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2024年05月11日20:15:05 歷史 1835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太監宣讀聖旨的畫面,只要太監一說「聖旨到」,在場的所有人就都得跪下,然後太監繼續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日」,讀完就「欽此」了。

整個過程看上去既權威又莊嚴,就如同真的面見了皇帝一樣,而接受聖旨的人也必須無條件服從聖旨里的內容,否則就是背叛皇帝,違抗朝廷。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聖旨的作用那麼大,為何歷史上卻很少有人敢偽造聖旨呢?

聖旨是什麼?

所謂的聖旨,也就是古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或者是封授有功官員和賜予爵位頒佈的誥命,內容基本上都是涉及朝政的大事。

戰國以前,詔令文書還沒有一個專有名,一般都稱為「書」,比如炎帝獲嘉禾之地,所以他的命令就被稱作「穗書」,黃帝遇見景雲之瑞,便以云為紀而作「雲書」,還有少昊的「龍鳳書」,堯帝的「龜書」等。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到了戰國時期,各國君王發佈命令的文書稱作「令」,或者「命書」,從這時起,國君的旨意便開始以文件的性質來命名。

秦朝統一六國後,皇權空前壯大,始皇帝便規定天子的命令稱「」,對臣民的告誡稱「」,皇帝的玉璽上則刻上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以昭告天下其命令的合法性。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漢代承襲秦朝的制度,詔令文書沿用制和詔,這個時候,也出現了「聖旨」和「詔曰」二詞。

蔡邕在《陳政事七要疏》中有述:「臣伏讀聖旨,雖周成遇風,訊諸執事。

不過,一直到宋代,人們才真正將皇帝的旨意稱作「聖旨」,所以我們要到宋代,才能聽得到太監大喊「聖旨到」。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至於「奉天承運皇帝」,則是老朱家開的頭。朱元璋稱帝後,在南京建立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城,這其中,規模最大、最重要的大朝會正殿被稱作「奉天殿」,所以皇帝給臣民的敕命都稱「奉天承運皇帝」。

在聖旨中,皇帝是天子,和天平齊,因此第二行的頂格是天,第三行的頂格是皇帝,讀作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清朝也沿襲了這個制度。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假造一份聖旨,用皇帝的權威在偏遠之地為所欲為呢?

偽造聖旨有多難

要知道,古代的聖旨是皇帝親自認定的內容,代表的是王朝的核心權限,偽造聖旨,就是犯了嚴重的欺君之罪,一旦事情敗露,結果不是被滿門抄斬就是連坐,其中的風險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在動蕩的亂世,估計沒有人會願意搭上整個家族的未來,換取一份功名。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而且,不同的聖旨在材料上都有嚴格的區別,通常來講,給一品官員的聖旨的軸柄多是玉軸,二品的是黑犀牛角,三品的是貼金軸,四品、五品的是黑牛角軸,等級越往下走,聖旨的材料質量就越低,聖旨的價值也越低。

還有就是中間的錦緞,聖旨所用的布料大多都是上等的蠶絲織品,這些材料做工講究,來源十分有限,基本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此外,聖旨上還綉有滿面的祥雲瑞鶴,在聖旨兩邊,又有飛躍的銀龍作為防偽標誌,想要將這些東西偽造出來,也不是件容易事。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那萬一有人拿到了軸柄、錦緞的材料,又偷走了皇帝的玉璽,他能否以假亂真,騙過臣民呢?遠遠還不夠。

明清時期,聖旨的誥命都是由翰林院來撰擬,然後等內閣大學士奏定後,再根據品級填寫、發佈。而在清朝,代寫聖旨的人還都是由皇帝親自從進士中挑選出來的。

可以說,聖旨從擬稿到撰寫都是由頂尖的文化高手來製作,因此它的行文十分精悍洗鍊,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且文筆精妙,極具藝術價值,這種活絕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除此之外,聖旨中的首字「奉」,同樣也有蹊蹺。根據專家們的研究發現,這個「奉」字在不同尺寸、不同品級的聖旨上,其位置和大小都不相同,甚至連它處在祥雲的哪個方位,也是有講究的,一般人根本摸不清其中的門道。

清代,聖旨還是漢文、滿文並用,漢文的行款從右到左,滿文的行款從左到右,偽造難度更高。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不只是文字難以模仿,康熙年間還出現了「變色」的聖旨,就像現在錢幣上用的變色油墨一樣,又比如同治時期,此時的大清日漸衰微,而為了權衡宗室間的權利,制約王權的濫用,親王和兩宮太后都要用到自己的印璽,聖旨才會生效。

這都還不包括有的聖旨是由皇帝親自寫的,比如說宋徽宗獨創的瘦金體,天底下沒幾個人能夠完全模仿。

為何古代沒人敢偽造聖旨?你看聖旨的第一個字是啥,怎麼造? - 天天要聞

綜上所述,古代的聖旨幾乎是不能偽造的,當然了,正所謂高風險高回報,歷史上也不乏有矯詔的人,比如秦朝的李斯東漢末年曹操西晉賈南風等,偽造得好,那就是名滿天下,稱王稱霸,偽造失敗了,那就是整個家族陪你一起哭。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着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 天天要聞

地震頻發 日本吐噶喇列島第二批島民撤離避難

當地時間7月6日傍晚,第二批從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疏散撤離的當地居民已乘坐輪渡抵達鹿兒島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離的人員為惡石島的31名居民和小寶島的15名居民,合計46人。當地目前採取自願疏散撤離的原則。截至6日,惡石島尚有23名居民,小寶島尚有41名居民。如今後仍有居民希望離開,當地政府將考慮進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 天天要聞

阿根廷交流團走進武昌紅巷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6日訊7月5日,20多名來自阿根廷的大學生、大學教授、政府官員等外賓走進紅巷,參觀中共五大舊址、農講所和毛澤東舊居。據了解,他們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5年國際暑期學校成員,在武漢開啟為期兩周的學術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 天天要聞

95歲抗戰老兵登上山東艦後熱淚盈眶:「祖國始終是香港的強大後盾」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母艦山東艦、導彈驅逐艦延安艦、湛江艦及導彈護衛艦運城艦組成的航母編隊於7月3日上午抵達香港特別行政區開啟為期5天的訪問活動這是山東艦首次赴港也是繼遼寧艦後中國海軍航空母艦第二次訪港巨艦破浪而來、氣勢磅礴「航母熱」燃爆香江線上發放參觀票全部約滿7月5日下午兩位東江縱隊港九大隊的老戰士...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 天天要聞

日本「末世預言」落空,5600億損失卻成了真 日當局:吐噶喇列島地震或長期化

7月4日開始,「日本末世預言」「日本將發生毀滅性地震」的消息,逐漸霸榜社交媒體平台。該網傳內容引發大量關注。7月5日凌晨4時,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萬人蹲點觀看。如今,預言時間點已過,「毀滅性大地震」沒有應驗,僅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5日發生5.4級地震。經確認,島上未有人員傷...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 天天要聞

「80後」正廳史麒麟,兼任縣委書記

來源:石阡黨建、政事兒貴州銅仁市「石阡黨建」微信公眾號7月6日消息,近日,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走訪看望慰問部分老幹部。上述信息顯示,銅仁市委副書記、市委政法委書記史麒麟,已兼任石阡縣委書記。史麒麟(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學歷,法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