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2024年05月03日06:20:44 美食 5937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果有人說:大西北的特產是海鮮,您相信嗎?在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就有人偏要「靠山吃海」,在祁連山下的戈壁灘上不斷實驗,在這裡養出了「海鮮」。

這個偏要「靠山吃海」的人叫李志剛,是甘肅蘭州人。他大學學的是通信工程,畢業後在上海乾的是智能樓宇等項目,後來到江蘇學習露天養殖南美白對蝦。一次回家過年,養蝦的他在家鄉的市場里轉了轉。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2021年春節,我就來做過市場調研,張掖本地的活蝦的價格非常高,一斤活蝦大概在200塊錢。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在沿海地區一斤只有幾十塊錢的南美白對蝦,到這裡能賣到200元。商機就在眼前,李志剛馬上組織貨源把蝦運輸到甘肅市場,但是錢並不好賺。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活蝦都是產自沿海地區,運過來以後損耗比較大。我們也運過、也試過,基本上在冬季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運過來,存活率還不到20%。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運輸活蝦沒成功,李志剛琢磨着能不能在河西走廊養海蝦呢?這個想法一提出來,很多人都說,養蝦的李志剛真是「瞎搞」。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從南方拉運過來的蝦全死了,所以本地活蝦售賣價格一直都特別高。我們未來還是希望把廉價、鮮活的海產品,就在本地配送到所有市民餐桌上。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在河西走廊養海蝦,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找到合適的水。在張掖,祁連山雪山融水形成了中國第二大內陸河——黑河,給這裡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剛到臨澤來的時候,我們取了一下水樣,拿到檢測機構進行了化驗,水質特別好。

海蝦要養在海水裡,這些淡水要怎麼變成海水?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把本地的水,加上一些礦物質,包括鹽,在我們的養水棚,培養成蝦能生長的「海水」環境。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在西北養殖,還有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溫度。臨澤縣鴨暖鎮冬天最低溫要到-20℃,但是養殖棚里的水溫要保持在30℃以上。怎樣避免活蝦變凍蝦呢?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雙層棚膜結構,通過我們自己設計的結構和裝置,把膜與膜之間的距離控制在一厘米,棉被也是專門定做的,有三層。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從2023年1月開始,李志剛的養蝦基地里分批購進蝦苗,一點點地實驗,但在內陸工廠化養殖海鮮的路子並不好走。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在我們第一次建的棚里,由於亞硝酸鹽沒有控制住,蝦苗出現過一次大面積死亡。一天損失的蝦,就大概有30多萬、40萬塊錢。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這一年多的實驗中,李志剛把養蝦缸的流水、輸氧等參數改了上百次,終於找到了南美白對蝦在河西走廊工廠化養殖的密碼。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如果一切順利,我們今年就把這邊剩下三個棚全部建滿,年產蝦在40萬斤到50萬斤。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在建設養殖基地的時候,李志剛還給這裡上了點科技手段,他想把基地建設得更加智能。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我們聯合上海交通大學專門開發了一套管理軟件。水裏面放了很多傳感器,明年在廠區里裝一個小型氣象站,根據每天的日照強度,大棚自動升降。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南美白對蝦養成功了,「靠山吃海」變成了現實。河西走廊有了「新特產」,當地人招待親朋好友,都要做上一盤本地「海蝦」。而隨着養殖產能的提高,當地的活蝦售價也逐漸降低。

臨澤縣某養殖企業負責人 李志剛:初步設想是每斤六七十塊錢,看看進一步養殖密度提高、各方面能耗控制,包括自動化手段起作用以後,能不能賣得比蘭州市的批發價還便宜,那是我們的希望。

靠山吃海!他在祁連山下養「海鮮」 - 天天要聞

接下來,他打算把更多海鮮引進到河西走廊,讓這片離大海1500公里的內陸地區,出現更多的本地產海鮮。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你覺得楊梅要不要洗?怎麼洗?評論區:這楊梅也不是非吃不可 - 天天要聞

你覺得楊梅要不要洗?怎麼洗?評論區:這楊梅也不是非吃不可

夏季的到來,又到吃楊梅的季節了,對於清洗楊梅大部分人習慣用鹽水沖洗楊梅,通過多次漂洗洗乾淨楊梅表面的小蟲。隨着科技的進步和創意的無限,現在的網友巧妙地利用筋膜槍來清洗楊梅。這種方法利用筋膜槍的高頻振動,有效地將楊梅表面的小蟲和雜質震動出來。
在酒店吃早餐,發現很多人把蛋黃扔了,蛋黃招誰惹誰了? - 天天要聞

在酒店吃早餐,發現很多人把蛋黃扔了,蛋黃招誰惹誰了?

這兩天出門辦事,正好在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起來的時候在酒店吃早餐,發現很多盤子里都有被扒剩下的蛋黃。而且我還眼睜睜看着我前面那個客人,把蛋黃給扔到垃圾桶去了。我當下最大的反應就是感覺有點浪費,一般早餐的話,一個人吃兩個雞蛋,這個營養應該就足
好水釀好酒,秀山出壽仙!百歲奶奶古法釀酒,探秘醉美壽鄉! - 天天要聞

好水釀好酒,秀山出壽仙!百歲奶奶古法釀酒,探秘醉美壽鄉!

廣西衛視《百壽探秘》6月18日晚21:20帶您品美酒賞醒獅廣西·南丹在廣西西北部有一座久負盛名的縣城,南丹縣。這裡礦產資源豐富,青山綠水間處處鳥語花香。在南丹,幾乎家家都有自己釀酒的獨特秘方。我們今天就要去拜訪一位,十里八鄉遠近聞名的「釀酒達人」!102歲呂淑娟 剛到呂奶奶家,她就熱情地招呼我們品酒,這是她今...
天水麻辣燙倒閉成網絡流量密碼?天水一公司申請「天水麻辣燙」商標 - 天天要聞

天水麻辣燙倒閉成網絡流量密碼?天水一公司申請「天水麻辣燙」商標

據媒體報道,三個月之後,流量從打卡麻辣燙,變成追更倒閉故事,相關話題引發熱議。記者從天眼查App獲悉,「天水麻辣燙」已被申請註冊為商標,申請人為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國際分類為方便食品,不過,近日該商標流程已顯示為「駁回通知發文」。股東信息顯示,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由天...
武昌魚,不只是一條魚 - 天天要聞

武昌魚,不只是一條魚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60多年前,毛澤東主席 《水調歌頭·游泳》中的詞句讓武昌魚名揚天下。武昌魚滋潤了一代代食客的味蕾,成就了「楚天第一菜」的赫赫聲名。 ▲鄂州武昌魚 全媒體記者胡戰軍攝 來自市農業農村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全市養殖武昌魚1.8萬噸,武昌魚加工業實現產值46.49億元。 千百年來,在...
6月夜宵我首選小龍蝦,8道風味美食,簡單教你做,味美又解饞 - 天天要聞

6月夜宵我首選小龍蝦,8道風味美食,簡單教你做,味美又解饞

#頭條創作挑戰賽#6月夜宵我首選小龍蝦,8道風味美食,簡單教你做,味美又解饞在中國的夏夜,街頭巷尾的小吃攤上,小龍蝦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成為這個季節最誘人的風景線。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於北美洲,後引入中國,因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而迅
拼盡全力!雙加時!石家莊翔藍十八酒坊4分憾負河南賒店老酒 - 天天要聞

拼盡全力!雙加時!石家莊翔藍十八酒坊4分憾負河南賒店老酒

6月16日晚,在2024賽季NBL聯賽首輪比賽中,主場作戰的石家莊翔藍十八酒坊在河北體育館迎戰河南賒店老酒。在現場球迷的吶喊助威聲中,兩支球隊奉獻了一場精彩的比賽,雙方歷經雙加時鏖戰,最終,石家莊翔藍十八酒坊以100比104憾負,未能迎來開門紅。三奪CBA總冠軍的翔藍外援威姆斯上場43分鐘,砍下36分。圖自石家莊翔藍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