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4月2日訊(記者 鄒俊濤)黃金價格持續上漲,多家銀行近期再度上調黃金積存業務起購金額。
4月2日上午,光大銀行發佈公告稱,根據黃金積存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為順應市場變化,該行將從2024年4月8日9:30起對黃金積存個人業務定期投資起點金額進行調整。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光大銀行將黃金積存個人業務定期投資起購金額由700元調整為1000元,單次上調幅度接近43%。
此外,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近期多家銀行上調黃金積存業務起購金額。中國銀行昨日公告將調整積存金產品起購金額,為該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上調。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寧波銀行等也在3月份進行上調。
不過,其他銀行的調整幅度並沒有光大銀行這麼大。綜合來看,各銀行對黃金積存金產品起購金額的上調幅度普遍在50元到100元不等,調整之後的起購金額多在800元上下。
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在黃金價格連創新高的背景下,銀行上調黃金積存業務的起購金額是一種風險管理措施。每家銀行對於市場風險研判可能不同,導致調整幅度上可能有些差異。
關於此次上調幅度與其他銀行不同,財聯社記者今日上午採訪了光大銀行方面。對方表示,本次也屬於正常的調整,只是「其他銀行是一直在調,我們是一次性調「。
多家銀行上調黃金積存起購金額,最高調幅近43%
據了解,光大銀行上次調整黃金積存個人業務起購金額為2024年10月。最近兩次調整間隔近6個月。
2024年9月30日,光大銀行發佈公告稱,根據黃金積存業務相關監管規定,為順應市場變化,自2024年10月8日9:30起,對該行黃金積存個人業務定期投資按固定金額投資起購金額由600元調整為700元。
除了光大銀行,其他多家銀行近期也先後再度上調黃金積存個人業務起投金額,且更為頻繁。
4月1日,中國銀行公告,將於2025年4月2日起調整積存金產品的購買條件:按金額購買積存金產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金額由700元調整為750元,追加購買金額維持200元整數倍不變。此前,中國銀行於2025年2月10日起將該購買條件下的最小購買金額由650元調整為700元,
3月26日,建設銀行公告,自2025年3月31日9:10起,該行個人黃金積存業務定期積存起點金額(包括日均積存及自選日積存)由700元上調至800元。
3月21日,招商銀行公告,自2025年3月27日(周四)起,黃金賬戶活期買入起點及黃金賬戶定投起點由1克/700元起調整為1克/750元起。此前,招商銀行2025於2月24日起將黃金賬戶活期買入起點及黃金賬戶定投起點由1克/650元起調整為1克/700元起。
3月18日,寧波銀行也公告,該行自2025年3月19日將積存金起購金額由700元調整為800元。
綜合來看,目前調整幅度最大的是光大銀行,單次上調幅度達到42.85%,調整後的起購金額達到了1000元。
不過,光大銀行表示,調整前已簽約的定投協議將繼續執行,不受影響,調整後新發起的定投協議金額須滿足我行最新起點要求。
黃金期貨價格衝上3100美元/盎司,業內再對波動風險亮」紅燈「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銀行機構持續上調黃金積存業務的起購金額,主要也是考慮到黃金市場價格的變動。
從行業數據來看,近年來,黃金價格持續攀升。今年3月底,紐約現貨黃金價格已突破3100美元/盎司,創下歷史新高。而截至4月2日中午,紐約現貨黃金價格繼續漲至3130美元/盎司,盤中還一度摸到3150美元/盎司。
中信證券指出,近期黃金價格再創新高,主要是海外市場衰退交易與關稅恐慌交易所致。
不過,隨着黃金價格持續攀升,普通投資者湧入黃金投資市場,包括通過商業銀行的黃金積存業務進行投資,而業內也再次關注潛在波動風險。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商業銀行發佈公告提示黃金價格波動風險。
3月19日,江蘇銀行發佈《關於進一步明確信用卡資金不得用於黃金投資領域》公告稱,近期,黃金價格波動較大,不法分子通過各種「炒金」、「搶金」、「套現」等各種手段誘導持卡人進行信用卡「炒金類」投資。此類行為不僅違反信用卡使用規定,更存在巨大資金風險,若黃金價格波動導致虧損,持卡人需自行承擔價差、手續費等成本,甚至形成不良信用記錄的風險。
關於銀行頻繁提高黃金積存起購金額,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余豐慧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表示,在黃金價格連創新高的背景下,銀行上調黃金積存業務的起購金額是一種風險管理措施。
」通過提高起購門檻,可以有效控制市場熱度,避免因過度投機而帶來的系統性風險。同時,這也反映了銀行對市場波動性的謹慎態度,旨在保護投資者免受潛在的價格回調影響。「不過,他也指出,這並不完全消除投資風險,而是將風險控制在一個更可預測的範圍內。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包括光大銀行、招商銀行等在內的多家銀行在公告中表示,將持續關注黃金市場變動情況,後續將適時對黃金積存業務的起購金額再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