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2022年07月01日12:28:08 歷史 1473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香港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Yes,Sir」的鏡頭)

不過,隨着新時代的到來,「Yes,Sir」已經被全新的中式口令所取替。

環球網報道,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從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將不再說「Yes,Sir」,而是鏗鏘有力地說「知道,長官」了。

與此同時,香港警隊也開始採用中式步操,並使用新制服、裝備國產的「劍齒虎」裝甲車。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使用中式步操的香港警隊成員)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香港警隊裝備國產「劍齒虎」裝甲車)

對於相關調整,香港警察隊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表示,香港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紀律部隊做出調整,「殖民色彩」將被去掉。

回顧過往,香港曾經經歷了百年的殖民歷史,現在的香港警隊,是在1844年成立的,其實也就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不久,當時清政府戰敗,不得不簽署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並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南京條約》簽署現場)

之後英國就盤踞在香港島,並建立了香港警隊。當時的香港警隊以半軍事化的方式存在,其中包括英國人、印度人、華人等不同群體。

英國殖民香港時,香港警隊的步操和口令,都是按照英國標準制定的。這裏面有個細節,就是英國為了方便管理,還是決定大量招募香港當地人來當警察,但是培訓方式都是英式的。英國編製了一整套的會操訓練內容,經過篩選的人員成為香港警察,就必須接受這種英式的會操訓練。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資料畫面)

而且,英式的會操訓練還將步操和口令結合起來,只有使用英式口令,步操才能正常進行,否則就會顯得很奇怪。

所以,為了達到殖民目的,英國人顯然也是下了心思的,他們要將英式的口令灌輸在香港警察的大腦意識中,並讓香港警察習慣性地以為自己是「效忠女王」。

因為這種情況根深蒂固,所以長期以來香港警隊都是「效忠女王」的存在。

但是香港在1997年7月1日正式回歸,現在香港已經回歸25周年,一切都該改變了。香港是中國的,香港警隊自然是按照中式步操來執行訓練,並使用中式口令。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香港中聯辦舉行升旗儀式)

所以,一次「微調」,體現的其實是關鍵的意義。以前香港警察說「Yes,Sir」,現在他們抖擻精神說「知道,長官」;以前香港警察訓練英式步操,現在香港警察更加自信地訓練中式步操。

7月1日開始,香港警察不再說「Yes,Sir」 - 天天要聞

(慶祝回歸25周年,香港舉行升旗禮,護旗方隊以中式步操進場)

在談及中式步操的訓練時,一位陳姓護旗手學員就激動地表示,這體現了對祖國的歸屬感,以及對民族的情懷,每個人都感到光榮、自豪。

以後我們再也不說「Yes,Sir」了,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 天天要聞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及其一眾黨羽後,自任都督中外軍事、丞相、錄尚書事、領揚、荊、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東晉的最高權力。為了掃清隱患,他決定過河拆橋,除掉反覆無常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於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 天天要聞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近日,山東泰山俱樂部韓國籍主帥崔康熙「失聯」一事被外界鬧得沸沸揚揚,成為這個中超間歇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這一事件初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背後實則是山東泰山俱樂部與主教練崔康熙之間複雜矛盾的一個集中總爆發。從表面上看,「失聯」 事件源於泰山俱樂部欲與崔康熙溝通夏窗調整事宜,卻無法聯繫到他。但事情遠非這...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 天天要聞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盧溝橋畔的鐘聲穿透八十八載光陰,驚醒了沉睡在歷史褶皺里的血色記憶。當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首次公開展示胡桃澤正邦 83 分鐘口述影像,這位 731 部隊原解剖技師的自述,讓那段湮滅於檔案深處的暗夜重新浮現於陽光之下。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 天天要聞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車禍去世的若塔,距離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時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在社交媒體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曬出了一張若塔在一場歐冠比賽中替換自己出場的照片,並表示:「言語無法表達,將愛與祈禱送給迪奧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們。我們會想念你。你將永遠被...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