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2023年05月13日21:28:11 情感 1619

親戚是一種基於血緣聯結的社會關係。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在中國社會中,親戚關係是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的基本指向,即圍繞着血緣親屬的排序,形成社會關係距離的圈層形態。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中國民間有一句老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形象地表達了親戚關係的客觀弱化現象。由於家庭規模的擴大,人們之間的關係網絡增加,客觀上導致了「親不過三代」的親戚關係結構。但是,隨着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中國家庭獨生子女佔據主流。較少的親戚網絡與少子化,卻讓原本應該更具黏性的親戚關係加速淡化,並逐漸出現了「親不過二代」的緊縮化形態的親戚關係。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新世代的「90後」特別是「00後」青年群體的「斷親」,已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2021年底以來,網絡媒體出現了大量「90後斷親」現象的內容,並將原因歸納為不信任感、失去利益維繫、心理創傷,等等。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斷親」主要表現為懶於、疏於、不屑於同二代以內的親戚互動和交往的一種現象,簡單講就是基本不走親戚,而不是一種正式聲明的斷絕親戚關係。青年「斷親」背後的原因不能如此簡單化理解,需要從中國社會結構嬗變的大環境和新世代生活方式變化等多重因素去思考。

……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內卷化」社會主要體現為一種朋輩群體高度競爭的現象。「內卷」一詞最早出現於康德的《判斷力批判》,後由戈登威澤對其進行補充發展提出「內卷化」。從社會學的角度出發,內卷化引起人們的共鳴,同輩群體間過度競爭,爭奪社會資源,引發人們的焦慮與內耗。中國社會普遍瀰漫著一股「內卷」氛圍,職場內卷如此,學業競爭更甚。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這既是激活中國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動力,也客觀上造成了個體競爭壓力的增大。「00後」世代的獨生子女常年學習並遊走於各種課堂之中,他們從小到大都在「內卷化」的教育體系內生長生活,基本獨立於擴大化的家庭。對於青少年學生而言,特別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學生,他們幾乎從小就周旋於各類輔導班、奧數班、藝術體育素質課程班,他們的世界被學校及各類輔導班所「窄化」成為一個個的「學習機器」。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這種內卷化的社會生長環境,對於青少年學生而言,休閑生活被極大地壓縮,社會交往特別是走親戚形態的交往更少。與此同時,青少年從小就以學習為主的生活,導致很多「00後」青年群體從小就與學校朋輩同學的見面、交流、互動顯著增加。由於孩子交往圈子有限不利於孩子成長,同時也由於互相交流學習經驗之需,越來越多的獨生子女家庭家長也逐漸樂於構建圍繞孩子同學之間的家長圈子。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隨着社會發展,教育在家庭事務中的地位頗高。在獨生子女時代里,很多家長秉持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的觀點,家長之間討論的話題也離不開孩子的教育。基於孩子之間的同學朋友情誼的家長孩子交往頻率越來越高,包括一起聚餐、出門旅遊、生日宴請等各種緊密交流的活動在城市家庭中較為常見。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多重家長學生圈子又強化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同學交流與交往。「00後」青少年或青年群體在傳統親戚關係式微而新型朋輩同學關係緊密化的基礎上,逐漸養成了一種生活上、心理上、情感上更加親近於好朋友式的同學群體。

越來越多的青年開始「斷親」,血緣關係將變成守舊歷史嗎? - 天天要聞

久而久之,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日常生活里親戚「不在場」或者被朋友替代,因而導致「斷親」行為成為必然。

情感分類資訊推薦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 天天要聞

女人有這些「微反應」,明顯是動情了

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女人對你態度冷冰冰,對你的事情不上心,你親近她,她會後退,會下意識將你推開,你有事情要麻煩她,女人很容易失去耐心;某些時候,你穿荊度棘,為女人做一些事情,試圖哄女人開心,女人卻不受哄,總是怠慢你,在這個時候,你應當明白女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 天天要聞

中年男女,與異性關係曖昧,是怎麼產生的?

中年男女,與一個異性之間的相處,彼此之間的關係,大大方方,坦坦蕩蕩更長久,更值得珍惜。人到中年,在日常生活中,與異性的相處過程中,智者的選擇是保持距離,不頻繁接觸,靠近。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 天天要聞

當情人臨終想見你,你會如何選擇?一場戳心的靈魂拷問!

愛情這事兒,多半藏在生活的雞毛蒜皮里,可要是生死關頭突然來了,那些被身份、規矩裹着的感情,到底會露出啥樣的真相?好多人把情人關係當成生活的調劑,卻很少琢磨:要是有天她躺在病床上,用盡最後一點力氣說想見你,拋開那些世俗說的角色,你心裏頭抗拒的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 天天要聞

一個德國客戶的人生經歷,真正闡釋了什麼叫做九死一生

(原創,歡迎點贊評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勃·迪倫曾說過:一個人要走過多少路,才能被稱之為人。今天和一個德國客戶聊天,聽了他的人生經歷,我想說,一個人要經受多少磨難,才能被稱之為強者。他這一生,挺傳奇,也足夠悲催。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 天天要聞

普通人變強的第一步:丟掉羞恥心

心理學中有個詞叫「焦點效益」。 是說人很容易太看重自己,從而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因為過於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怕尷尬、怕丟臉,以至於不敢嘗試新事物,從而錯過很多成長的機會。 ....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 天天要聞

玄學!他27歲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

玄學!他27歲時宣布跟她戀愛了,她28歲時,卻傳來了倆人分手剛好差7歲,剛好出處了8年,到底是他等不到她,還是她耗不起他呢?當年他27歲,他的事業還是巔峰期,她才20歲,她的事業還在上升期!他不管不顧的宣告了倆人的關係,他作為頂流,事業一度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 天天要聞

在這複雜的社會生活環境中,像這樣的情人關係會真的有嗎?

有一種特殊關係能夠長久維持。好多人都覺得這種關係不道德,會破壞別人的生活。其實在生活中每當出現這種關係的人,其實他們是真正有着真感情的人,其中互相之間沒有任何利益關係與算計對方的想法。這樣的感情是很難遇到的,也是很珍貴的。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 天天要聞

女人這一生,什麼樣的活法最高級?

香奈兒曾說:我的生活不曾取悅我,所以我創造了自己的生活。在這個喜歡定義女性「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代,有太多的標籤綁架。有人把婚姻當終點站,有人將年齡作倒計時,更多人困在「既要又要」的完美陷阱里。