 實際效力存疑:部分持有者仍因政治清算被處死(如明代李善長家族),表明免死次數受皇權制約。
  • 材質與形式:鐵券以鐵鑄成,硃砂(丹書)或金粉刻字,分左右兩半,朝廷與功臣各執一半。


丹書鐵券歷史上到底能不能保命 - 天天要聞


另外,丹書鐵券這玩意,並不是金子做的,實際效果完全看皇帝怎麼想,所以歷史上靠這個保命的沒幾個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 天天要聞

漳州薌城:抗戰老兵後人捐贈紅色傳家寶

閩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沈思虹 閩南網記者 張恩培)在抗戰老兵許俊科家中,陳列着金光閃閃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長江支隊南下福建60周年紀念章」鐫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閩綻放的鐵血征程,一副「優秀共產黨員」牌匾輝映使命榮光。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推動歷史的車輪,有遺憾的和平勝利更珍貴

5月9日,莫斯科紅場上的勝利日大閱兵,舉世關注。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從來都不是簡單的軍事表演。當鐵甲洪流碾過克里姆林宮牆下的方石,當軍靴鏗鏘聲,震蕩着聖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頂,這場跨越時空的軍事儀式,總在....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400米高原建大壩!耗時十年後首次蓄水

位於中國西南地區的雙江口水電站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高大壩。據相關媒體報道,該水電站已於5月1日開始蓄水,其開發商稱,這距離正式投入運行又近了一步。這座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資36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耗時近十年,主要用於發電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 天天要聞

淮南三叛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大權

曹魏後期,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曹魏大權,從此時起,司馬氏開始奪政專權,此舉使得掌握軍事重鎮壽春的統帥先後發生三次反抗司馬氏的兵變,他們分別是王凌之叛,毌丘儉文欽之叛,諸葛誕之叛。這三次叛亂都是被司馬氏平定的,同時也助力司馬氏加速奪取曹魏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 天天要聞

當文物普查來到新疆 無人機飛躍無人區

「前段時間,我們在文物普查時遇到了沙塵暴,後來安全撤到了塔中鎮。」新疆和田地區文旅局文博科科長、普查隊長買提卡斯木·吐米爾說。當時全隊的給養只剩下兩箱礦泉水,在普查隊距離塔中加油站還有50公里時,汽車指示燈亮起,提示燃油即將耗盡。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 天天要聞

冉閔,是民族英雄?還是殺人惡魔?

今天,我們說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行為和決策引發了後世無盡的爭論。欣賞他的人尊他為拯救漢族於水火的民族英雄,討厭他的人斥其為雙手沾滿鮮血的殺人惡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閔!冉閔,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於公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