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調研機構IDC公布了平板產品市場數據報告。從數據看,今年第二季度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大跌,下降29.9%,整體出貨量僅有2830萬台,各大知名廠商都有不同程度下跌。但在榜單中,筆者發現小米平板不僅沒下跌,反而成為唯一逆勢上漲的平板廠商。

二季度蘋果的iPad出貨量僅1050萬台,對比去年同期,縮減了200萬台左右,下跌了16.8%,但出貨量依然排名第一,佔據3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的三星出貨量僅580萬台,對比去年同期,縮減了130萬台,下跌了18.3%,佔據20.6%的市場份額。

排名第三的聯想出貨量僅210萬台,對比去年同期縮減了140萬台,銷量下跌最嚴重。筆者認為,之前網絡教育需求旺盛,聯想平板依靠着高性價比和大品牌的優勢使得平板銷量上漲。隨着線下教育逐漸恢復,網課平板需求銳減,導致聯想產品逐漸失去競爭力。

排名第四的華為出貨量僅170萬台,對比去年同期,縮減了50萬台,下跌了22.9%,佔據5.9%的市場份額。華為今年平板銷量下跌是正常情況。通常購買華為平板的用戶都擁有華為手機,以便體驗完善的鴻蒙生態。但受到美國制裁影響,華為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供應鏈都不夠完善,產能自然不如其他幾家廠商。

筆者了解到,華為已經發佈了鴻蒙4.0系統,針對終端互聯有優化,再加上華為即將發佈Mate50系列新機,未來鴻蒙生態將會有更多用戶去體驗。只要華為手機銷量上漲,肯定也會帶動平板產品銷量。筆者對華為產品的未來市場銷量仍然保持樂觀態度。

在第二季度,小米平板銷量達到100萬台。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0萬台,而市場份額也從1.8%上漲到4.6%,同比漲幅竟然達到41.6%,令人意外。

雖然小米平板起步略晚於其他幾家,但不可否認,小米平板近兩年的市場份額在穩步增長,並且小米也一直在維護更新平板產品線。同時,依靠着線下渠道優勢,以及供應鏈話語權,小米平板有着不錯的性價比,極具市場競爭力。比如小米前段時間推出的小米平板6 Pro,便率先搭載了高通旗艦芯片驍龍8+,而當時市場上的安卓平板都是驍龍870中端芯片。小米平板專門推出了MIUI for Pad系統,針對大屏應用做了一系列適配,更契合平板使用場景。

筆者了解到,小米平板還有不同尺寸可選擇,從11英寸到14英寸不等。可以肯定,小米平板的產品線逐漸完善,覆蓋了不同人群。對比蘋果iPad,小米的價格更吸引用戶,配置也更高。對比聯想和三星,小米適配優化更好。對比華為,小米平板種類多,生態聯動不差。筆者認為,隨着接下來的平板產品迭代,小米平板的份額還會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