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2021年08月17日13:47:02 歷史 1196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幾乎是歷朝歷代的潛規則。漢朝的開國功臣都被劉邦給「潛規則」過,下場的悲慘程度和其功勞成正比,功勞越大,下場越悲慘。譬如淮陰侯韓信,才能卓越,戰功累累,最後卻落了個被夷滅宗族的下場。然而,漢朝的開國功臣中也有一個例外,此人就是張良。自始至終,張良都深得劉邦的信任,同時也贏得了呂后的尊敬,以至於張良死後還獲得了文成侯的謚號,兒子張不疑也襲封為侯。所有這一切,也許和一個「莫須有」的黃石老人有關。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張良的先人是韓國人,其祖父和父親加在一起做過五代韓王之相。可是等張良長大的時候,卻已經沒有在韓國做官的可能了,因為秦國在統一的過程中,早把韓國給滅掉了。我們可以理解張良心中的憤懣。亡了國的張良決定用全部財產尋求勇士謀刺秦王,最後找到了一個大力士,製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鎚,埋伏在秦始皇巡遊必經之地。張良和大力士在博浪沙斷然出手,像擲鉛球一樣把鐵鎚擲了出去,可惜僅僅命中了秦始皇的副車。此後,時代風雲變幻,張良信念堅定,意志頑強,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

遼闊的大地上,處處記載了他的政治遠見和高超謀略。他設計擊敗秦軍,勸諫劉邦撤出秦宮,爭取黥布彭越,籠絡韓信,進而滅楚。劉邦稱帝後,他四兩撥千斤,建議封賞與劉邦有宿怨的雍齒,從而徹底安定了人心,將禍患消滅在了萌芽之中。他是劉邦智囊團中的核心人物,劉邦對他言聽計從,高度評價他「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然而,這些都不足以說明張良的偉大,張良真正的偉大不在於輔佐劉邦,而在於自保。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張良深知「敵國破,謀臣亡」,面對爭功的同僚,他「不敢當三萬戶」;劉邦對他的任何封賞,他都表現得極為滿足;在波詭雲譎的劉邦統治晚期,他經常稱病杜門不出,行「道引」、「辟穀」之術;他揚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處處表現得急流勇退。因此,在漢初「三傑」中,韓信被殺,蕭何被囚,張良卻始終毫髮無損。至此,該讓黃石老人上場了。

張良和黃石老人的相遇如同一場事先策劃的傳奇故事:在張良籍籍無名的時候,他經常在下邳一座破敗的橋上孤獨漫步。有一天,應該是傍晚吧,張良無意之中意外地看見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他徑直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鞋甩到橋下,挑釁似的對張良說:「小子,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最後還是強壓怒火,把鞋子撿了回來。誰知那老者得寸進尺,竟要張良替他把鞋穿上。張良想,既然已經把鞋撿了上來,就替他穿上吧。老人把腳伸出來,看着張良乖乖地給自己穿鞋,滿足的表情在臉上流露出來,最後老人笑着離去了,把張口結舌的張良落在了橋上。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老人走了半天之後卻又突然返回,很突兀地說道:「你是個好孩子,看你還有些前途。這樣吧,五天以後天剛亮時,你來這裡見我。」

五天之後,曙色初現,急匆匆趕到的張良,發現那老者已先行來到,還沒站穩,他就聽到了那老人的不滿:「沒想到你和老人約會居然好意思遲到!」老人留下一句話之後憤而離去:「五天以後再來吧!」又是五天之後,儘管起了個大早,但張良遲到依舊,老人依然是那句話:「五天之後再來吧!」這次張良學乖了,他不到半夜披星戴月地趕到橋上,如同地下黨接頭。還好,這次總算早來了一次。過了一會,老人也來了,這次終於露出了笑容:「早就應該這樣啊!」

在暗淡的月光之下,那老人如同變戲法一樣拿出了一部書:「這是部奇書,掌握其要領,完全可以當帝王的老師。我料定你十年以後就會有大的發展。小夥子,好自為之吧!」最後,老人又補充道:「十三年後,別忘了到濟北見我,我就是谷城山下的那塊黃石。」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從此,張良精研兵法,果然在十年之後找到了用武之地。劉邦為他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他的文弱之軀可以抵得上千軍萬馬,在劉邦的心目中無人可以替代。在和老人闊別十三年之後,機緣巧合,張良果然因公事來到濟北,那時他正跟隨劉邦外出視察,路過濟北的谷城山,意有所感,心內惆悵不已,十三年前的雲煙往事突然湧上心頭。他蒼茫四顧,果然見到谷城山下那塊醒目的黃石,他不管不顧地奔向黃石,畢恭畢敬地將黃石取回,從此奉若至寶,須臾不離。後來他去世之時,還特意留下遺言,要求將黃石和自己一起安葬。於是,黃石老人就成了一個永遠傳誦不已的神話。

(趣讀史記)黃石老人:因為你需要,所以我存在 - 天天要聞

【個性點評】漢初開國三傑中,只有張良獲得了善終。張良的水平和謀略不僅僅體現在運籌軍國大事上,更體現在其防患未然的自我保護之上。一個關於黃石老人的傳說,就是他的智商和情商明顯高於韓信和蕭何的具體表現。黃石老人來無影去無蹤,神出鬼沒,除了張良之外沒有第二個目擊證人。可是到最後,神話卻來了個現實的結尾,張良假戲真做地弄來了個黃石作為物證,以此證明自己從前所言句句為實。雖然這是張良缺乏自信的表現,但這塊黃石卻巧妙地補足了張良所編造的黃石老人傳說的缺憾。這塊石頭的出現,為張良提供了物證,同時也幫張良完成了自我神化。面對天助的神人,凡夫俗子豈可嫉妒?因而,最終張良得以全身終老。因為需要,所以存在,黃石老人是個實用主義的標本。司馬遷曾說他自己看到過張良的畫像,貌如美女。不僅外貌,看來張良的心思也同女子一樣綿密。男人女相,大富大貴之本啊!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 天天要聞

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

標題:1952年中葡之戰:解放軍的英勇與國家的尊嚴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在歷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猶如璀璨的星辰,不僅照亮了當時的天空,更成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 天天要聞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

中國海岸線上的租借地與不平等條約作者:溫讀歷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關注溫讀歷史)此文為首發原創,未經本人同意嚴禁各種抄襲、搬運,否則將訴諸法律,後果自負!一、引言中國,這個擁有數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不僅擁有廣袤的陸地疆域,還擁有着漫長的海岸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 天天要聞

羅瑞卿的最後歲月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只要羅長子往我身邊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羅瑞卿卻是個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親切地稱呼他為「羅長子」。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 天天要聞

蔡英文和賴清德會分步驟地特赦陳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陳水扁,但是,她一定會為特赦陳水扁創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為陳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礙,這一點蔡英文在這8年里早都在做,現在基本也比較成熟了,蔡英文辦任何事情都是比較穩妥的,陳水扁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陳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