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 分為西晉與東晉兩個時期,其中西晉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之一,東晉則屬於六朝之一,兩晉共傳十五帝,共一百五十四年。
司馬炎結束了三國紛爭時代,完成統一。後經歷八王之亂和永嘉之禍,國勢漸衰,316年西晉被北方蠻族滅亡。317年,西晉皇室南渡江南,司馬睿在建鄴延續晉朝,史稱東晉,東晉曾多次北伐中原漢地。383年東晉與前秦淝水之戰後得到暫時鞏固。兩晉時期北方南遷的漢人將先進技術帶入江南,進一步開發了江南地區。420年,劉裕建立劉宋,東晉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南北朝時期。
晉朝經歷154年最後滅亡,而皇帝出現了15位,為什麼晉朝沒有出現漢唐盛世的景象呢?而且一直是在戰亂和朝廷紛爭中走過來的,那是什麼原因導致晉朝最終的滅亡呢?根源在哪?
一、皇帝的昏庸無度,殘酷的奴役 西晉自建立起,已經失去了新建王朝的朝氣,統治者都是世代高官貴族,對百姓的欺壓毫不留情,而且農業賦稅比三國時期更加繁重,晉武帝司馬炎更是放縱這種惡行,開國皇帝都沒做好,後面的更別說了,這樣也就造成朝廷風氣的腐朽。不論對漢族,還是胡族的百姓,這些達官貴族都各顯自己的壓迫之能,由此可想當時百姓們的處境。
二、諸侯實權過大 司馬懿、司馬昭家族能夠篡奪曹魏江山,也因為曹魏宗室實力慢慢變弱,因而他們也無法對司馬家族形成牽制。晉武帝司馬炎剛剛稱帝後不久,便將其祖司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為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兵千五百人。爵位世襲,壟斷當地官位,這樣地方割據勢力逐漸增大,這也是造成「八王之亂」的直接原因。
三、胡人內遷數量增多 東漢以來,隨着匈奴的分裂,西部、北部少數民族便已經開始了內遷。早在曹魏時期,由於三國常年的戰亂,造成人口的急劇下降,為了充實勞動力不足的情況,於是經常招引乃至強制少數民族內遷。少數民族的大量內遷,導致北方胡人數量劇增,甚至於已經超越了北方漢人的人數。胡人的大量內遷,民族矛盾越發突顯,為之後的「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