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2022年07月14日05:46:08 歷史 1048

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馬漢


八角微微一笑,道:「即使印證近代興起的海權思想,鄭和的許多先驅性做法也足以成為後世之楷模。」說罷大袖一揮,就有幾張白紙從袖筒中飄飄搖搖地飛出,小武連忙上前接過,定睛一瞧,第一張便是海權的六大因素列表。


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 天天要聞

圖表64海權的六大因素列表

圖表64海權的六大因素列表


只聽八角繼續道:「1840年即清末鴉片戰爭那年,海權專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出生在美國西點軍校的教授樓里---他家是海軍及教授世家,出過多名軍校校長。當馬漢長大了以後,根據歐洲諸國的幾百年海戰歷史,總結出了很多相關理論---即『海權思想』。」


「其中符合現代潮流的思想內容你可以慢慢學習。只是推理得出的結論要牢牢記住---中國的土地大、人口多,而且海岸線綿長,自然應該佔據與此相配的海權、而絕不應該放棄。」


小武看了好一會兒表格,眼珠一轉道:「按這表格上說,地理上要盡量佔據中央位置的島嶼?怎麼佔據呢?要是沒這條件怎麼辦?」


八角呵呵一笑,道:「條件大都是人為的。只要你有恆心,就總有辦法。即以馬漢為美國考慮的方案為例,他極力主張美國吞併夏威夷島國;由於Hawaii島群位於太平洋正中位置,美國的海權便能能很方便地攏括整個太平洋。」


「面對國會議員的質詢,馬漢甚至喊出了『要島不要人』的口號---如果夏威夷百姓拒絕當地成為美國領土,或者美國國內不願負擔太多其它種族公民,則從肉體上消滅之。」


「不久美國和夏威夷之間的戰爭一如所料,夏威夷國王被廢、領土成為了美國的一個州。由此,美國輕易獲得了太平洋正中位置的『巨型不沉的航空母艦』。此後太平洋艦隊有了一個最佳基地,為美國的海上爭霸事業奠定了基礎。」


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 天天要聞

圖表65美國謀取夏威夷(太平洋正中)

圖表65美國謀取夏威夷(太平洋正中)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的腦子飛快轉動,嘴裏喃喃道:「這個馬漢也真是辣手的!有了他的圖謀,二戰之中美國在對日本的海戰中才佔據了先手!」


小武轉念又道:「所以鄭和控制了馬六甲海峽左右,並以馬六甲蘇丹國為南海控制中心,正是絕佳的戰略規劃。」


「現如今中國在三沙市填了幾座島嶼,看來也是吸取了前人的類似思想;其目的是為了獲取在南海居中的控制樞紐,從而在當地的海權爭奪上取得先手?」


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 天天要聞

圖表66南海三角填島作業區

圖表66南海三角填島作業區

圖片來自互聯網


八角見小武一點便透,含笑道:「如果說在太平洋深處同美國爭奪,中國暫時處於劣勢;但在南海的區域內,中國完全可以建立起強大的局部優勢,讓己方在域內海權的爭奪上不落下風。這就是海權思想的最基礎運用。」


「自古以來,整個南島語族海域橫貫印度洋和太平洋,從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開始,由季風和洋流控制,自由地將南島人民向東播撒。這裏面大多都是自然因素作用的結果,但鄭和已經形成了比較溫和的殖民意識,以人為經營法來管理南島世界的中心樞紐---馬六甲海峽。」


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 天天要聞

圖表67南島語族洋流遷徙圖

圖表67南島語族洋流遷徙圖

【中部赭色部分是馬來世界】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恍然明悟,點頭道:「不錯。原來海權很大部分是人為經營的結果,而不是自然條件形成的那麼簡單!對了,表格上第三條還說,一個國家的領土大、海岸線長,卻可能是海權的劣勢---這卻又是為何?」


八角捻須微笑道:「這就跟海戰的特點有關了。與陸戰的特點有根本不同的是,海戰全靠進攻,甚至連防守也是進攻。」


「所以海權是進取性的、侵略性的,一個國家的領土太大、海岸線太長、或者地形割裂,則可能面對機動靈活的海上進攻,以至於防守方顧此失彼。」


小武身軀一震,思索道:「對方從海上來襲之時,可選擇漫長海岸線上的任何一點來突破。就好像毒蚊子叮野牛一樣,任野牛的身體如何健壯,全都無計可施、只得落荒而逃。」


八角笑道:「所以明、清兩朝的大部分時間都企圖使用『海禁』之法來對抗『海權』---禁止本國人下海、讓他們另謀生路。然而這只是一種逃避思想,就如同野牛想要逃避毒蚊子一般。」


小武哂笑道:「再說『海禁』也沒什麼卵用---無論你怎麼禁止,大海就在那裡,總也阻攔不了那些願意跑海的人。」


八角捋須道:「但如果消極面對『海權』,會有很大的惡果。明朝中後的大部分時間裏,東南沿海飽受倭寇的侵襲。由於倭寇具有任意行船的『特權』,還有隨機選擇在江蘇、浙江、福建等不同省份登陸的機會,故而朝廷和民間的抵抗絕大部分都是低效的。」


「到了清末的鴉片戰爭里,遠道而來的英國軍艦先打廣州附近;見無法攻克虎門炮台後,又轉去浙江定海;在定海見殺傷了大清總兵官也用處不大後,又轉去渤海灣威逼北京;最後造成清朝高層不得不簽訂城下之盟。可見海岸線越長,越不利於抵抗海上的威脅。」


小武深吸了一口氣,點頭道:「原來如此!若己方不能掌握海權的話,那麼瀕臨海洋反倒是個恐怖的事情!怪不得『海禁』會有市場,原來朝廷的內心深處很害怕海洋,因為在海上可能出現許多陸地上無法防禦的威脅!」


八角大笑道:「但反過來說,當你掌握海權以後,獲得的全局利益大得難以想像。」


「即以明朝抗倭為例,綿延幾個世紀的倭患讓中國濱海各省官員、封疆大吏、乃至皇帝都頭痛無比。百姓傷亡累積上百萬,財產損失以億計,上下無計可施,完全是放棄海權、疲於防守陸地之故。說難聽一點,這都是自找的!」


「如果從船廠里拿出一些早晚報廢的寶船、控制中日之間的海上主要航線,派人監視重要海路咽喉,待對方船至半途時發動海戰,即可輕易將倭寇船隻全部擊沉海底。保證他們到死也沒看見中國長什麼樣子。後面的倭寇便不敢再來了,倭患也就自然消除了。」


小武震驚道:「真有這麼容易的嗎?我知道鄭和的寶船隊是非常強大的,可是日本的海軍船隊至於弱得不堪一擊嗎?」


八角哈哈大笑,搖頭道:「這不能算是中日兩個國家之間的海戰!倭寇的主要成分只是日本農民、還有少量的破產武士,平日還不怎麼下海,所以他們根本就不能稱之為海軍。」


「按照正規跑海人的素質要求,明朝前期的中國艦隊在海上擊敗那些不通水性的倭寇實在是易如反掌!其實作為海盜,倭寇的海上實力還遠遠不能跟舊港國王陳祖義的實力相比。」


小武呆了半響,喃喃道:「明朝花費了天大的代價抵禦倭寇,交戰行為持續了好幾代人,付出的人力、財力計不勝計。甚至還在沿海築了很多小城防守;知名將領又是戚繼光、又是俞大猷,打了無數的仗,但是總體效果不佳。」


「可見,在陸地上被動地防守倭寇,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的,因為主動性、機動性和靈活性始終在對方那一邊。」


八角捋須頷首道:「其實俞大猷曾經建議,朝廷以水師的力量主動攻擊海外的倭寇;然而也無人聽取此議。結果很多絕望的老百姓只得搬家---迄今在江西仍能發現很多、當時從福建重災區整村整村搬過來的農民後裔。」


「最終,雖然明朝還是遏制住了倭寇泛濫;但在我看來,原本是不必如此痛苦而麻煩的。以其人力、財力付出的十分之一交給大明海軍(寶船隊),以攻為守的話,說不定將日本本土也早就拿下來了。」


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 天天要聞

圖表68明代倭患侵擾地區範圍圖

圖表68明代倭患侵擾地區範圍圖

【自遼東至廣東沿海無一倖免】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翻看了一張明代倭患全圖,頓時有了如醍醐灌頂般的感覺,緩緩道:「我終於明白了!當明朝的文官階層為了私慾、裁撤鄭和寶船隊的時候,自以為給國家節省下來幾十萬兩銀子和幾千條人命(也是不存在的),但其實國民即將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十倍、百倍以上的!此實天下之至蠢也……」


八角點了點頭,又指着一張海軍戰略四要素表格,道:「海戰既以進攻為唯一手段,即類似於陸地上草原民族的騎戰---因草原上基本無法防守,最多建設一點簡易的寨柵掩體,只是用來爭取一些反攻的準備時間而已。有人認為沿海建設一些炮台即可完成海防,結果肯定是掛一漏萬、基本不會有好效果的。」


「另外,海軍戰略又很適合中央集權機制。哪一方交戰時更易形成統一指揮和迅速集結,哪一方就更易形成局部優勢、更接近於勝利。」


「因此,保有一支強大的機動艦隊、而不是將船隻簡單散落在各港口和船廠中最為緊要。要保證一旦有命令,海上力量即可最快速度、最有效率地集結到一個點上,盡量減少任何條件限制。」


浣洋訣3.7.18海權的先驅——鄭和與馬漢 - 天天要聞

圖表69海軍戰略四要素

圖表69海軍戰略四要素


小武看了一會兒海軍四要素表,點頭笑道:「這四條確實很有道理。看來海戰發起的時候,軍艦的位置非常重要,就好像在籃球比賽中、雙方搶籃板球的情況那樣。」


「已方的隊員要盡量搶先霸住內線,將對方隊員擠出外線,則籃板球容易落入本方手中。然後無論攻守,主動權始終在己方這裡,感覺上本方的人數就好像比對方多一樣。」


八角咧嘴一笑,點頭道:「說的不錯。馬漢在闡述這個海軍戰略四要素之時,寫下了一個方程式『Power = Strength + Location』,即『威力的方程式是力量加位置』。此外,他還特彆強調一點---『集中的方法是海軍戰略的入門』。」


「從馬漢反覆強調的兩因素來看,鄭和的寶船隊做的極好。他們每次與敵作戰,總是處於極佳的位置,揚長避短、很少深入內地。分船隊之間的配合也是極佳,除了鄭和本人以外、很多小夥伴們即使在彼此通訊不暢時也能夠完成對敵人的夾擊。從世界海洋史上看,這是一隻不可多得的、舉世無敵的海軍。」


小武點了點頭,深深嘆息道:「想想日後與鄭和船隊同一級別的海軍、例如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只是在同英國艦隊的大戰中敗北、方才告別歷史的。然而鄭和的海上無敵軍團卻是突然就『消失在空氣中』了,這讓全世界的海上英雄都為之扼腕吧!」


八角點了點頭,道:「另外,馬漢還闡述過海軍基地的性質,以及海戰攻防的性質,這些內涵在今天都不難理解。」


「不過,鄭和擁有的超前海洋思維,令他在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那個時代,他就從未讓自己的艦隊成為任何港口基地的附屬物,而是讓許許多多的港口為寶船隊服務。僅此一項,當時各國的首腦幾乎無一人有這種思想。」


小武恍然道:「明白了。陸地思維使得很多國家認為、戰船的目標是保衛港口和海岸線。這種僵化的思想使得即使建造了一些船艦、海軍力量依然不會強大。」


「在清朝末年的甲午海戰之中,大清水師的表現就再次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思想陳舊,擁有再多的鐵甲戰艦也不見得有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 天天要聞

清朝花木蘭:潛規則清秀下屬,懷孕後偷換身份,終遭拋棄

在《清朝野記》中,我叫陳統領,世人皆稱我為清代花木蘭。然而,我女扮男裝從軍後,因作戰英勇一路榮升將軍,用刀逼下屬侍寢,懷孕後互換身份,最終卻被負心漢無情拋棄。故事始於同治初年,清廷大將多隆阿從湖南揮軍進軍陝西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