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上海奶奶」的特殊遺產

2024年05月15日16:02:31 歷史 7448

5月7日,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30周年座談會後的那個晚上,朱紀扉發了一條朋友圈:「有幸替奶奶代領『慈善之星』,深深感激,感謝社會的認可……」很快,有人在評論中留言:「轉眼奶奶已經離開半年多了,時間過得真快啊。」

在那個瞬間,朱紀扉突然感覺有些不太真實,對着獎盃和榮譽證書呆望許久後,他才回過神來:那個永遠風風火火、精力充沛的奶奶,真的已經不在了。

2000年出生的朱紀扉,是「上海奶奶」沈翠英的長孫。去年10月15日,這位曾賣房給地震災區捐建學校的老人,為慈善事業耗盡了最後一絲心力,因病不幸去世。那一刻,原本已經準備出國留學的朱紀扉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接受那份特殊的遺產,繼承沈翠英的公益事業,去實現奶奶未竟的理想。

這是一個關於善良、成長與傳承的故事。

一 和奶奶的約定

在長寧區劍河路上的「聚愛實業」公司,沈翠英的大幅照片掛在最顯眼的位置。接手這家企業後,朱紀扉經常凝視着這張照片,回憶與奶奶相處的點滴,以及祖孫之間的那個約定。

退休教師沈翠英是著名公益人。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她因賣掉一套房產為地震災區修建學校聞名全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上海奶奶」。沈翠英去世到現在的半年間,朱紀扉沒有一天不在思念着她。「奶奶先把路鋪好,以後你要來接班哦。」這句話,朱紀扉已經記不清奶奶和他說過多少次,只記得每次他總是一口答應,雖然內心總覺得這一天還早。對於他來說,奶奶就像「大樹」,是家裡的主心骨,會永遠在那裡守護着大家。

特稿|「上海奶奶」的特殊遺產 - 天天要聞

圖說:2011初,「上海奶奶」沈翠英成了農產品「業務經理」,電話接個不停,將更多愛心奉獻出去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資料圖)

事實上,沈翠英也一直沒有真正考慮過退休問題,「還能再干十年」是她的口頭禪。直到去年10月,當初祖孫之間的隨口之約,突然成為了必須面對的現實。

「從病危到去世,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當時,望着病床上消瘦到脫相、陷入昏迷的奶奶,朱紀扉心如刀絞。此時他已經拿到了澳洲留學的錄取通知書,隨時可以出國深造,但想起與奶奶之間的約定,他又萬般躊躇:到底去還是留?自己有沒有能力成為奶奶的接班人?這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朱紀扉從小被奶奶帶大,性格卻大相徑庭。沈翠英外向、果敢、熱情洋溢,朱紀扉卻內斂、溫和、靦腆,和人說話都會臉紅,更像一個不經世事的少年。原本在他的人生規劃中,留學歸國後可能會成為一名程序員,過着平凡而悠閑的生活。

但當「大樹」轟然倒下,家裡陷入一片慌亂。朱紀扉突然意識到,自己不能再當一個總是被照顧的小朋友了。他應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讓奶奶放心,也為長輩們分憂。最終,朱紀扉決定放棄留學,接過奶奶留給他的特殊遺產,成為一名全職公益人。

二 沒有退路可言

正式接手這份特殊遺產後,朱紀扉才發現,情況實在不容樂觀。

2008年捐房造校之後,為了助力都江堰災區儘快復蘇,沈翠英創辦了上海聚愛實業有限公司,旨在幫助當地農民銷售獼猴桃,將商業與公益相結合,以助農推動鄉村振興。這一理念在當時非常超前,但實際操作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

聚愛公司以農產品扶貧為主,毛利極低,銷售損耗極大,而且品類比較單一。主打產品獼猴桃的生產銷售期只有3個月,很難支撐起公司全年的業務量,這也是企業長期入不敷出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以往的銷售幾乎都依靠團購,零售與線上營銷幾乎一片空白,與當下的商業環境格格不入。

為了確保質量,沈翠英堅持獼猴桃生產的所有環節都親力親為,種植銷售一肩挑。由於整個渠道成本極高,稍不留神就會面臨巨額虧損。過去15年,沈翠英和家人先後投入資金超過千萬元,去世時她名下已無房產,最後一套房子也被賣掉還債。但這位執着的老太太始終不肯放棄。最終,當「聚愛」逐漸實現營收平衡,有望扭虧為盈時,她自己的身體卻被累垮了。

由於沈翠英走得突然,手頭很多事都來不及交接,不少客戶「失聯」了,這令去年的愛心獼猴桃銷售面臨極大壓力,雖然在一些老客戶以及愛心市民的支持下,最後勉強過關,但也只是不賠不賺。

一家不怎麼賺錢的慈善企業,一個位於都江堰的獼猴桃種植基地,這就是朱紀扉目前手上幾乎所有的「底牌」。維持成本很高,但收入卻不多,為了控制成本,他不得不縮小公司規模,目前算上他在內,全部員工只剩7人。

「以前我還可以每天睡懶覺,現在睡不着了,一睜眼就是一大筆成本支出,如果哪天無事可做,心裏就直發慌。」朱紀扉說,為了不讓「上海奶奶」的金字招牌砸在自己手上,他沒有退路可言,唯一的辦法就是徹底改變,首先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三 努力改變自己

翻開朱紀扉的朋友圈,都是聚愛公司的公益產品推薦、考察活動實錄,以及公益獲得的運作情況。

特稿|「上海奶奶」的特殊遺產 - 天天要聞

圖說:今年4月,朱紀扉赴雲南考察扶貧示範點和當地農產品 受訪者供圖

因為人手緊缺,和當初奶奶一樣,公司的大小事宜都要朱紀扉親力親為:送貨、擺攤、跑市場、做推廣、運營公眾號……全都得自己干。他覺得最難的事就是去談合作。因為性格靦腆,朱紀扉最不擅長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按照「00後」流行的表達,他原本是一個超級i人(內向性格),卻被逼着成為e人(外向性格)。

穿上西裝、準備好ppt,來到合作夥伴的公司上台進行路演,每次即便緊張到手腳發抖、舌頭打結,朱紀扉也得硬着頭皮講完。幸好台下的聽眾似乎並不介意,一般都是笑眯眯地看着他,合作順利達成後,還會拍拍他的肩鼓勵:「要是沈奶奶看到你剛剛在台上的樣子,一定樂壞了。」

朱紀扉明白,「大樹」般的奶奶雖然不在了,但某種意義上依然在庇護着他。老客戶們是看在與奶奶多年合作的情分上,才給了他關照與支持。這不是長久之計,他想做得更好、更多,不僅為了實現奶奶的理想,也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

一次次與客戶的接洽中,朱紀扉得到的反饋是,沈奶奶的事業方向是對的,只是有些方式需要調整。這給了他巨大的信心,相信自己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四 追尋長輩足跡

今年4月,朱紀扉和母親開啟了一場特殊的旅程:到雲南紅河、金平、綠春三縣,重走奶奶沈翠英當年的扶貧之路。

其實多年前,沈翠英就已經意識到「聚愛」公司產品單一的問題,一直在試圖拓展慈善項目版圖,設法增加商品種類。2020年9月,她在雲南紅河縣設立了扶貧示範點,推廣雲南特產的農產品,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三年消費幫扶逾千萬元。她還在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在上海長寧區開設了唯一一家授牌的扶貧產品推廣點,將雲南商品與上海市場對接。

這趟旅程讓朱紀扉印象深刻。兩個直線距離看上去很近的考察點位,開車走山路卻要五六個小時,顛得他七葷八素。沿途皆為崇山峻岭,道路崎嶇難行,三縣的貨物運輸非常困難,空有優質農產品卻運不出去。感嘆奶奶當年跋山涉水考察不易的同時,朱紀扉也更加理解她的選擇與堅持——正是看到了當地百姓的難處,才希望能為他們做更多的事。

此次雲南之行,朱紀扉收穫頗豐。他們考察了兩個鮮花餅工廠,這是奶奶生前最想帶到上海市場的雲南特產。此外還接洽了沃柑、茶葉等農產品,並有望在端午節引入雲南紅米粽子。「能做的事情很多,但憑着一家之力辦企業做慈善,力量很是有限。」朱紀扉記得奶奶經常對他說,國家有好政策,也需要人腳踏實地去實現。如今,他也願意追隨着奶奶的足跡,成為一名公益的踐行者,但如何去實現,朱紀扉有自己的想法。

在昆明,朱紀扉來到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拜訪了沈奶奶的好朋友許建初教授。許教授熱情接待了他,介紹了「山地新未來」這一山地綠色科技農業的全新概念,其中「一顆香水檸檬」的案例,讓朱紀扉大受啟發。

在他之前的理解中,扶貧農產品都是低附加值,是苦活累活的代名詞。但許教授告訴他,其實在科技的加持下,偏遠山區的貧瘠土地,也能種植出高附加值、有競爭力的優質產品。同樣是公益助農,埋頭苦幹是一種方式,借力巧幹也是一種方式,付出的時間一樣,結果卻完全不同。對於這一觀點,朱紀扉深以為然。

五 用一生傳承愛

「熱情與經驗豐富是奶奶的優勢,年輕和視野廣闊則是我的優勢。」朱紀扉說,他曾一度糾結於能否成為奶奶合格的接班人,但這次雲南之行打消了他的疑慮:他只會成為更好的自己,以「00後」的方式去踐行自己對公益的理解,走出完全不同的精彩。

特稿|「上海奶奶」的特殊遺產 - 天天要聞

圖說:在「上海奶奶」沈翠英公益慈善十五年回顧展上,朱紀扉向小記者介紹奶奶的故事 受訪者供圖

回到上海,朱紀扉又開始了忙碌。梳理資源、對接新客戶、拓展銷售渠道、設計產品目錄、開展公益項目……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這條道路究竟通向何方?是否能夠成功?唯有堅持下去,靠他自己去尋找答案。

閑暇之餘朱紀扉也會思考,奶奶留給他的特殊遺產,其實並不只是那個「風雨飄搖」的慈善企業,更多的是一顆善良的心,以及願意為此付出所有的勇氣。

朱紀扉記得一件陳年往事,那是很小的時候,有一次跟着奶奶出門,在路上遇到了一名流浪漢,奶奶拉着他快步走過,突然停了下來,思考片刻後轉身折返,為流浪漢買了一頓午餐。

一生心中有光,做一個正直善良的人,正是在無數個類似的瞬間里,沈翠英出於本心的選擇,慢慢在一個小男孩的心底播下善的種子,悄悄地萌芽生長。

繼承奶奶的事業,追尋她的足跡,是傳承也是療愈。雖然這一過程讓朱紀扉知道,奶奶的事業並不完美,但她拼盡全力為後輩打下的基礎,以及所有留下的經驗教訓,都將成為寶貴的財富,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慈善之花終將綻放,奶奶的夢想一定能夠實現。

對此,他深信不疑。

新民晚報記者 李一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