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2021年09月02日15:21:04 歷史 1431

位於太平洋上萬千群島之一的安納塔漢島,與著名的關島、塞班島、夏威夷群島相比,可謂是一個幾乎無人知曉的存在,可它卻因上個世紀發生在島上的一件真實的傳奇事件「聞名於世」。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東南亞戰場的頹勢已不可逆轉,而在中國戰場的進攻也逐漸停滯,雖然日本天皇和軍國主義勢力還試圖頑抗到底,但其大部分國民和士兵的悲觀情緒日益加深。

也就是在這一年,32名日本男子和1名日本女子因為戰亂齊聚到了安納塔漢島,並且開始了長期與世隔絕的流亡生活。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安納塔漢島

期間,美軍曾把日本無條件投降一事告知了他們,可任憑美軍如何勸說,心存幻想的這些人始終沒有一個相信戰敗的事實,他們寧願忍受孤獨和思鄉之苦,也沒有離開這座島。

直到六年以後,這些人才最終接受了現實,只不過此時僅有女子和另外19名男人獲救,並且平安地回到了日本……

那麼,他們都是如何來到島上的呢?獲救之時為何會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失去了蹤跡?他們在島上的生活到底發生了什麼?被救後的倖存者又面臨著怎樣的結局?

關於這33名日本人流亡荒島一事,還要從太平洋戰爭講起。

流落荒島

1941年底,日軍大本營不滿既得利益,野心愈發膨脹,竟主動派遣海軍艦隊向駐紮在珍珠港的美軍基地發起了突然進攻,美國總統羅斯福當即對日宣戰,太平洋戰爭開始。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羅斯福

日本方面由於對此策劃已久而且準備充分,在前期取得了不小的優勢,但由於兩國國力的懸殊,優勢不但沒有轉化成勝勢,反而在長期的對抗中不斷落於下風。

為了扭轉頹勢,日本海軍決定於1942年6月發動中途島海戰,試圖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消滅美軍有生力量,此時的日軍在航母的數量上依然佔有優勢,但計劃早已被美軍得知,最終以失敗告終,日軍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此後,日本海軍在美軍的強大炮火下,接連敗退,但在撤退的途中卻仍在逐級抵抗,並且建立了所謂的多個防禦圈,希望以此遲滯美軍的進攻步伐,從而為掠奪西太平洋戰場和東南亞戰場的戰略物資贏得時間。

但逐級抵抗需要依靠大量的士兵補充前線,而日軍此時主要的陸軍兵力都已被我國軍民牽制,無法抽離,為此,日本政府只能從國內和各佔領地強征青年甚至少年入伍。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太平洋戰場的美軍

而此時的日本國民因為長期忍受戰亂之苦,除了一些被軍國主義洗腦的人以外,大部分人都不想再為充滿悲觀的戰爭前景白白丟掉性命,為此,一些青年開始想盡各種辦法避免參軍。

一名名叫正一的日本男子便是其中之一,他此時是日本南洋興發株式會社的職員,按照規定,他也是要被強征入伍的,但他不想白白送命,便四處打點關係,最終成功擺脫了參軍的噩夢。

1944年初,正一和同事日下部正美一起來到了安納塔漢島避難,並且為公司經營這裡的椰子林,而開篇提到的那名日本女子便是正一的妻子比嘉和子,此時的她才21歲。

安納塔漢島位於馬里亞納群島的北部,該島長9公里、寬3.7公里,島上叢林遍布,雖然距離著名的塞班島僅170餘公里,可在當時卻是一個幾乎沒有外人問津的荒島。

所以,此時的島上就只有比嘉和子、正一和日下部正美三個日本人,以及一些負責種椰子的土著民。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比嘉和子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裏,比嘉和子和日下部正美關係日益密切,兩人逐漸產生了感情,但因為正一的存在,兩人只能把愛藏在心裏。

1944年夏季,美軍為了減少傷亡,制定了名為「島嶼躍進」的作戰計劃,即直接利用航母投送兵力進攻馬里亞納群島,跳過中間地帶,以此打亂日軍的部署,使在中間地帶逐級抵抗的日軍放棄抵抗。

而此次戰役的重點目標就是塞班島,拿下此地,美軍就可以以此為跳板直接用飛機轟炸日本本土,迫使其主力回防。

位於安納塔漢島北部150公里、塞班島北部320餘公里的帕甘島自然也有很大的可能被美軍的炮彈波及,而正一的妹妹此時就滯留在帕甘島上。

因為擔心妹妹出現意外,正一在和比嘉和子辭別以後,就獨自乘船離開了小島,準備把妹妹接過來一起生活,可這一去再也沒有回來。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影視形象

於是,早已按捺不住的比嘉和子和日下部正美見沒有了阻礙,不久後就開始了同居生活,但由於害怕正一隨時會回來,便沒有結婚。

當時日軍大本營也深知塞班島的重要戰略價值,便全力修築堅固的防禦工事,並不斷向塞班島轉運物資,而美軍也對周邊海域進行了嚴密的封鎖,並且經常派飛機轟炸前往支援的日本船隊。

一次,三艘從本土出發進行支援的漁船正行駛在安納塔漢島的附近海域,此處是通往塞班島的重要航道之一,然而沒過多久它們的行蹤就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隨即遭到了猛烈的轟炸。

因為缺乏護航艦隊的保護,漁船很快沉沒,大批船員喪生,而僥倖逃過一劫的船員則拚命地向安納塔漢島游去。

畫面轉回島內,只見一男一女正在叢林中四處奔跑,面色慌張,直到半個多小時後才停了下來,而這兩個人正是比嘉和子和日下部正美,原來在正一離開後沒幾天,美軍的飛機就時不時地盤旋在安納塔漢島的上空,並且經常對這裡展開轟炸。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影視形象

二人見美軍美機飛走後,便趕回了家中,卻發現家裡已是殘破不堪,儘管飼養的40頭豬和20隻雞因為在林中放養的緣故得以倖免,但他們的生活還是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二人十分悲觀,但為了生存,還是憑藉雙手對房子進行了修繕,而就在幾天後,他們見到了從海上游過來的那群船員,這天是1944年的6月12日。

此時,到達島上的船員只剩下了31名日本人,而且全是男性,其中有10名海軍士兵,但在游泳的途中把裝備都丟棄了,剩下的21人都是普通的船員。

這些人里除了幾位老船員以外,絕大部分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而年齡最小的一個只有17歲。

於是,島上的32名日本男子和唯一的日本女子比嘉和子一同開始了流亡生活……

當酒足飯飽之後

原本心情無比失落的二人沒想到在這裡還能看到日本國人,心裏十分高興,便主動將他們帶回了家中,並把剩餘不多的食物分給了他們一部分,還為他們治療了身上的傷勢。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比嘉和子

安納塔漢島上一下子增加了31個人口,大家的吃飯就成了一大問題,不過這些船員身體康復以後,也沒有閑着,開始和日下部正美二人一起從事生產活動。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這33個日本人互相幫助,有的編織漁網到海邊捕魚,有的主動和土著民一起種椰子,有的去叢林里捕捉野物,幾個月後,大家甚至還喝上了以椰子的樹葉為汁釀造而成的酒,生活也逐漸好了起來。

然而就在他們為最近的改變歡欣鼓舞的時候,一個令所有人都不敢相信,或者說無法接受的消息傳了過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日軍戰敗,反法西斯戰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安納塔漢島因為價值不高,再加上美軍沒有發現這裡有日本軍隊駐紮,便沒有被攻佔。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裕仁

這天,美軍開着艦艇來到了安納塔漢島附近,一名精通日語的士兵大聲地向島內的居民喊道:「日本已經投降了,你們也投降吧,出來我們用船送你們回家!」

島上的33名日本人聽後瞬間變得狂躁起來,他們無法相信曾經戰無不勝的日軍竟然會有戰敗投降的一天,更不願意接受曾經奉若神明的天皇會低人一等。

於是,任憑美軍如何呼喊,都沒有一個日本人選擇離開,而島上的土著民則都在美軍的護送下主動離開了這裡,對此,日本人也無可奈何,此時的島上就只剩下了這33個日本人。

生活還要繼續,心存幻想的日本人在狂躁之後,慢慢地冷靜了下來,因為沒有了土著人可供驅使,他們只能更加地努力勞動,生活狀況也越來越好。

與此同時,他們仍在繼續進行日常的模擬防空訓練,以此應對即將到來的美軍轟炸機,因為他們覺得戰爭還在繼續,而美國人的言論不過是逼他們投降的說辭。

儘管美軍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派人前來勸他們離島,可每次都鎩羽而歸,漸漸地,美軍也放棄了喊話,而這個島的價值確實不高,美軍在戰後也沒有強行將其佔領,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沒有了外界的干擾,生活的困頓也消失不見,當酒足飯飽之後,這些自詡注重禮儀的日本人心態自然也開始出現了變化……

飽暖思淫慾,此時島上的33個人中就只有比嘉和子一個女人,而她也才22歲,正是魅力四射的年紀,而這些男性又大多都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

於是,這些年輕人開始用異樣的眼光看着比嘉和子的姿態,儘管他們知道比嘉和子和日下部正美是一對戀人,儘管這二人曾經在他們剛上島時為其提供過幫助。

而日下部正美是一個佔有慾很強的人,他十分擔心妻子被別人搶走,便不許她過多地拋頭露面,更不許她與島上的其他人有任何的接觸,為此引起了這些年輕人的嫉恨。

不過這一切都逃不過老者的眼睛,為了防止出現糾紛,這裏面最年長的人就讓比嘉和子和日下部正美在眾人的見證下正式結為了夫妻,以斷絕年輕人的非分之想。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影視形象

夫妻二人為了避免爭端,便在婚後不久就搬到了離大家比較遠的地方居住,這些年輕人對此也只能接受,大家在島上又過了一年多平和的日子。

可這一年多來,島上的人除了能夠遠遠地看到海邊巡航軍艦上的美軍士兵以外,連一個別的人都沒有見過,大家開始出現了悲觀情緒,心情也愈發急躁,他們對日軍的狀況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還是沒有一個人離開。

而這些年輕的男子也愈發控制不住自己,開始偷偷跑到比嘉和子的住處觀賞她的體態,但礙於老者的威嚴,沒有一個人敢對她動手,直到不久後的一次意外收穫……

猜疑,不斷地猜疑

1946年8月,一名男子在山中捕捉野物的時候,突然發現了一架美軍B-29轟炸機的殘骸,儘管他也不知道這架飛機是什麼時候在此墜落的,但他還是好奇地走到跟前進行了查看。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B-29轟炸機

結果他在飛機的殘骸附近發現了三把摔壞了的手槍和70發子彈,這令他非常開心,因為這個日本人恰好就是一位海軍士兵,對槍支的操作十分熟練。

他趕緊將手槍和子彈藏在了懷裡,偷偷地帶回了住處,和他一起進山的那個年輕人則對此沒有絲毫的察覺。

於是,這個發現槍支的男子便在第二天早上謊稱自己生病無法前去勞動,然後一個人開始在住處研究了起來,經過他的一番努力,最終拼湊出了兩把能夠射擊的手槍。

為了避免單打獨鬥,他把其中的一支和十幾發子彈給了自己的一位鐵杆好友,此後,他們二人開始在島上橫行無忌。

而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年輕貌美的比嘉和子,此時所有人都對比嘉和子垂涎已久,可最終還是這兩位有槍的男子將她給佔有了。

於是,島上就出現了極為荒誕的一幕,比嘉和子開始和丈夫日下部正美及那兩個持槍男子進行了共同的夫妻生活。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這引起了其他男子的極大不滿,但就在幾天後,一名年輕男子竟然離奇地從高樹上掉下來摔死了,而這個人在之前就與其中的一名持槍男子不和。

沒過幾天,又有一位男子死去了,而這位男子之前就對比嘉和子進行過糾纏,可他的死同樣沒有證據,恐慌開始在島內曼延,大家開始了互相猜疑。

但與恐慌相比更加濃烈的是嫉恨的情緒,因為那兩名持槍男子竟然毫無顧忌地與日下部正美一同分享比嘉美子,儘管大家懾於二人手中的槍支敢怒不敢言,但嫉恨的種子還是在心裏紮下了根。

不過還沒等其他的年輕男子有所行動,兩名持槍男子就在第二年出現了不和,他們紛紛想把比嘉和子佔為己有,爭執之下,其中的一名男子被擊殺,而兩把槍支也都歸另一人所有。

日下部正美知道自己此時就連與別人一同分享妻子的機會都沒有了,為了保命,他主動把比嘉和子送給了那個殺人的傢伙,自己則開始離群索居。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而比嘉和子當初是因為喜歡日下部正美才不惜背叛原來的丈夫與他相戀的,她沒想到日下部正美竟然為了自己活命,再次將自己拱手讓人,她對日下部正美產生了更深的怨恨,但迫於槍支的威脅,只能委身於那個殺人的人。

而這個手持兩把槍的人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便沒有把槍再分給別人,一時間他掌握了這裡的絕對話語權。

但單打獨鬥註定不會長久,就在他春風得意的時候,卻突然在釣魚時失足掉進了海里,溺水身亡,而在之前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位游泳健將,於是,他們又開始了無盡地猜疑。

而他隨身攜帶的兩把槍轉移到了一個名叫岩井的年輕男子手上,因為岩井是第一個發現他屍體的人。

岩井自然也想佔有比嘉和子,不過為了避免樹敵於眾,他還是主動將比嘉和子送還給了日下部正美,但這只不過是他的第一步。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沒過多久,岩井見大家的情緒有些緩和,便立即逼迫日下部正美將比嘉和子與他一同分享,於是,比嘉和子又與這兩個男人過起了同居生活。

然而僅僅一個月後,日下部正美卻突然橫死了,而事發之時,只有岩井和比嘉和子兩個目擊證人,於是,大家開始紛紛猜測,有人覺得是岩井殺死了他。

又過了兩年,岩井也離奇地死亡了,比嘉和子也幾經易手,不過所有與她發生過關係的男子都離奇地失去了生命,到了1949年初的時候,這個人數已經上漲到了9人之多。

島上的老者再次站了出來,儘管他也不清楚之前9人喪命的具體原因,但知道肯定都與比嘉和子及那兩把槍有關聯,為了不再有人喪命,他決定讓比嘉和子主動挑選一個年輕男子與之成婚,並主動提議把那兩把槍給扔到海里。

島上的所有人都同意了老者的建議,因為與美色相比,性命更加重要,可即便如此,沒過多久,又有4個年輕男子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離奇的死亡了,此時的島上就還剩下20人。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可此時槍已經沒有了,比嘉和子也有了新的婚姻,那是什麼原因會導致同伴接連去世呢?剩下的年輕男子在一起召開了會議進行討論,可還是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於是,他們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那就是將比嘉和子殺死,因為他們覺得只要殺了這唯一的女人,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但這件事恰巧被比嘉和子給聽到了。

比嘉和子為了活命,便連夜跑進了叢林,在叢林中度過了33天的野營生活,這期間只能靠撿拾野果,啃食樹皮為生,而島上的男人們卻堅信比嘉和子是因為知道自己的罪行暴露,跳海自盡了,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她的蹤跡。

1950年6月,比嘉和子來到了海島的另一側,並在岸邊見到了來往的美國船隻,她拚命地向船上的美軍士兵呼救,最終成功離開了這裡,返回了日本。

不久後,這些島上的男子也因為實在忍受不住島上的孤單,主動向附近的船隻進行呼救,剩下的19名男性也離開了這裡。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當時日本媒體對比嘉和子的報道

這年,連同比嘉和子在內的20個倖存的日本人陸續回到了國內,而此時的日本民眾才知道安納塔漢島上竟然還有日本國民的存在,他們紛紛把這19個男子稱為「英雄」,各大媒體也對他們爭相採訪。

儘管他們所說的言論有很多顯而易見的矛盾,但並不影響他們在日本人心中的「英雄」形象,相反,比嘉和子的待遇就顯得比較落魄。

儘管比嘉和子忍痛向媒體不止一次地訴說了自己的悲慘經歷,可日本民眾卻還是認為她有傷風化,媒體甚至稱她為「擁有32個面首 的女人」,紛紛對她進行公開地批評和指責。

後來,比嘉和子因為沒有找到自己原來的丈夫正一,便和一位日本商販結為了夫妻,為了表達自己的痛苦,她還參演了由美國著名導演約瑟夫·馮·斯登堡拍攝的、以自己真實事迹改編而成的電影《安納塔漢》。

1944年日本1女32男流亡荒島6年,獲救時僅剩20人,他們經歷了什麼 - 天天要聞

約瑟夫·馮·斯登堡

可即便如此,日本國民對比嘉和子的態度還是沒有顯著的改觀,比嘉和子也因此產生了抑鬱。

1974年,51歲的比嘉和子因腫瘤惡化病逝,結束了她坎坷曲折的一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 天天要聞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為何要殺了楊虎城,而只是軟禁張學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風吹得城牆垛口嗚嗚作響。誰也沒料到,張學良和楊虎城扣下蔣介石的那聲槍響,不僅撞開了抗日的大門,更把兩個人的命運拽進了截然不同的深淵。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到頭髮花白,楊虎城卻帶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樣是兵諫的發動者,蔣介石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 天天要聞

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

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從國家能源局獲悉: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較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5億千瓦。入夏以來,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等地電網負荷創歷史新高。其中,江蘇電網負荷首次突破1.5億千瓦,最高負荷較春季平均增長近400...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負着典故的男人是誰嗎?

1. 胯下之辱典故:韓信年輕時家貧,曾遭市井無賴當眾侮辱,被迫從其胯下爬過。韓信忍下了這奇恥大辱,後來發奮圖強,成就大業。2. 一飯千金典故:韓信落魄時,常在河邊釣魚充饑。一位在河邊漂洗絲綿的老婦人(漂母)見他可憐,連續幾十天分飯給他吃。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 天天要聞

平頂山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古墓群重見天日,兩處古代遺址「露真容」

今夏白龜湖水位持續下降,不僅讓一處清代墓葬群重見天日,更意外揭開了兩處古代遺址的神秘面紗。7月2日,平頂山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全面調查:原有墓葬已於水庫修建初遷移,僅剩墓碑躺在地面。市文廣旅局文物保護中心已組織人員開始對現有墓碑進行轉移保護。7月2日,記者隨文物保護人員深入白龜湖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