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黃帝、伏羲比肩的上古聖人有怎樣的生平?

2022年06月30日05:14:07 歷史 1050

禹,夏朝開國君主,姒姓,夏後氏,名文命,上古時期夏後氏首領、歷史治水名人,史稱大禹、禹帝、神禹。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後代,鯀的兒子,母為有莘氏之女修己。


與黃帝、伏羲比肩的上古聖人有怎樣的生平?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絡

相傳,禹治洪水有功,接受帝舜的禪讓,繼承部落首領。在諸侯的擁戴下,正式即位,以陽城為都城,國號為夏,分封丹朱(堯的兒子)於唐國,分封商均(舜的兒子)於虞國。作為夏朝的第一位君主,後人稱為夏禹,成為上古時代傳說時代與伏羲、黃帝比肩的賢聖帝王。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九州、奠定夏朝,後人尊稱為大禹。禹死後,安葬於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市),現仍存有禹廟、禹陵禹祠。從夏啟開始,歷代帝王大都來禹陵祭祀。

早期歷史

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但也有說法認為禹應為顓頊六世孫)。出生地有爭議(一說在汶上山石紐地區;一說在石坳)。母親是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隨父親鯀東遷,來到中原。其父鯀被帝堯封於崇。帝堯時,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災禍,百姓愁苦不堪。帝堯命令鯀治水,鯀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鯀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邊設置河堤,但水卻越淹越高,歷時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災禍。接着禹被任命為司空,繼任治水之事。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正是他勞心勞力治水的最好證明。

在治水過程中,禹走遍天下,對各地的地形、習俗、物產等都了如指掌。禹重新將天下劃分為九個州,並制定了各州的貢物品種。帝夏禹王還規定;天子畿以外五百里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綏服,再外五百里叫荒服。甸、侯、綏三服,進納不同的物品或負擔不同的勞務。要服,不納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則根據其習俗進行管理,不強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與黃帝、伏羲比肩的上古聖人有怎樣的生平?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絡

禹即位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時,正式把天子位禪讓給禹。十七年以後,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喪結束,禹避居夏地的一個小邑陽城,將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但天下的諸侯都離開商均去朝見禹王。在諸侯的擁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陽城,國號夏。分封丹朱於唐,分封商均於虞。改定曆日稱為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東行,到了會稽後去世,皇甫謐認為禹享年一百歲左右。禹去世後,其子啟繼夏朝天子位。


與黃帝、伏羲比肩的上古聖人有怎樣的生平? - 天天要聞

圖片源於網絡

文章典故

三過家門而不入

傳說禹與塗山氏女嬌新婚不久,就離開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第一次經過家門時,聽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還有嬰兒的哇哇哭聲。助手勸他進去看看,他恐耽誤治水,沒有進去;第二次經過家門時,他的兒子正在他妻子懷中向他招着手,這正是工程緊張的時候,他只是揮手打了下招呼,就走過去了。第三次經過家門時,兒子已張到十多歲了,跑過來使勁把他往家裡拽。大禹深情地摸著兒子的頭,告訴他,水未治平,沒空回家,又匆匆離開,沒進家門。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