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洋訣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2022年06月29日03:11:02 歷史 1888

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鄭和點頭道:「永樂帝有言,『華夷本一家,朕奉天命為天子,天之所覆、地之所載,皆朕赤子,豈有彼此』?所以我等水師數萬人,乘坐大船百餘艘遠赴重洋異域,正可以開疆拓土、相機進取是也。」


小武大為詫異道:「你們去開闢疆土?真有如此雄心?我倒記得《明史》中說:『成祖惠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如此而已。只說你們船隊有兩個目的,一是找尋建文帝下落,二是去遠方耀武揚威。」


鄭和哂笑道:「中華寫史之人,大多對異域一無所知,怎知成祖之雄心?」


「永樂帝平日里常喜任用色目人、蒙古人、高麗人為官,早為漢儒所忌,故那些人的書中絕無此等見識。倒是我在最後一次下西洋前,在長樂(福州)天妃廟立下石碑,文曰《天妃之神靈應記》,鐫刻下歷次出洋之使命總結:


『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國,固遠矣,而程途可計。……命和等統帥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餘艘,齎幣往齎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這才是真實寫照。」


小武快速思索道:「此碑文意思莫非是說,明朝統一之後,感覺已經超越了漢唐;天地所到之處,無非都是大明的臣屬!不管番地在西方之西、北方之北,遠則遠矣,但只要計算好路上的日子、仍可順利抵達。」


「不錯,你自己立下的碑文當然是第一手資料。不過,你們既有『百餘艘』巨艦軍隊、又帶着金銀財貨,其目的只是『宣教化而柔遠人』?這個目的又是何解?」


鄭和柔聲道:「我家先祖曾於雲南坐鎮---有元、明兩代,雲南平章鎮撫西南外夷的做法,當然非常熟悉。」


「況且永樂帝對中南一帶的謀略,也與遠航船隊交相呼應。我們出洋的最終目標,就是讓針路沿途各國成為類似於『三宣六慰』之地。」


小武大驚,道:「我知道『三宣六慰』包括了緬甸、泰北、老撾等地,那裡雖屬於外藩之國,但明初對其控制相當穩固。」


「而且永樂皇帝還曾趁着安南內亂、將其地吞併,可見不能排除成祖有混一中南的野心。然則你們對更遠的西洋還有想法?胃口真可能有這麼大嗎?」


鄭和微笑道:「像大明吞併安南這種事,大略也是意外。一般來說,確定臣屬之藩國只要能數年入京一貢、平時保持溝通和貿易;大明在域外之地,但有所求,外藩緩急可以相助,也就是了。」


「永樂帝和道衍師等人既有如此雄圖、目光遼遠,體察其意旨,我也願意超越前人、有所作為。而我所說的前人是指大元、並非弱宋。須知大元的海疆已是無遠弗屆、直抵天方,所以我也得非常努力才行。」


小武詫道:「你稱中華正統之宋朝為弱宋?」


鄭和淡然點頭道:「有宋之時,不計遠藩、天下分而為七,怎麼不弱?當然,朝中確有不少漢臣,言必稱宋儒該當如何如何行事。永樂帝一向與他們的思想談不到一起,所以才會將此外藩使命交於我手。」


浣洋訣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圖表18戰國七雄2.0版

圖表18戰國七雄2.0版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恍然道:「原來是文化之爭的緣故!要是放在前朝,你也算是大理人、而不是宋人,所以自然不必買他們之賬!也難怪那些儒臣會想盡一切辦法去寫文章,既黑永樂大帝、又黒道衍大師、同時把你也黑了。」


鄭和柔聲道:「我等肩負使命既是『柔遠人而宣德化』,那第一步先要『柔遠人』,先同以前並不熟悉的遠方各國人建立交往。」


「待雙方交流融洽之後,再尋機教化不遲。故我第一次下西洋時,完全秉持着這一思路,不為小利小害掛心,先求海外可以落腳之處。不求蓋世功績,先尋穩紮穩打。」


浣洋訣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圖表19明朝下西洋航線沿路國家名字(部分)

圖表19明朝下西洋航線沿路國家名字(部分)


小武點頭道:「這樣說來,倒也合理。萬事開頭難,你第一次下西洋順利嗎?」


鄭和微微搖頭道:「永樂三年(1405年),我們整支船隊誓師出發、從外洋一路南下,一路上無國不訪、大開眼界。但畢竟是第一次,遇到的危機着實不少,也就只能見招拆招吧。」


小武奇怪道:「哦?那你說說看,有何見聞與危機?」


鄭和點頭溫和道:「首先,我們到達了安南以下的占婆(占城),發現此地竟然同時流行印度教、儒教、佛教、回教,着實令人詫異。不過宗教衝突也因此十分劇烈。」


「聽說元初有不少宋人移居占城,此地儒學文風漸盛。宋人評價占城君臣的文化甚高---『不惟其臣有詩才、而其主亦善篇章,彬彬乎聲名文物,匹於朝鮮、超於日本遠矣』。」


小武詫異道:「這是說占城人的中文水平與朝鮮相當,遠超過日本?倒是不可思議!」


鄭和眨了眨眼,笑道:「那我就念一首詩、做個例子吧:

痛哭江南老鉅卿,

春風拭淚為傷情。

無端天下編年月,

致使人間有死生。

萬疊白雲遮故國,

一抔黃土蓋香名。

英魂好逐東流去,

莫向邊隅怨不平。」


「此詩為占城國王見了南宋流亡文人、安撫其國破家亡之痛而即席所作。其文採風流亦頗有可觀。故自本朝洪武皇帝開始,因占城人通漢字,大明已開始在占城開科取士。自此居然科舉成風,其它各教轉弱。」鄭和補充道。


小武震驚道:「好詩!明朝居然也吸納占城學籍的人參加科舉考試?可惜沒聽說誰考取了進士!不然的話,必然青史留名啊!」


「對了,占城地處印度支那地區、中印文化衝突之處,自然文化和宗教矛盾激烈---出現此消彼長的現象也是很正常的耶。」


鄭和點了點頭,道:「由於占城亦處于海路之要衝,故元時亦有阿拉伯之回教傳入。但我也發現,因其並非主流,故回教在此地存在的前景不大。不久船隊南下去了爪哇島,在那裡我們遇到了危機,讓我喜憂參半。」


小武訝道:「喜憂參半?此話怎講?」


鄭和柔聲道:「船隊去爪哇島時,我是相當警惕的,畢竟這是大國滿者伯夷的核心地盤。」


「當年大元征伐東爪哇、失敗而回的教訓是極大的。究其根源,大約因為元軍介入了爪哇的內部爭鬥。故出發之前,道衍師和我曾聊過此一教訓,說是爪哇風俗樂於仇殺,我等遠來之人輕易不要介入其內鬥。」


「但是沒想到,怕什麼偏要來什麼。我試探性地發出一支小隊,在爪哇島東部登陸,共170餘人上岸進行貿易。他們居然正好碰上了當地兩個土王的爭鬥---其中西王的部隊將他們誤認為是東王的部隊,不容分說便全部殺死。」


浣洋訣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圖表20中爪哇和東爪哇地圖

圖表20中爪哇和東爪哇地圖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急促地吐了一口氣道:「運氣太差了!這可真是對你的考驗呀!」


鄭和點頭道:「不錯。得知上岸的船工全體陣亡,各艘巨舶之上、無論是船長還是水手,無不群情激奮、只想報仇,讓爪哇人知道我們大明水師的厲害。」


「我亦花費了不小的力氣,才讓自己冷靜了下來,畢竟情況不明、不能輕舉妄動。於是便下令---讓船隊沿着爪哇島東北部的海岸線來回遊弋,務必讓當地人看清楚我方的實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岸上有不少唐人後裔,僅杜班(Tuban)就有千餘家漳、粵之民---也是這個原因,當地土酋才會把我們的船工和參戰軍隊搞錯。於是請那些唐人幫助兩邊溝通之後,我們才弄明白事情的原委。」


小武點頭道:「那個西王是不是嚇得要命?唯恐你們找他算賬呢?」


鄭和點頭道:「不錯。他得知情況以後,又看到了大明水師實力,便派人來我船上認錯,說是願意用黃金賠償無辜人命。我仔細考慮了一下,答道:既然認罪態度尚可,我亦願寬恕他們。但是具體賠償多少,我不能私做主張,請西王派使者隨我船回大明,等皇帝定奪。」


「如此決定,實因不願介入爪哇內鬥。畢竟即便滅了西王,也只便宜了東王,又於大明何利呢?當年元軍伐爪哇,正是吃了類似的虧、導致敗回,故我不願深究。況且死者已矣,若能以此契機讓大明勢力在爪哇島上立住腳跟,他們才算是沒有白死。」


小武重重點頭道:「你說的很有道理!原來我還以為你是故作大方呢?所以,之後你們就在爪哇島上立住腳了?」


鄭和微笑道:「當然,其實爪哇島乃是我的福地。我七下西洋,其中六次去了爪哇,每次到了那裡就好像回到了家一樣。」


小武非常詫異,道:「為什麼呢?難道你的前世是印尼人?」


鄭和柔聲道:「無妨,就給你說一下、我對海外異域的全局觀吧。總體上看,由南海針路分隔,海外分為東洋和西洋兩大域---東洋之域就是針路以左(航線左邊)各國,西洋之域則是指針路以右(航線右邊)各國。」


小武插口道:「對喔,其實你兩大域都航行到了,對吧?但是為什麼世人總說你下西洋,從來沒人說你下東洋呢?」


鄭和笑道:「因為世人都認為西洋之域比較重要。大明到天方的商路乃是要津,沿途大多為西洋之地,若要買賣物產、多半得走此路。」


「然而我卻另有一個發現、他人鮮少知道,那就是東洋之域的獨特性。正因為以前無人重視,所以這裡很大程度上都是處女地。」


小武疑惑道:「所以,西洋之域代表着海上絲綢之路,同時東洋之域還沒怎麼開發?」


鄭和柔聲道:「東洋之域的主體,除了呂宋以外,剩下就只有一個滿者伯夷帝國。先前我本以為該國非常強大,以爪哇島為中心、統治着無數島國。」


「但是深入了解了爪哇形勢以後,我才明白萬島之國如今早已分崩離析,內亂不休,大小島嶼各自為政。並且此處宗教並不深入人心,有很大的改造空間。」


小武身軀一震,接口道:「莫非你想要統治滿者伯夷帝國?」


鄭和搖了搖頭道:「統治倒也不必,但是我深入考慮過南海平衡之道。簡單得說,就是讓東洋之域和西洋之域彼此能夠制衡。」


小武大奇道:「聞所未聞,不過願聞其詳!」


鄭和緩緩道:「水手們看到爪哇人多迷信、拜惡鬼靈、食蟲蟻蚯蚓、隨身帶刀、摸小孩頭者即可刺殺、廟會鬥氣竹槍殺人、火葬、殉葬等等,不一而足,完全就是化外野民。」


「不過其俗蠻則蠻矣,但卻未習宗教、百姓皆為赤子,教化起來也很方便。」


小武詫異道:「我記得爪哇島以前不是流行印度教的嗎?還有少數人信佛教吶,那裡不是建造了婆羅浮屠和普蘭巴南這等世界宗教奇蹟嗎?怎會是未習宗教呢?」


鄭和柔聲道:「你說的是一些爪哇國王們,確曾篤信過婆羅門,發宏願建造了一些建築。不過民間卻並非如此,普通爪哇人同貴族毫無瓜葛,也沒有國王肯去教化他們,故很多山民迷信鬼道神教、思想頗為原始。」


「聽說滿者伯夷帝國的上層精於權謀、不喜德化,征伐各島邦時常留下數世仇恨,故其享祚不久。我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小武方才明白道:「所以,你可以用比較先進的宗教,去慢慢征服爪哇人的思想,對吧?這可比用槍炮去征服他們,效果更好得多。」


鄭和點頭溫和道:「不僅爪哇島如此,事實上整個東洋之域都是如此。而所謂宗教,就我比較了解者,無非儒、釋、道、回四種。」


「但是據我所察,教化西洋之域各國會比較困難;只因他們大多已有了很強的宗教背景,故只能因勢利導。然而東洋之域,正是教化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


小武緊皺眉頭,思索道:「你是說,在西洋之域以守成為主,在東洋之域則銳意變革?」


鄭和含笑點頭,道:「幾番出洋之後,我對南海各國的了解越來越多,故對東洋、西洋兩邊已有了全盤的謀劃。」


「兩大域又可分為四大塊,其中:安南、占城為儒;呂宋為道;爪哇、三佛齊為回;暹羅為釋。其它地區亦依此大綱、順勢教化即可。」


浣洋訣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圖表21南海國家之宗教分域

圖表21南海國家之宗教分域


小武大奇道:「這是什麼分類?你到底是如何打算的?」


鄭和微笑道:「西洋之國,文化相對悠久,難在短期內改變,故順其自然。暹羅乃南海大國,且已皈依小乘佛教,故只能接受此一事實。而安南、占城等大國,雖然部分為外邦、部分新歸大明,但其為儒教所沐甚深,也應尊重此景。故此二地,主體宗教文化無需改變。」


小武擊節嘆道:「無論是儒教、還是佛教,中南半島跟中國已經趨同,因此的確沒啥好教化的了。但是東洋之國不一樣。」


鄭和點頭道:「至於東洋之國,其文化大都不入大明的法眼---全都是些化外之島,正可加以開墾。在呂宋(菲律賓)一帶,我扶立了若干唐人移民擔任大小總督;其人可按閩粵習俗,以道教定當地、立官衙來管轄。」


「而在爪哇島、三佛齊(蘇門答臘)一帶,我建立了多個唐人與色目人移民定居點,着力將回教引入當地。相信過些時日,必可令信徒增多,引導當地百姓、化為大明可用之眾。」


浣洋訣3.7.8西洋與東洋——儒釋道回的選擇 - 天天要聞

圖表22鄭和對南海東洋區的宗教改造示意圖

圖表22鄭和對南海東洋區的宗教改造示意圖

【東洋之域的百姓原先大都迷信鬼道神教】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 天天要聞

銅川博物館「5·18國際博物館日」系列活動精彩紛呈

2024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是「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隨着博物館事業持續發展,博物館教育、研究職能進一步發揮,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凸顯。銅川博物館作為綜合性博物館,充分利用資源和空間,推動文物資源活...
慶余年2:看懂范閑的兩大冒險動作,才明白慶帝為何不殺他 - 天天要聞

慶余年2:看懂范閑的兩大冒險動作,才明白慶帝為何不殺他

范閑意外當上了監察院一處處長。從北齊返回途中,二皇子派人要殺范閑,情急之下,范閑假死,騙過了所有人,包括慶帝。當聽到「噩耗」,慶帝甚至連鞋都沒穿,就跑到大殿專門聽侯公公的彙報。然而事實上,范閑根本沒死。沒死就是假死。假死就是欺君。一直以來,欺君之罪,是死罪。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 天天要聞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通訊員 吳怡蓉 黃志鵬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當日上午,東湖高新區關工委聯合青志協、明楚王墓文管所組織灣郡社區30多名青少年走進武漢龍泉山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開展歷史文化研學活動。活動當天,孩子們在遺址公園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一路上探尋婆婆樹、龜碑...
AI重現!原來「辛追夫人」長這樣 - 天天要聞

AI重現!原來「辛追夫人」長這樣

記者從湖南省博物院獲悉,「辛追夫人」3D數字人形象5月17日首次公開發佈,分別為年齡約35歲的全身坐姿版和50歲左右的頭部形象,它以上世紀70年代馬王堆漢墓「辛追夫人」出土時的頭部掃描X光片為主要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