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出台了《推動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的若干措施》(簡稱《技改》)。其中提到,為加快提升產業技術水平,2023-2025年,全市統籌財政資金不少於30億元,引導和鼓勵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開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的技術改造。
這一30億元的全市統籌財政資金「大紅包」,將在未來三年被用於技術改造、智改數轉、綠色化改造、重點產業鏈鏈條和「鏈主」企業技改、傳統優勢企業技改、「專精特新」企業技改、金融資本支持技改、企業增資擴產、完善工作機制10個方面真金白銀支持工業開展「大技改」。
據悉,此次《技改》的制定背景源於2023年3月14日印發的《廣東省工業技術改造「雙增」行動方案》,其旨在進一步引導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推動我省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根據該方案提出的「2023年推動工業技術改造企業家數和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雙增」目標,全省要力爭實施技術改造企業達到9000家,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達到4500億元。為確保實現全省技術改造「雙增」目標,各地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不低於15%。

東莞自2014年起,積極推動一系列技術改造扶持政策,如「機器換人」、「自動化改造」等,拉動了一批骨幹企業持續進行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支撐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數據多年持續增長。
據統計,自2014年9月起,東莞已實施「機器換人」及設備更新等項目4653個,新增設備超過14萬台(套),涉及設備更新投資超過600億元。這些項目完工後,不僅綜合減員超過34萬人,還使平均產品合格率從88.3%提升到92.5%,單位產品成本平均下降9.3%,勞動生產率平均提高了3.7倍。2022年、2023年東莞市支持製造業開展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的資金不斷加大,尤其在爭取省級技術改造資金支持方面,資金總量已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同時,東莞也為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做出了較大的貢獻。2021年,東莞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總量首次突破600億元大關,2022年,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640.5億元,總量規模居全省第3,僅次於深圳、佛山。從2020-2022年三年增長來看,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年均增速8.2%,均高於廣深佛惠等地增速。
然而,在當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衝擊下,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此次《技改》出爐,正是推動工業企業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進一步提振企業信心的有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