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人們受限於科技、交通、基礎設施等條件的束縛,不得不將活動控制在一個非常狹小的氛圍內。但時間久了,總歸會有人提出要探索這個世界,於是哥倫布、麥哲倫等歷史上有名的航海家相繼出海,在探索大陸的同時探索海洋,這是一種大無畏的壯舉,雖然在當時看來有多麼的瘋狂。
雖然探索海洋的過程不能完全獨立於其他事物,但在幾百年前,歐洲大陸的人們還是非常勇敢的對太平洋、大西洋以及途徑的小島、土地進行了各種各樣的冒險和勘探,一次次的航海旅行,一次次的生命垂危,才能夠使得人們的步伐邁得更遠,認知更加豐富。
由英國著名學者、博士奈傑爾·里格比博士、彼得·范德默、格林·威廉姆斯教授三人合著的《太平洋探險史》是一部細緻記錄歐洲人於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30年代在太平洋的航行歷程,過程中的人和經歷都給後世研究帶來了詳細和不可替代的資料。
本書主要包括:庫克和他的三次航海之旅、阿瑟·菲利普和他的澳大利亞之旅、拉彼魯茲不幸的航海經歷、布萊船長的審判、馬拉斯皮納的失落之旅、喬治·溫哥華的北太平洋之旅、弗林德斯環遊澳大利亞之旅,以及「小獵犬號」在南美洲的考察之行等。
詳盡的資料,豐富的史實,還有那些古老的油畫、水彩畫等無一不彰顯太平洋航海歷史的不平凡和偉大功績。尤其是書中各個時代的人物的編年史,那些人的命運,一輩子都和航海脫不開關係,還有那些有名氣的軍艦、貨船等等,書中描述都極為詳細,讀者在為那個時代的航海行徑感到興奮的同時,也不得不表現出無盡的擔憂。
在我的印象里,第一次知道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的名字,還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從日本著名科普動畫片《咪姆》中看到的,當時,對於《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知識點感到特別的震驚,也可以說是驚奇,鑒於時代的局限性,也實在是不懂,也不明白。直到後來上了高年級,從課本中真正學到了這方面的知識,對於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的達爾文算是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和全新的認識。
而達爾文就是乘坐「小獵犬號」從1831年至1836年進行了長達五年的航海旅行,達爾文在這五年間帶回來的各種資料足夠震撼世界。他一共帶回來368頁動物學筆記、1,383頁地質學筆記、770頁日記、1,529個保存在酒精瓶里的物種標本、3,907個風乾的物種標本,並在近20年後,達爾文出版了那部令世人震撼並飽含爭議的《物種起源》。
本書按照時間先後的順序詳細的介紹了歐洲的航海歷史,已經那些勇敢的人物在太平洋上的冒險經歷。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這些人發現了新的大陸,新的航線,新的物種,並且沿途細緻的畫下各種海圖,他們的貢獻有目共睹。
科普一下: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邊緣海和島嶼最多的大洋。它位於亞洲、大洋洲、南極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北最長約15900千米,東西最寬約19000千米,總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