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對與於人來說時光是不可逆的,少年時光一旦過去,就只剩懷念。
但對於酒來說那這句詞可就要改改了,「花有重開日,酒可再少年」,對於酒企來說曾經少年時的光輝,就算多年已去仍可回歸少年的輝煌時代。
在湖南長沙就有這樣一款酒,曾多次登上國宴,還和曾經的「茅五」同台競技不落下風,在高光時期更是獎項拿到手軟,它就是——白沙液。
「出道即巔峰」
在1972年的時候,長沙當地要研發屬於自己的招待用酒,這個任務落在了當時長沙酒廠的身上,說干就干,酒廠組織一批技術骨幹,先後到茅台和瀘州酒廠前去學習。最後回到長沙酒廠取兩家之所長,再結合自己本地的特色,釀出了一款混合香型大麴酒,既不像醬香,也不像濃香十分的特別。
此酒一問世沒過多久便被定為外賓招待用酒,在1974被正式定名為「白沙液」,經過研究白沙液被定為了兼香型白酒,有了名字和香型,白沙液隨後便走上了自己的成名之路。
在1989年第五屆品酒會上,獲得優質酒的稱號,接連三年獲得湖南名酒的稱號,而且憑藉不俗的酒質,多次榮登國宴,曾與茅台、五糧液齊名,有着「國內三大名酒」的稱號。
白沙液從釀酒到成名,不過才幾個春秋,高光時刻更是出現了一瓶難求的情況。但興極必衰,不久白沙液開始走了下坡路。
「走向衰落」
在90年代中期,當時電視機開始普及,而許多敏銳的白酒企業,開始在電視上做起了廣告,更是掀起了電視廣告宣傳的浪潮,但白沙液並未及時出手,導致錯失良機。
當時還走的是高端路線,價格並不親民,這導致其它白酒推出低價酒之後,白沙液的優勢盡失。後來酒廠因為多次搬遷,導致酒質開始變差。就這樣白沙液從光輝無限到現在的走不出省,昔日的成就如夢一般。
「花無重開日,酒可再少年」
身為湖南名酒,當初吃了沒有做廣告的虧。如今互聯網時代到來,踏上了復興之路,在2017的時候斥巨資打造「白沙液酒庄」。
個人認為身為兼香型白酒的頭號人物,保持酒質不變,多調整調整戰略,重回巔峰也是有希望的,真心希望白沙液能有好的發展。
時至今日依然有許多酒不是特別的注重宣傳,互聯網社會就是信息飛速傳播的社會,「酒香也怕巷子深」,但還是有酒企偏不信這個道理,埋頭做酒很少顧及宣傳。
比如在貴州本地十分出名的風雲醬父酒,酒是好酒但因為釀造人不顧及宣傳,導致此酒只在本地出名,走出省份很少人知道。
此酒的釀造人是李長壽,他的父親是茅台終身榮譽廠長李興發。李長壽釀造此酒就是為了紀念父親不平凡的一生。
當初茅台酒面臨著酒體不穩定的難題,李興發擔起了解決這一問題的重任,從早上到深夜一直呆在酒庫中研究,時常因過度勞累而暈倒。憑藉這種匠人精神,歷經多年研究,付出終有回報。他發現了醬香酒的三大典型體,這使得茅台酒獲得了飛速的
如今李長壽選用當地的紅纓子高粱作為原料,恪守大麴坤沙工藝釀造,歷經百道工序,花費一年光陰釀成,然後壇藏5年,還需加入12年老酒方可出廠。
抿上一口,酒液細膩醇厚,由舌尖到口腔,能感受到醬香、花果香和糧食的複合香,一口咽下,不辣嗓,十分的順滑,到胃裡十分的暖和,喝完之後不禁讚歎「好酒」。
在現代社會,任何酒想要穩定發展,除了做好酒質,還要及時抓住機遇,跟上時代的腳步,這樣才能更好地發展,各位酒友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