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縣記憶:民國三年,禹縣兩大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2025年05月12日07:02:04 歷史 1355

1914年,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通航,美國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舉辦萬國商品展賽會。這次展賽會的正式名稱叫「巴拿馬·太平洋國際博覽會」。這次參展會,參加國家達31個,展品超過20萬件。

禹縣記憶:民國三年,禹縣兩大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 天天要聞

1915年舊金山萬國商品展賽會

消息傳來,中國決定參加商品展賽會,以新政權(中華民國)亮相國際舞台。具體負責的是民國政府的農商部,並成立了「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由陳琪任局長。各省成立分會,徵集商品,共設立農業、工業、教育、文藝、交通、礦業、食品、美術九大類,要求「優中選優」。河南省在巡按使田中玉的支持下,徵集土特產1000餘件。禹縣積極響應省府號召,時任禹縣縣長是孫希賢,經過遴選,決定參展禹縣粗布和鈞瓷兩大類。

禹縣之所以參展粗布和鈞瓷,是因為這兩種商品代表了當時禹縣的最高水準。

禹縣粗布也叫禹布,即禹州土布,因用手工紡織故名。當時英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已完成兩次工業革命,機器生產取代了手工生產。在洋布銷售遍及世界之際,身處內陸的禹縣緣何以「土布」聞名周邊縣市?

棉花從印度傳入中國,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緩慢發展。自元朝黃道婆從海南黎族那裡學會紡織技術後,棉布的發展進入快速發展期。紡織技術的進步帶動了棉花的廣泛需求,棉花的種植自南而北迅速蔓延。

禹縣記憶:民國三年,禹縣兩大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 天天要聞

禹縣舊式紡車

明朝時期,鈞(禹)州已盛產棉花。鈞(禹)州的土壤、氣候比較適應棉花的種植。特別是境內西北山崗地區種植尤多,俗有「花窩」之稱。這為禹州(縣)土布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乾隆年間,禹州人王聿修曾上書皇上,請求對禹布生產免稅,禹布得以發展。在城南酸棗楊一帶,男女老幼皆習其業,機杼之聲遠聞數里。那時的禹州土布紡織,多以家庭為單位,以紡車紡紗,以織布機織布,原料來自自家的棉花地,自己採摘棉花,然後手工剝籽,或用軋花弓剝籽,再通過彈棉、捻棉卷、紡線、經線、織布、褪漿、晾曬、捶布等環節,土布才可以使用。土布質地粗獷,透氣吸濕,結實耐用,用途廣泛,可做襯衫、床單、襪子等,深受百姓的喜歡。

禹縣記憶:民國三年,禹縣兩大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 天天要聞

禹縣老式織布機

鴉片戰爭後,隨着機制洋布的傳入,對以家庭為單位的土布紡織造成很大衝擊。洋布花樣品種繁多,價格便宜,質地細膩,與土布形成鮮明的對比,造成大量家庭手工紡織的破產。為了生存和發展,土布改變過去的製作流程,一部分農戶或作坊改用洋紗織布,省去了紡紗環節,節約了成本,使土布有了新的生命力,一度成為暢銷的土特產品。那時,在農村或城區集市上,並存著三種棉布:機紡機織的洋布、機紡土織的土布和土紡土織的土布,三者並存,爭相輝映。

在民國時期,禹縣從事棉紡織的達數千人,年產土布7萬匹。城內南大街有布線行20餘家,日銷布1500匹,鼎盛時期,日成交額3萬元左右。禹縣土布因質地細密、價格低廉而馳名臨縣,行銷省內外。故此,禹縣土布才作為禹縣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禹縣記憶:民國三年,禹縣兩大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 天天要聞

土布(圖片來自網絡)

禹縣的另一個土特產品就是鈞瓷。禹(州)縣是鈞瓷的故鄉。因禹州在金代的1184年曾設鈞州而得名。鈞瓷經歷了起源(唐代)、成熟與鼎盛(北宋)、延續與擴散(金元時期)、衰落(明朝)、復興(清代)、重生(清末民初後)等幾個時期。

這裡特別要提到兩個時期:明清時期。在明朝,鈞瓷生產已不甚景氣,經歷明初70年的曇花一現後,走向凋零。到明朝嘉靖時期,已很少有能燒鈞瓷的窯戶,這種局面一直延續到清朝末期。到了清朝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神垕民間藝人盧天恩、盧天福、盧天增三兄弟立志恢復鈞瓷。他們連續實驗20餘年,使鈞瓷恢復技藝有所突破,但成就不大,僅能仿製小件宋朝鈞瓷,且規模小、產量少。後經盧氏六代鈞瓷藝人的努力,經過數百次的實驗,以賣掉80畝地和三座瓷窯的代價,終於使中斷三百餘年的鈞瓷得以恢復。

禹縣記憶:民國三年,禹縣兩大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 - 天天要聞

清末民初鈞瓷蘋果尊

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禹州知州曹廣權召集名匠在衙內設窯燒制鈞瓷,燒成了鈞爐、鈞瓶、鈞盆和禹貢九鼎36件。清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又召集工匠十餘名,在神垕鎮設立鈞興公司,日產鈞瓷高達60餘件。

在眾多鈞瓷匠人的不懈努力下,鈞瓷逐步聲名顯赫。因此,禹縣鈞瓷作為禹縣土特產品參加萬國商品展賽會。參展的鈞瓷品種主要有大鼎、大爐、中爐、小鼎、大花瓶、八卦方瓶、花鼓式大瓶、花瓶、花罇、出號大盤、大花盆、中花盆、二號中花盆、八卦洗、螭頭香爐等16種產品參加。這是史籍記載最早的鈞瓷展銷活動。

有意思的是,這次萬國商品展賽會因前期籌備不足而延期到1915年的2月20日至12月4日。中國展品獲獎1200項,大獎章64枚。茅台酒因「摔瓶留香」轟動展會,獲得金獎。部分展品因運輸損壞或分類不當未能獲獎。而禹縣土布和鈞瓷是否獲獎,因史料匱乏不得而知。但這也是近代禹縣商品首次走向國際展賽會而載入地方史志。


2025年5月11日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 天天要聞

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國象棋,這項傳承了幾千年的智力運動,不光是棋盤上的博弈,更是中國文化里的一塊瑰寶。為了梳理這些高手的地位,棋迷們根據他們的歷史表現、成就和對象棋發展的貢獻,搞出了一個「中國象棋高手歷史排名金字塔」。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 天天要聞

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

中東這地方,自古以來就是個是非之地。戰亂、衝突、資源爭奪,攪得天翻地覆。不過近年有個說法挺有意思,叫「中東之亂逃不過中國如來之手」。這話聽着有點誇張,但細琢磨還真有點道理。中國這幾年國力蹭蹭往上漲,在中東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不管是經濟、外交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 天天要聞

辛選從杭州搬回廣州,購置總部大樓?主播蛋蛋確認:回來了

「目前,給辛選集團的主播寄樣品都是要求寄往廣州。」近日,有商家在社交媒體爆料稱,辛選集團已經搬回廣州。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爆料稱,「(辛選的)大部隊已經回廣州了」,並在廣州購置兩棟物業作為總部辦公大樓。此外,辛選集團旗下大主播蛋蛋近日也在直播間透露,她已經搬回廣州,還表示公司的核心團隊已經...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 天天要聞

從血緣到能力:戰國選官制度轉型

戰國時期,隨着宗法分封制的崩解與封建生產關係的確立,人才選拔機制經歷了從 "世卿世祿" 到 "選賢任能" 的劇烈變革。睡虎地秦簡、龍崗秦簡、青川木牘等出土文獻與《史記》《戰國策》等傳世典籍相互印證,勾勒出五種主要選官途徑的運作實態。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不要太樂觀 - 天天要聞

5月12日中美聯合聲明,不要太樂觀

以為會談不攏。不好不壞的一個結果,非要說輸贏的話,應該算老美稍勝一籌,並掌握主動權吧。網上很嗨,還是萬事都是中國勝的感覺,精神勝利法,但是無用之用方為大用,也好的。首先最新的關稅依然是老美比我們高20%,不管是什麼理由吧,芬太尼也好,撒尿和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 天天要聞

美國「七傷拳」,「一練七傷」

環時財經-HUANSHICAIJING-編者的話: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裏面提到一種武功,名為「七傷拳」,其最為人知的特點就是「一練七傷」,「先傷己,後傷人」。這像極了當下美國政府發動的關稅戰。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 天天要聞

今天是個大日子,而多數人將註定錯失眼前大機遇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2025年5月12日下午三點,世界最強大的兩個國家簽署的這份聯合聲明,在以後的歷史中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很可能是新舊兩個大國興衰的標誌性事件。深度贊同巴老的這段描述:我的成功有賴於我生在了1930年代世界最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