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2024年05月18日23:31:47 歷史 9461

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通訊員 吳怡蓉 黃志鵬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當日上午,東湖高新區關工委聯合青志協、明楚王墓文管所組織灣郡社區30多名青少年走進武漢龍泉山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開展歷史文化研學活動。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 天天要聞

活動當天,孩子們在遺址公園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一路上探尋婆婆樹、龜碑亭、昭王寢等歷史遺迹,參觀了陳列館內的珍貴文物和史料,走進遺址現場,親手觸摸歷史的痕迹,感受歷史滄桑和變遷,領略厚重歷史與文化。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 天天要聞

除了陳列館的參觀,孩子們還有機會進入遺址現場,親手觸摸歷史的痕迹。在遺址現場,孩子們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和變遷,對歷史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在參觀過程中,不少孩子對考古工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為考古工作既神秘又充滿冒險,希望將來也有機會能成為一名考古學者,親手發掘和保護祖國的文化遺產。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 天天要聞

本次研學活動,旨在讓光谷青少年品讀遺址公園的深厚文化底蘊,培養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前期,該考古遺址公園已經接待過不少批次來自武漢各中小學、社區的青少年。

國際博物館日,一群光谷青少年走進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品讀歷史文化 - 天天要聞

據介紹,明楚王墓考古遺址公園規劃面積6.87平方公里,規劃形成「一環(環山綠道)一帶(古河道展示帶)九園(九座明楚王塋園)十二景(其它歷史古迹)」的展示結構,依託歷史遺存體現明代武漢區域文化特色,立足自然稟賦展現生態之美。

公園整體規劃已基本完成,正有序分步實施。在長期考古工作的基礎上,實施系列文保工程,顯著改善了遺址保護、參觀條件,已形成復原展示、遺址展示、原址展示三類保護展示模式;對園區道路、綠化環境進行了整體維護和提升,並增加了一系列便民設施,如休憩亭和親水平台等,遺址區、休閑區、田園景觀區等功能區初具雛形。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 天天要聞

800餘米地道承載抗日紅色記憶!人民第一堡壘煥新

「地道戰,嘿!地道戰,埋伏下神兵千百萬……侵略者他敢來,打得他魂飛膽也顫。」一曲旋律激昂、朗朗上口的《地道戰》,喚起多少人對抗戰歲月的回憶。位於順義區龍灣屯鎮的焦莊戶村,幾十年來一直保留着地道戰的痕迹。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 天天要聞

天庭權力架構全解析:玉皇大帝如何統御三界?

在中國傳統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統領的天庭是一個龐大而精密的"神界政府",各部門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個神秘而威嚴的天庭管理體系,揭開神話中"天界公務員系統"的神秘面紗。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 天天要聞

印度拒簽上合聲明後,中方轉頭成立新組織?莫迪後悔來不及了

路透社記者:印度外交部發言人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未就聯合聲明達成一致,因為印度希望該聲明反映其對恐怖主義的關切,但「某個國家不能接受」。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印度指的是哪個國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主管部門已經發佈了有關消息,你可以參閱。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 天天要聞

站上世界舞台,中國U17女足全力衝擊新歷史

本文字數|1565字建議閱讀時間|5分鐘20年前以球員身份參加男足世青賽,如今以主帥身份迎接女足世少賽。王洪亮與U17女足心向未來,年輕的戰場已經硝煙瀰漫。20年前的夏天,中國足球曾給中國球迷留下了一段美好到虛幻的回憶。荷蘭世青賽之夏,由克勞琛挂帥的中國U20國家隊先後擊敗了土耳其、烏克蘭和巴拿馬,以3戰全勝、轟入...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突發心梗去世,終年59歲!一生育人無數,全國各地學子慕名來上他的課……

太突然了!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在杭州打鐵關家中,因突發心梗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兒子傅陽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他透露,當時半夜他就在家中,陪在傅國涌老師身邊,心梗發生非常突然。家中一時難以接受這個消息,傅陽在電話那頭哽咽:「我媽媽最難接受,她現在已經被送進醫院急救....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