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2022年07月05日11:02:02 歷史 1063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提到二戰時期的日本師團,大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狂熱」和「兇殘」,典型的例子就是仙台師團、熊本士團。

可偏偏就有一個日本師團,被美軍方面評價為「和平使者」,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甚至還因害怕正面交鋒,而放走了包圍圈裡的40萬國軍——這就是日軍第4師團,大阪師團。

他們到底是強悍還是羸弱?是懦弱還是聰明?歷史上真實的大阪師團,究竟如何呢?

起源:商業之都

1888年5月14日,日本人以大阪鎮台為母體,編出了第4師團。

作為日軍中的「老前輩」,第4師團本該受到其他師團的尊敬,可事實卻與之截然相反。

且不說這支部隊的實際作戰能力如何,公認的一點是這支部隊打起仗來不夠「勇武」,反而透着一股市井商人般的「奸詐」,與其他部隊格格不入。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兩點。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一是大阪地區堪稱當時的「商業之都」,民眾生活條件比較好,民智也比較開化。

所以出自那裡的士兵比較惜命,打起仗來更理性理智,不會一個勁地追求無畏衝鋒,這一點在東京的繁華地區也有所體現。

二是大阪師團主要是由小販和游商組成的。

古話說得好,「無奸不商」,由商人構成的一支部隊打起仗來,自然更講究「性價比」。

這也難怪當時第4師團的口號會是「不佔便宜,就算吃虧」。

二戰爆發的時候,大阪師團是日軍常備的17個師團之一,而且還是這裡邊裝備較為精良的甲種師團。

聽起來很唬人,可實際上關於這個師團的「奇聞軼事」可太多了,而且大多令人捧腹,我們接下來就舉例給大家介紹一二。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軼事:大阪師團的搞笑過往

首先,大阪師團曾被稱為「無敵皇軍」。

1939年,蘇聯和日本在中蒙邊界的諾門坎地區打響戰爭,當時日本本部派仙台軍團和大本軍團一同前去支援。

仙台軍團接到命令後,日夜行軍,只用了短短4天就抵達諾門坎,並且在當天就投入了戰鬥。

可是大阪師團呢?士兵們一聽說要打仗,紛紛跑到了醫務室里說自己「頭疼腳痛」,最後氣的部隊指揮官親自坐到了醫務室里。

士兵們這才放棄裝病。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雖然放棄了裝病,但大阪師團的成員們還有很多避戰手段,他們在趕路的時候非常磨蹭,以至於4天能走完的路,他們走了七八天。

最後等他們抵達戰場的時候,仙台師團已經被打得四散奔逃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日本和蘇聯還停戰了。

大阪師團最後什麼沒幹還撈了一個「遭遇激戰,卻損失極小」的名聲,被日本後方大力宣傳,甚至當時人們還一度喊出了「無敵皇軍第4師團」這種口號。

最後還是關東軍方面的宣傳官看不過去了,將「無敵」改成了「無傷」,嘲諷第4師團的人都是「懦夫」。

其次,大阪師團以「嚴守命令」而著稱。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徐州會戰的時候,李宗仁的40萬國軍不幸被日軍合圍,好不容易跳出了包圍圈,結果卻發現前方出現了一支裝備精良的「日軍」。

李宗仁命令部隊朝着一側的山區撤離,準備利用地形和日軍打一波「游擊戰」,可是在他帶兵進山後,等了很久都沒能等到日軍過來。

派人去打探才發現,那支部隊居然已經駐紮在路邊起鍋燒飯了。

最終,李宗仁帶兵揚長而去,順利地擺脫了日軍的圍剿。

據說出現在這裡的這支部隊正是第4師團,大阪師團,後來日軍指揮部方面也曾問過他們為什麼沒有進行阻擊,而他們給出的答案是,

「沒有接到對中國軍隊進行截擊的命令。」

消息一經傳出,我國軍隊便紛紛得知「來自大阪的士兵不會打仗」,以至於最終日軍十一軍指揮官把第4師團閑置在了後方。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第三,大阪師團還被稱作最「時髦」的部隊。

日本各個師團,基本上都有各自內部統一的臨別緻辭,用於和其他部隊道別。

以第2師團為例,局面較優的時候,他們的分别致詞是「武運長久」,局面較劣的時候,他們的分別之詞是「九段坂見」,這裡的九段坂指的就是靖國神社。

可是大阪師團卻不一樣,這支部隊無論局面優劣分別時說的都是「御身大切」,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身體安康、保重身體。

他們不僅自己消極避戰,還會把這種情緒帶給其他部隊,當裝病住院後遇到一些受傷士兵的時候,大阪師團的「前輩」們往往會問,

「你為什麼這麼拚命啊?保命要緊。」

這麼怕死的部隊,在日軍裏面也算是獨一份了。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最後,這支部隊是經美軍認證過的「愛好和平」。

日本戰敗後,有些狂熱的戰爭分子根本不願意投降,可這種情況在大阪師團里就很少見。

天皇宣布投降沒多久,他們就繳械投降、順利回國了,而且回國第2天,就有很多士兵跑到了美軍兵營前去兜售一些戰爭紀念品了。

與此同時,這支部隊在精氣神上也和其他部隊直接區分了開來,當時各個日軍部隊的士兵幾乎都是萎靡不振、面黃肌瘦的。

唯獨大阪師團里的士兵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絲毫看不見一點飽受戰爭磨礪的模樣。

理所當然的,第4師團也成為了日軍南方軍中死傷最少、裝備物資保留最完整的一支部隊,也就難怪這支部隊被美軍評價為「愛好和平」了。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真相:奸詐但不懦弱

不過很多人都將這支部隊給小覷了,真實的大阪師團,的確奸詐,但是並不懦弱,至於羸弱就更無從談起了。

之所以說它奸詐,是因為我們上面也提到了,大阪的城市氛圍擺在那裡。

在古代日本各地,基本上都是農民依附於擁有土地的「大名」,而大名則是效忠於天皇。

這使得日本的文化極具有服從性,是後來二戰時期士兵狂熱信奉天皇的基礎。

可是在大阪卻又不一樣,這座商業城市並不信奉「上下級統治」這一套,雖然也服從於天皇,但是也時常考慮着苛捐雜稅的問題,與「大名」鬥智斗勇。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會效忠天皇而死,但絕不可能盲目服從一切命令,「無意義」地死去。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大阪軍團並不「懦弱」這一點,在各個時期中,其實也都有所體現。

比如說在西南戰爭的時候,大阪師團面臨薩摩武士組成的叛軍時毫不示弱,一番激戰後,成為了當時參戰各師團中,唯一受到天皇獎勉的部隊。

日俄戰爭的時候,第1師團有陣地始終無法攻克,換成第4師團來,沒過多久就攻堅成功了。

而且後來以山地戰出名的「丹波之鬼」筱山步兵第70聯隊,也是從第4師團中改編出來的,由此可見,這並不是偶然。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個甲種兵團,再弱又能弱到哪裡去?再者說了,如果這真的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日本軍部也不可能在這支師團上耗費那麼多的心血了。

當然,我們在上面所提到的那些事迹,也並非是國人所杜撰的,大多是出自日本歷史學家關幸輔當初所寫的《日軍第一窩囊廢師團》這篇文章。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而大阪師團其實也是日軍中少見的「計謀型部隊」,他們不是一味蠻幹,而是更加註重策略。

比如說打攻堅戰的時候,他們不會像第2師團一樣,一昧地發起猛衝,反而是在一輪衝鋒後就撤回去搜索信息。

像第2師團這樣的蠻幹型,和第4師團這種計謀型,可以說是各有各的優劣。

如果是和實力一般的敵人作戰,那麼很明顯第2師團的作戰方式更容易取得效果。

可是如果敵人比較強悍,那麼第2師團的作戰方式就要遇挫了,即使成功也要蒙受巨大的損失。

有關這一點,在日軍和國軍、美軍的作戰中,就充分體現了出來。

要知道至今第4師團的編製還都保留着,沒點實力怎麼可能能做到這一點?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評價:幸運的大阪部隊

既然大阪師團是有實力的,那麼難道沒有人站出來對關幸輔的文章作出駁斥嗎?

答案當然是有的,日本軍史作者就曾專門寫文駁斥過,說這是對大阪部隊的一種歧視。

不過有一說一,效果並不明顯,因為大阪部隊實在是太「招人恨」了。

要知道,日本陸軍戰前籌備的17個常備師團,絕大多數都「玉碎」了,像大阪師團一樣,保留完整編製、戰力受損不大的師團基本沒有。

比如說第2師團,在瓜島地區作戰時,2萬人死得只剩了5000人。

好不容易完成重建,結果又被安排去了緬甸,結果18000多人中,有超過2/3的人死在了那,順利回國的還不到6000人。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尤其是作為南京大屠殺罪魁禍首的16師團,13000多人只活下來了800人,死亡率高達94%,實屬因果報應。

第6師團去了布干維爾島,結果先後被美軍和澳大利亞軍隊重創,死亡人數在2/3以上,剩下的人也是下場凄慘。

第20師團去了新幾內亞,他們倒不是因為戰爭受損嚴重,主要是因為沒有吃的,很多人都餓死了,最終活下來的人也不到1/10。

這些都屬於直接玉碎當場的,沒有玉碎的那些師團也不好受。

比如第14師團,雖然在大陸作戰的過程中僥倖活下來了一半人員,還有一個師團部,但是隨後這些人就玉碎在其他地區,鮮有人倖免。

第3師團,第9師團和第11師團,被投到了淞滬戰場上,固然他們給中國軍隊帶來了很大的傷亡。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但是他們自己也沒有討到什麼便宜,一線步兵幾乎都打光了,師團人員基本上都是後來補充進去的。

了解完其他師團的境遇後,我們再來看看大阪師團,簡直就是「天選之子」。

先是被命令駐守在滿州,然後本來該被調去參加諾門罕戰役,結果他們還沒去就結束了,僥倖讓他們保得一命。

後來他們雖然領命去了華中地區,但是只參與了幾次掃蕩作戰,以及第2次長沙戰役。

不過在第3次長沙戰役到來之前,他們就已經被調走了。

等到了菲律賓,他們倒是趕上了戰鬥,只不過當時的美菲軍已經是奄奄一息,與其說大阪師團是去作戰的,還不如說他們是去收割了。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最後被派去支援緬甸,結果又是人都沒到戰爭就結束了。

在跟國軍,蘇軍,英軍、美軍都交過手,或者是準備交手的情況下,大阪師團居然沒有蒙受什麼損失,這屬實是運氣好。

不知內情的人,或許還真會覺得這支部隊是天下無敵的呢。

有趣的是,損傷不大的還不僅僅是大阪師團,凡是從大阪出去的部隊,幾乎都沒經歷過什麼激烈的戰鬥。

比如說25師團、34師團、44師團以及104師團,在這種情況下,大阪師團自然會遭人妒恨了。

所以說,大阪師團既不是一群懦弱無能的「可笑之輩」,也不是什麼大殺四方的「超級強軍」。

日軍大阪師團:故意放走40萬國軍,被日本歷史學家稱為「窩囊廢」 - 天天要聞

這就是一支裝備精良,比較「惜命」的軍隊,如果要硬說,那也就是運氣比較好,僅此而已。

不過美軍評價他們「愛好和平」卻有失偏頗,畢竟他們也參與到了戰爭中,即便不像其他日本士兵有那麼狂熱的戰爭熱情,但始終也無法磨滅他們曾經入侵的事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 天天要聞

蔡暢:日本手上的這幾張牌,哪一張都不好打

7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對所有日本輸美商品加征25%關稅,遠超此前針對汽車等特定行業的徵稅範圍。面對這一「最後通牒」,日本首相石破茂當天緊急召開內閣會議,強硬回應「日本不會輕易妥協」,並誓言繼續談判以捍衛國家利益。此次關稅升級直擊日本經濟命脈——汽車產業占對美出口超30%,豐田已預警2025財年凈...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 天天要聞

鵜鶘3年6800萬提前續約赫伯特-瓊斯 合計剩5年合同成重點培養對象

北京時間7月11日,根據ESPN名記Shams報道,鵜鶘與前鋒赫伯特-瓊斯完成提前續約,雙方達成一份三年6800萬美元的合同,加上他的現有合同,他與鵜鶘還剩5年9700萬美元合同,其中2029-30賽季為球員選項。赫伯特-瓊斯是2021年的二輪秀球員,他過去4個賽季均是效力鵜鶘。在上賽季赫伯特-瓊斯因傷僅出戰20分鐘,場均32.4分鐘能夠達...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 天天要聞

沈從文與頤和園霽清軒

◎謝其章 小學時代的頤和園春遊,可說是一件歡呼雀躍的大事,母親會破例給一毛錢零花,一個義利圓麵包,煮兩隻雞蛋,這些吃食平日里難得一吃。六十年來游頤和園十數次,頂數去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