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2024年05月18日23:31:53 歷史 9750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毫無疑問,秦代的成都與秦都咸陽縣具有相似之處,因而古人才有成都與咸陽同制之說法。不過按照我個人的看法,成都與咸陽同制,與其說是成都效法了咸陽還不如說成都影響了咸陽,因為咸陽這個模式是秦統一天下以後來進行營建的,還沒營建完,秦朝就滅亡了,而成都早就有了……」

5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時,四川省內的博物館都熱鬧非凡,引來無數觀眾打卡。此時,來到成都博物館的學術報告廳中,卻只能看到觀眾安靜而認真的面龐,聽到從音響中傳出的有力而清晰的講課聲音。當天,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三星堆研究院學術院長孫華以「中國古代的都城——中國古代的都城規劃及四川的貢獻」為題帶來了講座,讓現場觀眾穿越時空去追尋文明的足跡。

而在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前後,為讓公眾更深刻地感知博物館教育功能,讓學術研究成果走入大眾視野,成都博物館邀請五位學術大咖,以「學術講座周」的形式,為公眾接連獻上五場主題多元、內容夯實、精彩紛呈的學術公開課。

如今,走進博物館,親近文物,感受燦爛的歷史文化與美好生活,已經成為不少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着公共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博物館社會教育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就在今年2月,國際博協發佈了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重點強調了文化機構在提供全面教育體驗方面的關鍵作用。

與傳統學校式教育模式迥異,博物館始終作為「第二課堂」整合社會教育資源,以獨特的、多元的、直觀的教育形式融入公眾社會生活,是伴隨公眾終身的「大學校」。正因如此,成都博物館從5月14日開啟「學術講座周」,連續5天,每天一場學術講座。從文物研究到文明闡釋、從考古發現到展廳美學,講座將帶來考古大咖和文博青年學者的前沿研究成果。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講席教授齊東方帶來講座

其中,在5月14日,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講席教授齊東方帶來一場題為《花草動物說唐朝》的精彩講座,從文物研究微觀視角探析文化意象深層含義。齊東方以精微的視角切入文物研究,選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花、草、動物」主題,引申出這些紋飾在唐宋時期的文化象徵意義,揭示文物價值,弘揚花草、動物形象背後的中華傳統文化內涵。

在5月15日,長期耕耘于田野考古第一現場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秦漢考古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左志強,為觀眾帶來關於秦漢時期「蜀郡西工」「廣漢郡工官」的最新考古成果,帶領觀眾撥開歷史迷霧,還原戰國至秦漢時期以漆器為代表的蜀郡手工業變遷歷程,再次認識城市歷史文化,見證秦漢時期的輝煌成都。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范犁帶來講座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帶來講座

隨後,成都博物館藝術總監、研究館員范犁,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等都前後登上成都博物館「學術講座周」的講台,從展陳設計、考古發掘等不同領域出發,為觀眾帶來精彩講座。在5月17日的講座中,江章華以專業的考古學視野和數十年深入研究為基礎,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公眾語言,全面梳理關於古蜀文明的孕育、發展、衰落的全過程,並仔細解讀古蜀文明發展各階段的文化特點,包括人群變遷、社會面貌等。

從文物研究到考古成果……走進成都博物館這所「大學校」 - 天天要聞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級研究員江章華帶來講座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當下,人們走入博物館之中,不光能邂逅文物之美,感受展陳之精,更能從中對歷史、藝術、考古、科學等領域的無盡知識,得到更豐富、更持久的文化滋養。

本文圖據成都博物館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劇:從家園到流離失所在中東那片飽經風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欖樹搖曳的家園。然而,20世紀初,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這裡的寧靜。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承諾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戰後,英國接管巴勒斯坦,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根據安徽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紀委監委對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何田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辜負組織培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旅遊活動安排,在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違背組織要求,在組織函詢...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1963年3月2日,《中巴邊界協定》簽署,巴基斯坦將約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崑崙走廊土地歸還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和平談判中實現的領土回歸。這片土地不大不小,但它的位置非同尋常。它是古絲綢之路西出崑崙的咽喉,是新疆直通克什米爾、聯通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 天天要聞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在古代,「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這句話幾乎是金科玉律。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揭開了這層華麗的面紗:從東晉到明清,無數金枝玉葉在婚姻中嘗盡苦澀。她們或是被政治聯姻捆綁,或是因制度缺陷淪為犧牲品,甚至有人至死未能體會夫妻之愛。這些故事背後,折射出的是
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 - 天天要聞

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

共拜始祖炎帝神農 祈福華夏兒女幸福安康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隆重舉行 鐵凝巴特爾王忠林李殿勛張志軍林中森等出席 孫偉主持烈山問祖,華夏鑄魂。5月23日,農曆四月廿六炎帝華誕,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市炎帝故里隆重舉行。海內外中華兒女共拜人文始祖炎帝神農,共同追思先祖功績、追尋文化根脈、增進血脈認同,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