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2022年07月14日09:44:03 歷史 1921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1938年,遭日機轟炸後延安的斷壁殘垣


原文標題:【日軍轟炸延安最全老照片,慘不忍睹!】





本文提要:

據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報》的統計,日機共轟炸延安17次,投彈1690枚。損失包括傷亡:傷184人、死214人;毀壞建築:公共房產1176間、石洞5座、民房14452間;另有基督教禮拜堂一座、房室94間;天主教堂房屋75間;牲畜傷亡:197頭;毀壞糧食:34.4萬斤。

延安人民忘不了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侵略罪行。延安自建郡設府以來的1300多年幾經盛衰,城廓終在日軍空襲中被炸毀。但延安人民在城垣外和硝煙後的廢墟上重建了延安繁華的南關和東關、北關。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日軍為何不轟炸延安」,是網絡時代討論抗日問題時,極常見的一種質疑。揆諸史料,其實很容易發現,此種質疑,實際上並不成立。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日軍空襲後的延安城(1938/吳印咸攝)

事實上,自1937年始,延安即着手採取措施,準備應付日軍之空襲。據曾在抗日軍政大學工作的曹慕堯回憶,該校在「1938年窯洞挖好之後,逐漸向外遷移,搬到北門外和東門外的幾個山溝里……上級一再提醒,要注意防空。」日軍第一次轟炸延安之前,曾派飛機到延安上空偵查,延安百姓尚以為是蘇聯飛機,有的拍手大呼:「我們自家飛機,蔣委員長送錢來!」但當局很快從飛機的飛行高度做出判斷,認為來的應是敵機。

1938年11月20日上午,曹慕堯等正在開會,聽到外面有聲響,他們「趕到室外的高坡上瞭望,第一批日本飛機15架,自東向西,直撲延安城,接着就看見飛機拋下一連串的炸彈,形狀像黑色的棒槌,臨空而降落。」此即日軍第一次轟炸延安。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38年,遭日機轟炸後延安的斷壁殘垣

曹慕堯回憶說,「第一批飛機剛投完炸彈,第二批第三批接踵而至,每批都是15架,持續轟炸沒有喘息和救護的機會。延安……只有步兵作戰的重機槍來對付成群結隊的大批飛機。日本人有恃無恐,飛機飛得很低,投彈的命中率很高,數十枚重磅炸彈,投擲在小小的延安城裡,頃刻間房屋倒塌,四處起火,到處斷垣殘壁,屍橫街頭。傷者亂爬亂喊,哀聲震天,慘不忍睹。」

延安城被轟炸,但街上石牌坊依然聳立着


日機空襲重點在鳳凰山,那裡有許多中共領導人之居所。毛澤東借住的李建堂家石窯遭到轟炸,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的窯洞被炸,30多名八路軍幹部、士兵陣亡。有一顆炸彈就落在陳雲窯洞旁,所幸沒有爆炸。延安人推測「一定有特務測繪了中央首長在延安城的居住地。」11月21日,日機再次轟炸延安。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38年11月日軍瘋狂轟炸延安,這是被炸後的北門。

日軍1938年轟炸延安前,延安城內有6條大街、30多條小巷,有3個城門,城內還有一個鐘鼓樓。當時延安城內的機關、部隊、學校有上萬人。日軍轟炸後延安城變成一片廢墟。

第一次轟炸以後,中共中央考慮到日本飛機還會來,就動員城裡的部隊、機關、學校、市民全部向城周山溝疏散。中央機關連夜搬到城外5華里處的楊家嶺此後,為防空襲,毛澤東長期住在楊家嶺。楊家嶺這個地名也從此載入了史冊。其他單位搬到了大砭溝、小砭溝、市場溝、鄧家溝等。城裡邊基本沒人住了。

轟炸後,「昔時的延安便成了一座瓦礫堆的廢墟了」。邊區政府在給國民政府的急電中說,延安「連續遭受敵機轟炸,共投彈百五十九枚,死傷軍民一百五十二人,毀房屋三百八十間……」請求中央政府予以援助。

日軍空襲後的延安城內基本被炸毀


從成都到延安開會的張宣,也目睹了11月20日的慘況,他說:「延安經此一炸,部分街道成了瓦礫場,各機關、學校紛紛遷到山上的窯洞中。城內尚存的房屋,有的拆遷到北部,大部分遷到南郊。」此後,如鄭洪軒所說,「敵機又來延安轟炸幾次,但由於延安平民均住窯洞,並提高了防空警惕性。日本飛機第二次來只炸傷幾人和幾匹馬。」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吳印咸1940年拍攝於敵機轟炸後的延安


當年延安人對未爆之炸彈的處理也很有趣。據李耀宇回憶說,「從炸彈殼裡掏出數百斤黃色炸藥,一筐一筐地抬下鳳凰山,用馬車運走。以後,這些炸藥當做染料,染出黃色的布匹,縫製軍衣。炸彈殼敲成碎塊兒,打造了開荒用的鑊和鋤。」染料與炸藥的化學成分很相近,故能將炸藥當燃料使用。這兩種對炸彈的處理方法,同曹慕堯的回憶相一致。

被炸後將材料運到三關外重建


自此始,至1941年10月為止,日軍不斷空襲延安。因有準備,延安所受損失不大。據1946年3月10日《解放日報》的統計,日機共轟炸延安17次,投彈1690枚。損失包括傷亡:傷184人、死214人;毀壞建築:公共房產1176間、石洞5座、民房14452間;另有基督教禮拜堂一座、房室94間;天主教堂房屋75間;牲畜傷亡:197頭;毀壞糧食:34.4萬斤。

為大家收集到1939年日本《朝日新聞》刊出轟炸延安的一組老照片,這就是日軍轟炸延安的有力證據: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日軍隨軍記者1939年10月拍攝的佐瀨航空部隊轟炸延安圖


歷史印跡:慘不忍睹的日軍轟炸延安老照片 - 天天要聞

1939年日軍轟炸洛川 



   1939年1月,日軍山瀨航空部隊對八路軍重要據點洛川進行轟炸。照片中可見陝北高原的地形與洛川古城牆的輪廓。此圖由日本《朝日新聞》刊於其出版物,照片罕見,史料珍貴,(日軍在平型關失利後,才知道了八路軍,自1938年11月20日轟炸延安,開始針對起八路軍。日軍山瀨航空部隊對洛川,這個紅軍改編開過重要會議的地方進行轟炸,也算是他們的報復。


延安人民忘不了日本帝國主義犯下的侵略罪行。延安自建郡設府以來的1300多年幾經盛衰,城廓終在日軍空襲中被炸毀。但延安人民在城垣外和硝煙後的廢墟上重建了延安繁華的南關和東關、北關。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 天天要聞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及其一眾黨羽後,自任都督中外軍事、丞相、錄尚書事、領揚、荊、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東晉的最高權力。為了掃清隱患,他決定過河拆橋,除掉反覆無常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於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 天天要聞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近日,山東泰山俱樂部韓國籍主帥崔康熙「失聯」一事被外界鬧得沸沸揚揚,成為這個中超間歇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這一事件初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背後實則是山東泰山俱樂部與主教練崔康熙之間複雜矛盾的一個集中總爆發。從表面上看,「失聯」 事件源於泰山俱樂部欲與崔康熙溝通夏窗調整事宜,卻無法聯繫到他。但事情遠非這...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 天天要聞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盧溝橋畔的鐘聲穿透八十八載光陰,驚醒了沉睡在歷史褶皺里的血色記憶。當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首次公開展示胡桃澤正邦 83 分鐘口述影像,這位 731 部隊原解剖技師的自述,讓那段湮滅於檔案深處的暗夜重新浮現於陽光之下。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 天天要聞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車禍去世的若塔,距離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時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在社交媒體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曬出了一張若塔在一場歐冠比賽中替換自己出場的照片,並表示:「言語無法表達,將愛與祈禱送給迪奧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們。我們會想念你。你將永遠被...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