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後,競爭激烈的白酒市場逐漸趨於穩定,如今提起業內有名的白酒,大家第一時間應該都會想到茅台、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品牌。
其實,在80年代,還有一款白酒和它們一樣風靡全國,無人不知,只不過,歲月荏苒,天地變幻,如今的它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當真是可惜可嘆!
今天就來聊一聊這款被人們遺忘的四川名酒,一起來看看你還有印象嗎?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如今提起遂州酒,很多人已經記不起它的味道和口感了,但是它短暫的輝煌卻是一代人永恆的記憶。
上世紀80年代,遂州酒橫空出世,憑藉著良好的酒質,它一路過關斬將,成為了當地頗有名氣的「黑馬」白酒。
1989年,在廣告行業興起初期,它高瞻遠矚,率先乘上了廣告營銷這艘快船,打出「月兒明,月兒亮,月光照在酒瓶上」的宣傳語,使遂州酒的盛名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它隨之風靡全國,憑實力拿下了1.44億巨額訂單,就連茅台都只有羨慕眼紅的份,當時,酒廠門口,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商隊前來拉酒,可謂風光無限。
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訂單激增,帶給酒廠的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可惜的是,前景一片大好的遂州酒廠,並沒有抓住這個機遇,反而在貪得無厭中翻了車。
由於酒廠產能較低,時常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一些管理層的工作人員藉此機會想要大賺一筆,開始盲目地漲價。
這一行為引起了大量酒友的不滿和抵觸,嚴重損害了它的口碑,不僅如此,為了滿足訂單需求,酒廠還外購了一批質量不合格的基酒,並讓它流入了市場。
很多酒友喝過後,發現有十分明顯的煤油味道,因此對它徹底失去信心,不再進行消費,它的銷量隨之銳減,陷入了人生困境。
就這樣,遂州酒慢慢隕落,最後被沱牌收購,從爆火到消失,它僅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如今更是連名字也沒留下,只能說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想要多賺錢這並沒有錯,但是一旦動了壞心思,腳下就是萬丈深淵,不義之財還是少招惹為妙,否則,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遂州酒。
從遂州酒的失敗中可以看出,堅守初心,保證酒質,才是一個酒企永恆發展的長久之計,只有抓住了酒友的胃,彼此才可以成為永不分離的「好朋友」。
我國還有很多酒企,像文君酒、寶豐酒、木台厚道酒、六曲香等,它們都是腳踏實地,專心釀酒,很少做宣傳,卻依舊闖出了一片天地。
宣傳不是成功的捷徑,品質才是根本
享有貴州「小茅台」之稱的木台厚道酒,近年來憑藉著不俗的酒質,親民的價格,從眾多醬酒中脫穎而出,成了大家酒桌上的常客。
酒廠採用大麴坤沙12987的工藝,耗時1年進行釀造,僅釀造周期就長達1年之久,取酒後,還需要再陳放5年,才能進行勾調。
它的勾調師馮小寧老師,不僅是茅台老廠長李興發的得意弟子,還是茅台八仙之一,她深得師父真傳,在業內非常有威望。
此酒由她勾調後,頗有茅醬風味,而且喝起來舒適不辣口,一經上市就得到了眾多酒友的青睞,很多人喝過後,很長時間不願再嘗試其他的白酒。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原料採用和茅台相同的紅纓子糯性高粱,這種高粱生長在富含礦物質的紫紅土壤上,是貴州當地非常稀缺的農作物。
因為它粒小皮厚,而且含有90%的支鏈澱粉和多種微量元素,既可以很好地適應坤沙工藝,又可以使酒產生更多的香味;
所以即使它的價格比普通高粱貴了不少,酒廠多年來還是堅持為它買單,這也造就了成酒聞香豐富,不僅有醬香味,還有糧食的焦糊香和淡淡的花果香。
優質的原料,苛刻的工藝,再加上經驗豐富的勾調師,使它的品質一再升級,雖然酒廠很少做宣傳,但是靠着大家口耳相傳,它還是走出了茅台鎮,被越來越多的人引為「知己」。
除此之外,山西的六曲香也是一樣,酒廠一心撲在釀酒上,很少做宣傳,但是憑藉著不俗的酒質,它還是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巔峰時還曾和五糧液齊名。
可見,只要品質好,就會有酒友偏愛,最近聽說遂州酒廠又重新恢復了生產,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